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口腔种植技术经过几千年发展,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我们在谈论种植技术的成功和优越性时,也必须面对种植体失败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种植体失败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降低其失败率的一些方案。

  • 标签: 种植义齿 失败 原因分析
  • 简介: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随着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中的逐步推广和完善,使许多患牙得以保留。然而,根管治疗有6%~34%的失败率,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临床中1例由根管治疗失败而导致患牙被拔除的病例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临床中如何避免医方因素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及根管治疗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警示。

  • 标签: 根管治疗失败 根管治疗后疾病
  • 简介:临床资料门诊选择收集患者121例,男72例,女49例,年龄13~65岁.共计121件义齿,其中KennedyI类11例.Ⅱ类8例,Ⅲ类39例,Ⅳ类63例,咬合关系正常.基牙稳固,缺隙大小合适.材料和设备长沙奥伦高科技器材公司提供的隐形义齿材料和YX-ⅢB型隐形义齿机,树脂套筒,型盒及压注器.陈学松(云南省丽江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云南674100)

  • 标签: 隐形义齿 牙列缺损 修复术
  • 简介:根管外科通常是应用于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但是并非所有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都是根管外科的适应症:是否应进行根管外科治疗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本视频讲座将详细讨论这些因素以及根尖外科的临床技术。

  • 标签: 根管治疗失败 外科处理 根尖 根管外科 外科治疗 临床技术
  • 简介:目的确定磁体用于义齿固位时失败的机理。材料与方法磁体样本取自临床戴用4-18个月后失败的义齿,切片后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样本以评价其失败的方式。结果本研究的磁性固位系统包括一块钕铁硼磁体,夹衷于一块不锈钢衔铁中,覆以钛帽,用环氧树脂密封套中。导致磁体腐蚀的原因是潮气沿树脂密封层的扩散和包裹材料的破坏。这两种情况下,腐蚀导致磁性吸引力降低,发生了义齿固位力的丧失。结论本研究磁性附着体失败的原因有二:(1)树脂封闭层的破坏;(2)包裹材料的破坏。二者都要解决以延长这些磁体的寿命。

  • 标签: 义齿固定 失败原因 牙科磁性附着体
  • 简介:目的:分析口腔肿瘤治疗和重建术后患者上颌种植修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27例病人,共植入131枚上颌种植体,25例患者佩戴了上颌种植义齿,12例接受了术前或术后的放射治疗,采用Kaplan-meier的方法评价种植体和修复体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放疗和未放疗患者的种植体和修复体生存率,对所观察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种植体周围袋深度,菌斑指数,种植体周围出血指数以及吸烟与否等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放疗和未接受放疗的患者之间,其种植体和修复体的5年累计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种植体周围袋深度,菌斑指数,种植体周围出血指数以及吸烟与种植义齿失败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放疗是影响上颌种植修复失败的主要因素,其它因素尚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种植体 上颌 种植义齿 修复体 口腔肿瘤 患者
  • 简介:40岁女性患者.右上中切牙拟行种植修复。二期暴露种植体时,发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外形不佳,相邻侧切牙大量牙周附着丧失,行结缔组织移植后也未能重建丧失的牙周附着。本文将详细讨论该病例最初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包括种植体植入的位置不准确,没有事先分析可能导致牙周附着丧失的因素,并介绍下一步治疗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最后,展示后续治疗的过程和治疗结果。

  • 标签: 后续治疗 病例报告 种植失败 牙周附着丧失 种植体植入 右上中切牙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骨重建术后重建板断裂或松脱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间因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进行下颌骨重建的129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其中78例患者采用骨移植修复,51例患者采用单纯重建板修复。10例患者术后1~30个月发生重建板断裂或松脱。其中,8例采用单纯重建板修复,另2例分别采用血管化腓骨肌瓣和髂骨肌瓣修复。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重建板断裂及松脱的发生率为7.75%,骨修复组和单纯重建板修复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应用重建板进行下颌骨重建。钛板发生断裂及松脱的可能性大于骨移植修复。同期行骨移植重建下颌骨,或在局部和全身疾病控制后尽早进行二期骨移植重建下颌骨,是预防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下颌骨重建 内固定 骨移植
  • 简介:一、病史患者,男,12岁。因“唇腭裂术后前牙地包天”求治。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家族遗传史。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基本对称,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手术修复后,侧面呈凹面型。

  • 标签: 牙移动 唇腭裂手术 植骨 早期 家族遗传史 腭裂术后
  • 简介:修复体的临床表现与其负载的力、材料和形状等密切相关。了解修复体在口腔中行使功能时受力情况,有助于口腔临床医生对修复体的运用有着更深刻的理解。AlexFok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牙学院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作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兼职客座教授,他围绕“口腔修复体的固体力学(solidmechanicsofdentalrestoration)”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进行了系列学术小讲座。

  • 标签: 受力分析 种植体 口腔医学院 口腔修复体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平衡
  • 简介:临床上常见上颌侧切牙桩冠修复后失败的病例,作者在1995-1999年5年期间,共收集122例,按其失败的类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临床资料1病例收集情况:共收集上颌侧切牙桩冠修复122例.男性68例,女性54例,年龄14—68岁.其中冠桩折断8例,脱位50例,折裂26例,根面继发龋15例

  • 标签: 上颌侧切牙桩冠修复 修复失败 原因分析 预防 冠脱位 桩脱位
  • 简介:目的:采用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评价2种主牙胶尖进行热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封闭根尖的能力.方法:68颗单根管牙,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2个对照组,采用冠向下根管预备技术,实验组分别为SystemBα主牙胶尖组、SystemBβ主牙胶尖组、冷牙胶侧压组(ColdLateralCondensation,CLC),每组20颗牙.各组按照要求进行根管充填后连接于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从冠方给予1.6kPa压力,检测第1d、2d、4d、7d、10d、15d、20d、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含量.通过计算渗漏葡萄糖的浓度推算微渗漏的大小.结果:阴性对照组30d的渗漏值为0,阳性对照组30d的最大渗漏值为177.5mmol/1.SystemBα组、SystemBβ组、冷侧压组三种充填材料在30d内均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自第7d起,SystermBd组、SystemBβ组渗漏量显著少于冷侧压组(P<0.05),Systems组与SystemBβ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在根尖微渗漏方面优于冷侧压根管充填技术,在30d内,两种不同相主牙胶尖的根尖微渗漏量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根管充填 热垂直加压技术 牙胶 微渗漏
  • 简介:骨结合种植体可为冠、修复体、义齿基牙和可摘义龄提供可靠的修复支持。近年来种植体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并发症,最近报告了一种发生于骨结合种植体根尖周围区的病变,为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本文的系列病例报告对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治疗进行了描述,这些患病种植体所替代的牙齿都曾有牙髓治疗和根尖手术失败的病史。

  • 标签: 牙髓治疗 根尖手术 失败部位 治疗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IgG4关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和病理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5例口腔颌面部IgG4关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IgG4关硬化性疾病患者平均年龄63.4岁,男女比为4:1。发病部位分别为颌下腺(12例)、腮腺(2例)、颌下区淋巴结(1例),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均呈无痛渐进性肿大。涎腺病理改变为腺泡萎缩,间质硬化伴较多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IgG4阳性细胞的绝对值大于50/HPF,IgG4+/IgG+细胞的比值大于40%)。淋巴结病理改变为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滤泡间区硬化伴较多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IgG4阳性细胞的绝对值大于50/HPF,IgG4+/IgG+细胞的比值大于40%)。结论IgG4关硬化性疾病是少见的疾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最终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

  • 标签: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 颌下腺 腮腺 颌下淋巴结
  • 简介:目的:对口腔黏膜癌变的蛋白组学分析和分子标志物筛选可能为早期诊断、预防和分子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对3例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样本,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捕获口腔黏膜癌变上皮和癌旁正常黏膜上皮,抽提组织样本蛋白,利用高效液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激光显微切割-高效液色谱质谱联用可以分析400~700个多肽序列,鉴定出100~200个蛋白,涉及到细胞骨架、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等各个方面。结合文献,对其中的角蛋白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论:显微切割结合高效液色谱质谱可以实现对石蜡包埋组织的蛋白组学研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角蛋白表达谱的变化验证了该平台的作用和价值,也可作为口腔黏膜癌变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口腔癌 石蜡包埋组织 蛋白组学 质谱 激光显微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