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资料具备条件分析目的,选川合适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设计类型、定性变量性质频数所具备条件及分析目的。

  • 标签: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论文 设计类型 定量资料
  • 简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未发表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其他之相应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

  • 标签: 文后参考文献 MEDICUS 论文 著录规则 阿拉伯数字 著录格式
  • 简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引用文献(包括文字表达原意)务请作者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

  • 标签: 文献著录 论文 参考文献 阿拉伯数字 著录格式 内部刊物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拔牙窝覆盖可吸收胶原膜12周后组织愈合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判断该材料成骨性能。共计10名需拔除上颔第一前磨牙患者纳入本研究。微创拔除患牙后单用胶原膜覆盖拔牙窝。12周后二次手术.观测临床指标.种植体植入前取骨用于组织学显微CT检查。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平均骨再生有77mm(颊腭向)4.6mm(近远中向)。垂直方向平均骨再生有109mm。减影技术测量表明牙槽嵴顶高度平均降低2.1mm(07~43mm)。显微CT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拔牙窝在术后12周有矿化良好组织形成.平均新生骨比例为45.87%±12.35%。研究未发现胶原膜有矿化现象。本研究结果证实:拔牙后进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12周有足够新骨形成.牙槽嵴尺寸未发生明显改变。屏障膜无矿化现象。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临床观测 CT检查 拔牙窝 组织学 术后
  • 简介:目的:评估及比较部分覆盖全腭板覆盖上颌微型种植体支持式覆盖总义齿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方法材料:将19位上颔固位不良无牙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n=10)接受上颌全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第2组(n=9)接受上颌部分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通过非埋入式不翻瓣手术方法共植入114颗微种植体(每位患者6颗).并进行即刻加载上颌覆盖总义齿修复。每位患者分别在义齿修复初期.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测定垂直及水平骨吸收情况。运用动度测量仪测定种植体动度(Periotest动度),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标尺了解患者满意度。结果:2年后.第1组第2组垂直骨吸收量分别为538mm6.29mm,水平骨吸收量分别为152mm193mm,两组患者骨吸收大多数出现在覆盖义齿修复6个月后。记录显示第2组患者垂直骨吸收程度明显高于第1组,并且动度在任何观察期均高于第1组。第1组第2组微型种植体存活率分别为784%538%。所有患者都满意上颌覆盖义齿固位性咀嚼能力。结论:由于边缘骨过多吸收及高于预期微型种植体失败率,所以不建议采用非夹板连接孤立型微型种植体支持式覆盖总义齿联合部分腭板来修复无牙上颌。

  • 标签: 骨缺失 即刻加载 上颌 微型种植体 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构建含人重组牙骨质蛋白1(recombinationhumancementumprotein1,rhCEMP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酿酒酵母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rhCEMPl基因,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rhCEMPl基因插入到中间载体pTeasy中,再进一步转插入载体pWX530。重组pWX530-rhCEMPl在大肠杆菌DH5a中扩增后,通过酶切电泳鉴定DNA序列测定所构建质粒。经鉴定正确表达载体pWX530-rhCEMPl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中,酵母经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筛选后培养表达。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析蛋白表达情况,离子交换层析提纯蛋白。结果:构建重组质粒成功转入酵母细胞,通过SDS—PAGEELISA检测rhCEMPl表达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含m—CEMP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WX530-rhCEMPl,并能转入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

  • 标签: 牙骨质蛋白1 真核表达载体 酵母
  • 简介:目的:探讨kFo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下颌骨自动旋转后颏前点变化上颌骨上抬量关系。方法:选取25例单纯采用LeF0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治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测量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下颌骨颏前点前移量上抬量进行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5例样本中.ANS点平均上抬(5.04_+1.20)mm.PNS点平均上抬(3.36+1.24)mm。颏前点平均前移(5.12+2.64)mm,颏前点平均上抬(4.04+2.38)mm。下颌骨颏前点前移量ANS点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41,P=0.001)。PNS点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02,P=0.001)。下颌骨颏前点上抬量ANS点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393,P=0.052),PNS点上抬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7,P=0.001)。结论:下颌骨颏前点位置变化上颌骨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 标签: 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 LE FORT I型截骨术 上颌骨上抬 下颌骨自动旋转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评估拔牙窝颊侧骨壁缺损骨性愈合。试验对象分为4组:A.仅使用矿化胶原骨替代物支架材料(MCBS);B.MCBS+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BB(rhPDGF-BB).03mg/ml;C.MCBS+釉基质蛋白衍生物(EMD);D.EMD陶瓷化骨替代物联合应用。光学显微镜,背散射扫描电镜,组织形态测定术检测评估骨质量初期结果。二次手术观察愈合后骨嵴形态。16名伴有拔牙窝颊侧骨壁缺损患者随机等分为4个治疗组。拔牙后即刻做移植手术并颊侧瓣前移闭合创口。术后5个月.植入种植体前在种植位点行环钻中心组织穿刺活检术。组织学检测围绕在生物支架材料周围形成愈合。性新骨。各治疗组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差别。而组织形态测定术检测倾向于B组新骨形成最多.该组具有最佳骨嵴形态而有利于种植体植入。

  • 标签: 蛋白衍生物 骨壁缺损 联合应用 拔牙窝 颊侧 PDGF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传统拔牙技术不同。方法对677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一组采用传统拔牙术(342例),另一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335例),比较拔牙用时断根率、牙槽窝完整率、牙龈撕裂率、干槽症发生率及患者接受程度。结果微创技术用时长于传统技术,但在各项并发症指标均优于传统技术,除干槽症发生率外,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恐惧,一定程度达到舒适化拔牙。

  • 标签: 微创技术 拔牙 并发症
  • 简介:自体牙移植术从20世纪中叶开始有文献记载(PubMed)至今仅有50年历史,此间其经过不断地发展进步,现已成为一种安全具有可预测性操作。虽然目前自体牙移植术尚未被列入缺牙常规治疗方法之中,但随着技术材料不断进步,其必将对保持牙列完整,恢复牙槽突高度,并提供可接受美学生理学结果做出更大贡献。

  • 标签: 自体移植 牙移植 颌面创伤 牙槽突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实验大鼠再植牙牙根吸收及愈合过程,辅助临床治疗及预防再植牙牙根吸收。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再植,每只大鼠随机选取一侧脱位牙齿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则于体外干燥保存30min后再植回牙槽窝。分别于术后1、3、7、14、21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摄x线片,应用IPP软件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周透影面积。标本脱钙后制作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牙根尖周透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干燥组表现尤其明显;组织学上表现为初期炎症反应较明显,随着炎症发展,牙根表面吸收陷窝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即刻组牙髓及牙周膜修复反应明显,干燥组牙槽骨修复反应强烈,牙根、牙周膜逐渐被类骨质样组织替代。结论:再植牙初期以炎症反应为主,后期主要表现为修复反应,即刻延迟再植导致牙周膜细胞活性不同决定了再植牙根吸收进展。

  • 标签: 牙再植 牙根吸收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颧骨骨折在手术治疗中既保持面部美观,又能达到良好复位固定方法。方法对17例患者行上颌前庭沟切口+颧骨颞骨头钢丝牵引复位固定后,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行临床检查,3个月时加作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及定位X线片头影测量双侧外侧缘高度、眶下缘宽度、双侧颧骨长度,并对计量资料作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软组织均I期愈合,术后1年内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复发,复位颧骨无移位、变形现象.3个月时CT示颧骨对位对线良好,头影X线片测量分析:双侧眶外侧缘高度、双侧眶下缘宽度、双侧颧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简单颧骨骨折手术进路固定术式改进方法.是一种在术后面部不留瘢痕、手术复位固定效果稳定、功能修复良好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颧骨骨折 手术进路 术式改进 面部美观外科
  • 简介:目的:讨论唾液腺ECT涎腺镜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治疗中作用。方法:44例患者经过唾液腺造影ECT检查.根据结果采用庆大霉素灌洗碘化油注射导管扩张施行内镜辅助下结石取出术。结果:经过ECT内镜检查.发现患者腮腺分泌功能良好而排泌功能异常。主导管表现为管腔狭窄,管壁充血,管腔内有大量絮状增生物及黏液栓子.管壁可见息肉样增生,导管内可见结石。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ECT内镜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提供了强有力证据,并且对阻塞性腮腺炎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内镜 ECT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青少年成人均角、深覆(牙合)患者拔牙矫治在机理上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治疗前后资料完整Ⅱ度以上深覆(牙合)均角患者55例,其中25例治疗前平均年龄(14.06±1.26)岁,纳入青少年组;30例平均年龄(28.08±7.21)岁,纳入成人组.样本均减数四颗前磨牙直丝弓技术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牙齿唇倾度L1-NB,LI-MP,磨牙伸长TUM-PP,TLM-MP,骨面型ANB,SN-MP,下颌体长度Ar-Gn,下颌升支高度Ar-Go等,探讨两组在矫治机理上不同.结果青少年组成人组治疗前后ANB角下颌平面角(SN-MP),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青少年组治疗后下颌体长度增大,下颌磨牙伸长,成人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青少年组下前牙唇倾度减小,成人组增加,两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少年成人均角深覆(牙合)矫治前后骨面型保持不变,青少年组磨牙升高明显,成人组下前牙唇倾明显.

  • 标签: 深覆(牙合) 均角 拔牙矫治
  • 简介:以往研究采用两种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TRO-1,检测牙髓组织中具有问充质干细胞特性细胞。本研究目的是研究成人正常牙髓牙髓损伤愈合期间α—SMASTR0—1表达谱特征。健康牙髓通过机械暴露后,采用MTA或者氢氧化钙盖髓,从而在暴露牙髓表面诱导

  • 标签: 干细胞标记物 Α-SMA 人牙髓 免疫组化分析 损伤愈合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简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strual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骨形成骨吸收失衡骨转换型骨病,目前已证实雌激素可通过多个环节影响骨骼生长重构,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增殖、分化、钙化、骨基质沉积、凋亡等,骨质疏松改变可使大鼠种植体一骨界面骨融合指数降低、新骨生成量减少,本文针对雌激素对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凋亡调控机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绝经后 骨质疏松 雌激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以表面抛光、喷砂为对照,研究表面多孔涂层对氧化锆饰面瓷界面剪切结合强度影响。方法:按照Schmitz-Schulmeyer法测量氧化锆饰面瓷剪切结合强度。制作氧化锆基底样本60个(IO×5×5mm),分为三组(抛光组:耐水碳化硅砂纸逐级抛光至1200#;喷砂组:1lOμmA1203颗粒在3bars压力下喷砂10sec,距离10mm;涂层组:质量分数为55wt%氧化锆粉浆涂塑氧化锆表面,致密烧结),每组20个。表面烧结饰面瓷(5×3×3mm)。每组取10个样本,5℃/55℃水域中交替循环5000次。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剪切结合强度,加载速度0.5mm/min。对测试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α=0.05)。SEM观察样本断裂模式。结果:涂层组剪切结合强度抛光组喷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抛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温度循环后剪切结合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显示,涂层组样本以饰面瓷内聚断裂为主;抛光组喷砂组以界面断裂为主。结论:表面多孔涂层可显著提高氧化锆饰面瓷剪切结合强度,并能耐受短期的人工老化,而结合强度无明显下降。

  • 标签: 氧化锆陶瓷 多孔涂层 结合强度 温度循环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找一种更有利于种植义齿长期稳定性种植体表面形态设计奠定基础。方法对2307例(3652枚)种植体进行追踪观察0.5~10年.分析比较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之间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种植体长度因素。结果发生种植体周围炎35例,发生率0.96%。其中负重前发生种植体周围炎26例,负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9例。大颗粒喷砂酸蚀(SLA)表面、钛易耐(TiUnite)表面及可吸收性喷砂介质(RBM)表面形态种植体其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光滑表面形态种植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年龄性别对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8)。10~12mm种植体显示出了更高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结论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选择粗糙表面形态种植体;年龄、性别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目前研究并不能认为种植体长度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牙种植 种植体周围炎 表面形态
  • 简介: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特征安全手术边界,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择5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连续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包膜情况,对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深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特征与其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包膜侵袭最大及平均距离分别为0.846mm、(0.399±0.1501mm,1.692mm、(0.737±0.3651mm.2.369mm、(1.448±0.635)mm;肿瘤包膜不完整、包膜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吟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外5mm以上范围为手术安全切除边界.可达到根治效果.

  • 标签: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体部分切除术 包膜特征 安全手术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