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腺苷生物荧光在指导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TP-TCA测定35例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对临床常用5种灌注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随访评价其预后与ATP-TCA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个体的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对5种灌注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均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5种灌注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THP(82.76%)〉EPI(50.00%)〉ADM(46.67%)〉HCPT(37.14%)〉MMC(17.14%),经卡方检验THP的敏感率显著高于其他4种灌注药物(P〈0.01)。30例初发患者和5例复发患者除对THP的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91.67%vs40.00%,P=0.033)外,对其他灌注药物的敏感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30例初发患者中有1例复发,5例复发患者中有4例复发,初发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复发患者(3.33%vs80.0%,P=0.000)。结论:ATP-TCA可作为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实验室依据,特别是对初发患者更有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TP-TCA 表浅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个体化
  • 简介:目的优化灵芝萜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研究乙醇体积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灵芝萜提取率的影响,筛选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浓度73%、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20min、液料比16:1。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灵芝萜的提取率为6.91mg·g^-1,与理论值(6.93mg·g^-1)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为0.34%。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灵芝萜的水浴回流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灵芝萜的提取生产。

  • 标签: 灵芝 三萜化合物 回流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 简介: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做为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不损伤尿道、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有部分患者术后因膀胱内、外血块形成而出现术后并发症。笔者选取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患者40例,用点止血进行止血,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 止血法 三点
  • 简介:2002年6月第一次在欧洲申请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药物市场销售权。2003年12月23日a.希美加群第一次得到法国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这个许可与术后短期服用希美加群(24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1天)的METHRO系列临床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法国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之一,因此得到法国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对希美加群进入欧盟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希美加群 相关事件 时间表 静脉血栓形成 膝关节置换手术 药品管理局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空气快速简便的消毒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紫外线照射、舍氯消毒剂与过氧乙酸喷雾种方法进行监测比较。结果A、B、C种方法均可使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茵下降达到合格要求,但B方法最好。结论采用B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简便易行。

  • 标签: 消毒法 医院空气 空气消毒 消毒方法 含氯消毒剂 过氧乙酸
  • 简介:幽门螺杆菌(Hp)是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首先发现。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Hp)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它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十分密切。根除Hp对缓解胃炎症状,治愈消化性溃疡,预防溃疡复发,预防癌变均有重要意义。我们选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联1周疗法根除H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根除幽门螺杆菌 三联法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胃肠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 疗效
  • 简介: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客观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准确、全面反映医疗服务情况对医院持续改进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能独立地评价其质量高低,必须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Topsis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不用对指标赋权,充分利用资料所反映的统计信息对参评对象做出评价,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合理方法。

  • 标签: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三级综合医院 TOPSIS法 医院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方法 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探讨证用药规律,所谓证,即感受外邪后,机体正气奋起抗争而产生的邪正交争过程,临床上多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疲乏无力等症状,将其大致分为风寒证和风热表证两种,故选方也就相应分为辛温解表剂和辛凉解表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表证用药 用药规律 药物
  • 简介:【摘要】探讨证用药规律,所谓证,即感受外邪后,机体正气奋起抗争而产生的邪正交争过程,临床上多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头身疼痛、疲乏无力等症状,将其大致分为风寒证和风热表证两种,故选方也就相应分为辛温解表剂和辛凉解表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表证用药 用药规律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创伤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创伤指数(TI)评分的价值。方法:本次入组共100例急诊创伤病例,试验以2022.01~2023.10为期限,经双盲分组对照,分组后为50例/组。单一组单用TI评分标准进行分类救治,联合组则应用MEWS联合TI评分进行分类救治。比较救治情况及家属满意率。结果: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的严重伤死亡比例、重度伤比例等均更低(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的家属满意率总体更高(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中应用MEWS联合TI评分后,可对患者伤情予以有效确定,且帮助严重伤患者降低死亡风险,家属大多满意,可推广借鉴。

  • 标签: 急诊创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创伤指数评分表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上皮粘蛋白(SBEM)基因在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筛选出蛋白的保护性抗原位.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BEMmRNA和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SYFPEITHI和ProPred-I位预测数据库,预测乳腺癌中SBEM蛋白的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位.结果SBEMmRNA在MDA-MB-231细胞中呈阳性表达,SBEM蛋白在MDA-MB-231细胞膜上呈高表达.对候选抗原位进行筛选和分析,获得两条九肽作为SBEM的候选HLA-A*0201限制性抗原肽.结论SBEM基因在恶性程度较高的MDA-MB-231细胞中呈高表达,筛选出的SBEM蛋白保护性抗原位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转移提供理想的干预靶点及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乳腺上皮粘蛋白 乳腺肿瘤 表位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胆囊阑尾腹腔镜联合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90min,术后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 简介:临床上常将注射用甲硝唑和头孢唑啉钠配伍用于术后治疗和预防感染,但患者静脉注射甲硝唑后,普遍存在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临床并用维生素B6以减轻胃肠道反应.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和维生素B6种组分光谱严重重叠,采用通常的方法很难测定,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输液中这种组分含量,研究头孢唑啉钠和维生素B6在甲硝唑注射液中的稳定性.

  • 标签: 同时测定 组分含量 配伍输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甲硝唑注射液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搽剂中3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0.1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甲醇(60:40,用20%磷酸调节pH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2nm。结果:间苯二酚、水杨酸、苯酚分别在0.0388—0.776μg(r=0.9999),0.1176~2.352μg(r=0.9999)、0.0218~0.436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个浓度组间苯二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RSD=0.3%),97.2%(RSD=0.5%),98.5%(RSD=0.8%),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0.4%),99.5%(RSD=0.7%),97.5%(RSD=0.6%),苯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RSD=1.1%),97.8%(RSD=0.7%),99.6%(RSD=0.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复方水杨酸搽剂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方法。

  • 标签: HPLC 复方水杨酸搽剂 间苯二酚 水杨酸 苯酚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