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姜及其炮制有生姜、姜皮、姜汁、煨姜、干姜、炮姜、姜炭等,本人发现有的中药调剂人员用干姜代替生姜、炮姜调配使用的现象,因为生姜、干姜、炮姜三者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有所不同,故三者混用影响了方剂的临床疗效,为了引起大家在调配中药方剂工作中的重视,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就姜及其炮制的临床应用等作一介绍。

  • 标签: 临床应用 炮制品 炮姜 干姜 生姜 中药调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木香及其炮制对实验动物腹泻的影响,探讨其抗腹泻作用机制。方法以蓖麻油和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ig木香生品和炮制水煎液,测定小鼠腹泻指数,比较木香及其炮制的抗腹泻作用;测定正常大鼠血清内D-木糖含量和胃液胃蛋白酶活力,探讨抗腹泻作用机制。结果对番泻叶致泻的小鼠止泻作用强弱顺序为麸煨品>纸煨品>生品,对蓖麻油致泻的小鼠止泻作用强弱顺序为麸煨品>生品>纸煨品。对番泻叶致泻的小鼠,木香生品组的止泻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弱,麸煨品的止泻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麸煨木香低剂量可明显提高大鼠血清内D-木糖含量,保持胃蛋白酶活力。结论麸煨木香长于治疗小鼠大肠性腹泻,在临床应用上可替代纸煨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有效地促进小肠吸收,保持胃蛋白酶活力,从而达到实肠止泻的目的有关。

  • 标签: 木香 麸煨品 腹泻指数 D-木糖 胃蛋白酶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结果:芍药苷的量: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麸炒品〉清炒品〉土炒品〉酒麸制品;芍药内酯苷的量:土炒品〉麸炒品〉酒制品〉醋炒品〉清炒品〉酒麸制品〉生品。结论: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的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的量均有所升高。

  • 标签: 白芍 炮制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中药治疗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中药采用修制法炮制,观察组中药采用水火共制法炮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中,观察组98.21%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观察组3.57%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炮制当中,水火共制法相比于修制法效果更好,能够提高临床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修制法 水火共制法 临床药效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在中药理论基础上,依据临床要求和中药自身特点的差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药技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些药材必须经过加工才能使用,而中药经过加热和添加辅料后,其化学成分可能会出现变化,有些成分可能呈现量的变化,有些成分可能呈现质的变化,不同的化学成分让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出现变化[1]。随着现代中医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中药的炮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由于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于药材化学成分会产生不同影响,导致炮制后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也发生变化。研究以探讨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于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影响作用。

  • 标签: 中药炮制 不同 中药饮片 疗效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中药治疗患者的治疗数据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比组(n=40)中药饮片行用水处理前分档,研究组(n=40)中药饮片行用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药饮片治疗最终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比组的6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比组的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饮片行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的中药炮制方法对其临床效果影响较大,与单一炮制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用药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不同中药 炮制 方法 中药 饮片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不同对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文章研究人员选取时间2021年3月到2022年7月,共选取研究患者60人,均在我院接受中药饮片治疗,将其按照饮片炮制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研究组(联合两种分档方式)、对照组(水处理前行分档处理),每组30人,比对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不良反应(恶心、头晕和腹胀)总发生例数(2/占比6.67%)显著低于对照组(9/占比30%)。结论: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中草药成分的毒性,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临床有效率更可观。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中药饮片 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于2019年10月10日~2022年4月30日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9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患者均采用温胃方进行治疗,将患者依据信封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水处理前分档模式)、实验组(采用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治疗效果:治疗前,对照组、实验组,胃脘疼痛、饮食减少、四肢不温、乏力、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评分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胃脘疼痛、饮食减少、四肢不温、乏力、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饮片治疗中,不同炮制方式会影响临床效果,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 中药饮片 分档模式 脾胃虚寒型
  • 简介:附子,别名疗毒豆、红南星、麻芋子、主产河南的禹州、湖北的恩施、江西的九江、陕西的汉中、四川的江油、甘肃的天水等地。白附子虽然不是常用的大宗品,但销量不断增加,近期从产区反馈的信息显示,白附近子产新结束,价格不降,稳中有升。由10元(千克价,下同)升为12元,市场价格由13元升为15元,优质品价格达17元,什么原因导致白附子价格上升呢?

  • 标签: 白附子 市场价格 信息显示
  • 简介:附子一药,现今许多临床医生多惧怕其毒性而不用,但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非凡之疗效,在附子的使用指征,炮制和煎煮方法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于附子的毒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解毒之法。

  • 标签: 附子 炮制 药物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需用中药饮片治疗的82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1例,用水处理前对中药进行分档方法,观察组,41例,用水处理前对中药进行分档+炮制前分档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和平均治疗天数短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少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饮片 中药炮制方法 水处理
  • 简介:目的:考察和比较枯芩与子芩之间及其各自不同部位和不同炮制方法的黄芩苷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分别测定不同部位和不同炮制方法的枯芩与子芩中黄芩苷含量。结果:子芩比枯芩的黄芩苷含量高;在药典规定炮制方法中蒸法比煮法的含量高;两种黄芩的皮质部均比木质部的含量高。结论:炮制黄芩应保留药材皮部并应采用蒸法,这样所得黄芩苷含量较高且方法简便、快捷,应改变传统使用中对枯芩与子芩的看法。

  • 标签: 黄芩 黄芩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中药需经过炮制方可入药,中药炮制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作为基础,根据药材的性质以及配药、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药方式,坚持辨证原则对中药予以加工和处理。中草药经过不同方法加工后,其化学成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其药理作用、药物毒性、临床疗效。中药药物性质、炮制方法以及治疗需求的差异化使得中药炮制技术不断发展。鉴于此,为满足临床以及人们对中药的需求,本文总结归纳了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变化,针对中药经过炮制的效用予以探讨,以期为中药的合理应用和中药现代化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中药炮制 化学成分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温度对人参酸性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ip四氧嘧啶200m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按血糖值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阳性组、生晒参酸性多糖组、100℃红参酸性多糖组、120℃红参酸性多糖组,每组12只,同时取健康小鼠做对照组,分别ig100mg/kg的人参酸性多糖,每天定时给药1次,给药体积为10mL/kg体质量,阳性组ig100mg/kg格列美脲,模型组和对照组ig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28d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维生素C(VC)和维生素E(VE)的量。结果3种人参酸性多糖均可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且作用效果120℃红参酸性多糖〉100℃红参酸性多糖〉生晒参酸性多糖,并且能提高肝组织和血清中VC和VE的量,且120℃红参酸性多糖效果最明显。结论不同炮制温度的人参酸性多糖均有抗氧化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抗氧化性随炮制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 标签: 炮制温度 人参 酸性多糖 糖尿病 抗氧化
  • 简介:中药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医与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充分、正确的疗效,与中药的加工炮制密切相关。中药的加工炮制意义重大,现归纳如下几点。

  • 标签: 中药 炮制 药物气昧 药物性能 杂质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这一点我们在临床应用中有深刻的体会。中药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以此说明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 标签: 中药炮制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当今社会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明显增多,目前鸡内金在治疗结石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查阅了近些年来与鸡内金炮制相关的文献,对于现有的炮制方法进行探究研讨、归纳总结,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拟找出较为优秀的炮制方法,提高鸡内金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增强药效,为日后新药的研发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性参考。

  • 标签: 鸡内金 炮制 有效成分
  • 简介: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南大黄)的根状茎。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及云南等省。立冬前后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去除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阴干或烘干。成品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文理,微显朱砂点,质轻、气清香。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和心包经。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之功效。但随着炮制方法的不同,临床效用亦有差异。现就大黄不同炮制法与效用分析于下。

  • 标签: 中药学 大黄 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