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27.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胆囊切除术,既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时间,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保障生命安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阑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92例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阑尾切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应用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应用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相比起开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开腹胆囊切除术 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优势与劣势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38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组,其中腹腔镜组20例,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术后血浆管引流总量、首次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内大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膈下脓肿,胰瘘),术后1日及3日后炎症反应因子(TNF,IL-6,CRP)浓度。结果:A组完成腹腔镜手术16例,术中出血过大中转4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组的长,术中的出血量大,首次下床时间短,术后并发率低,炎症反应因子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血浆总引流量及术后首次肠通气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除+断流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相比,腹腔镜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炎症反应轻,术后恢复快,但由于腹腔镜操作难度大,术中出血多,中转率高(约为20%),对手术医生及医院手术器械要求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血吸虫性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传统开腹式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阑尾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8例阑尾炎患者采用手术的治疗,观察患者身体恢复的情况以及时间。结果:患者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为:(20.1±2.9)h,术后下床的活动时间为(9.1±1.5)d,住院时间为(8.3±3.0)d。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3%。结论:阑尾炎患者采用手术的治疗,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阑尾炎 开腹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择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由笔者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0例,按照所行不同术法分组;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0例在研究组,行腹根治术的10例患者在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及术后生存率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D2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远端胃癌 开腹根治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切除术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阑尾炎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遗留瘢痕率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3.24±0.68)cm、术中出血量(19.69±3.08)ml、住院天数(3.38±1.27)d、手术时间(19.36±1.56)min,与对照组对比优势更大,P值小于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56%)、遗留瘢痕率(8.33%),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少,能有效减少住院天数,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腹部外伤患者进行救治的方法措施及临床效果,以期更好的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外伤患者共120例的各项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共治愈112例,死亡8例,治愈率为93.3%。其中,观察组治愈59例,治愈率为98.33%,对照组治愈53例,治愈率为88.33%,两组患者治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腹部外伤所造成脏器损伤的首选方法;早期明确诊断以及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腹外伤 手术 肝破裂 脾破裂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预防主动脉瘤破裂的护理重点,在术后加强对患者各身体机能的密切监测,做好各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结果本次研究的7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8例,轻微脑栓塞6例,肾功能不全4例,对所有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4个月~2年内,未发生死亡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在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应当在术前做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预防瘤体破裂、实施心理护理;在术后做好预防并发症状、开展用药指导、预防切口感染等措施,从而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围术期护理 思路构建
  • 简介:目的探究并分析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了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4.34±41.8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75.45±23.78)ml,平均住院时间为(13.23±2.45)d。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占13.33%,胰瘘5例,占16.67%,经过对症治疗及通畅引流后均痊愈,该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腹腔出血或吻合口瘘及肿瘤转移或死亡。结论采用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全胃切除术 脏器联合切除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肿瘤55例。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28例作为观察组,行切除术的2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d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和3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术前1d(P〈0.05)。术后1d和3d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肝切除术创伤小,有利于肝功能的早期恢复,未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可以用于肝肿瘤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式子宫全切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10例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10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性生活影响小之优点。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筋膜内 全子宫切除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的稳定性重建方式及其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体切除22例,后弓切除14例,全脊椎切除12例,其它类型8例,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切除范围选择性进行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等术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36个月内随访完成,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肿瘤复发再次手术,除复发病例其余患者植骨全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现象,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根据切除范围以及具体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稳定重建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对促进植骨融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肿瘤切除术 稳定性重建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胸手术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治疗的128例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胸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胸腔镜组81例,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传统胸组47例,采取传统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性、肺性及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心性并发症发生率与肺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胸腔镜组术后心性并发症发生率为7.41%、肺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传统胸组术后心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4.89%、肺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5.96%、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38.30%;经χ2检验,胸腔镜组术后心性、肺性及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传统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心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0.16%,肺性并发症发生率为45.31%;经χ2检验,肺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大于心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后心性、肺性及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传统胸手术治疗,且以肺性并发症发生风险最大;对此,以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胸手术方式,可减小创伤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心肺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 阑尾切除术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分析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麻醉,干预组患者则接受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的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插管时、手术中、拔管时及拔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优于参照组患者,苏醒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接受组间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麻醉而言,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切除手术 瑞芬太尼 异丙酚 联合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进行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时腹腔镜游离胃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院进行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30例,将其分为先游离胃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观察组),后游离胃左动脉的患者为一组(对照组),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壁损伤的情况等。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表明,先进性胃左动脉的分离,对于整个手术更为安全。

  • 标签: 食管癌 腹腔镜 胃部游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肿瘤病患,按照实施的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实行传统手术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低领小切口术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率上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创伤更小、操作更加简便迅速,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更好,此术法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疗效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