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1.防止慢病老人们最大的健康问题主要是代谢性疾病,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出现这些慢病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表明,肥胖会加剧这些慢病产生。作为老人,不论是否患这些慢性疾病,首先要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 标签: 老人 防止 保健品 源头 代谢性疾病 健康问题
  • 简介:为提升大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以中药制药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索性地组织开放性实验,通过课外实践引导大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培养科研思维、质疑精神及动手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 标签: 中药制药 开放性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 简介:远程在线考试是信息化时代考试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标准化考试常用的方式。文章介绍了卫星远程在线考试的意义、平台建设、系统应用、组织与实施,提出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配合,全军远程医学考试中心统一部署与监管,构建高效的考试管理模式;站点医院做好考前技术准备和考中技术保障,确保系统运行通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考试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卫星远程在线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 标签: 远程医学 卫星通信 在线考试 远程教育
  • 简介:目的探究综合保健措施与健康管理模式在围绝经期女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围绝经患者,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利用Kupperman评分、Greene评分、Zung评分予以基线调查,实施综合保健措施与健康管理模式。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效果予以分析。结果实施前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为(21.90±6.96)分,高于实施后的(12.30±3.54)分(P〈0.05);实施前患者的Greene评分为(29.54±7.52)分,高于实施后的(15.90±5.36)分(P〈0.05);实施前患者的Zung评分为(46.13±5.52)分,高于实施后的(26.13±4.24)分(P〈0.05);实施前患者胆固醇水平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综合保健措施与健康管理模式在围绝经期女性中的作用显著,可使患者的激素补充治疗接受性明显提高,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改善,使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充分改善。

  • 标签: 围绝经器女性 综合保健措施 健康管理模式
  • 简介: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骨与关节以及肌肉、血管、皮肤等结缔组织发生弥漫性病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代表病种有系统性红斑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等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病。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ERYTHEMATOSUS 类风湿关节炎 CONNECTIVE 弥漫性病变 生物制剂
  • 简介:早晨八点,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又称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的胎儿医学科门口,不同孕期的孕妈妈们等待在诊室门口与此同时,一间间超声诊室里,一张床,一台超声设备,一面屏风,一台电脑与桌子,

  • 标签: 妇婴保健院 胎儿医学 上海 终端 超声设备 同济大学
  • 简介:目的:观察莫西沙星灌胃给药在肺炎大鼠血液及肺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建立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模型,莫西沙星按照42mg·kg-1灌胃给药,采用微透析技术对肺炎大鼠的血液及肺组织同步取样,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莫西沙星游离药物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液中游离药物浓度Tmax为(1.00±0.00)h,Cmax为(4.83±0.05)mg·L-1,肺组织内Tmax为(0.95±0.10)h,Cmax为(4.84±0.02)mg·L-1。之后两者同步下降,莫西沙星在肺组织内的穿透率为(1.256±0.321)。消除半衰期(t1/2)在血液内为(2.16±0.12)h,肺组织内为(3.27±0.48)h(P〈0.05)。血液及肺组织的AUC(0-inf)分别为(16.94±1.52)mg·h-1·L-1和(18.57±1.17)mg·h-1·L-1(P〈0.05)。分布系数(AUC肺/AUC血液)为(1.216±0.041)。结论:在该剂量条件下,莫西沙星灌胃给药后,在肺炎大鼠肺组织的穿透率高,血液及肺组织内的游离药物浓度较高,远超过了最低抑菌浓度和防耐药突变浓度,可以有效清除肺炎链球菌,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莫西沙星 肺炎 微透析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测定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沙奎那韦的浓度,并将其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以评价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沙奎那韦和内标利托那韦通过液-液萃取的方式进行提取,色谱分离过程使用C18反相色谱柱(150mm×2.1mm,5.0μm)。质谱检测过程使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电喷雾正离子模式、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对沙奎那韦和内标进行检测。血浆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mL,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5%–12.1%,准确度介于90.5%与107.2%之间。脑组织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g,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3%–11.9%,准确度介于90.8%与107.4%之间。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评价了19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结果显示biochaninA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沙奎那韦的脑内分布。

  • 标签: 沙奎那韦 液质联用 黄酮类化合物 脑组织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球流行病学统计,乳腺癌占新发肿瘤的23%,占总肿瘤病死人数的14%([1]),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Ets变异体1(ETV1)是Ets基因家族重要的成员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ETV1可通过融合基因等方式影响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途径([2]).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 变异体 癌组织 ETS 流行病学统计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目的建立UPLC-MS/MS法检测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10种抗风湿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以ACQUITYUPLCBEHC18(50mm×2.1mm,1.7μm)为色谱柱,以含0.1%乙酸0.02mol/L醋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0种化学物质的质谱检测线性范围宽,线性关系良好,r≥0.996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2.5%~101.8%,RSD为0.9%~3.1%,检出限为0.0015~0.018μg,定量限为0.0045~0.55μg,27批样品中有10批样品检出了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作为抗风湿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 标签: UPLC-MS/MS 抗风湿 中成药 保健品 非法添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皮肤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皮移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23例(57.5%),有效15例(37.5%),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40.0%),有效15例(37.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2.3±3.5)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18.4±4.0)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7.1±4.0)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24.1±5.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都能有效促进患者皮损创面愈合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复合皮移植,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实施烧伤整形的较好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 应用效果
  • 简介: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可预防的恶性肿瘤,因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意义深远。目前,宫颈癌初筛检查项目包括: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然而,大多数患者宫颈HPV常常为一过性感染,数月后可转阴,且细胞异型性通常会自行消失,进展为宫颈癌者寥寥无几。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较低,临床常出现过度诊治,同时还会造成患者的心理恐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更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成为关注的焦点。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分型检测 E6/E7 组织病理 mRNA
  • 简介: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7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及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E)及舒张晚期充盈峰(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组Ea(7.90±2.50)cm/s、Aa(9.30±2.60)cm/s及Ea/Aa值(0.84±0.0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80±5.30)cm/s、(12.50±2.30)cm/s、(1.18±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组E(64.90±19.71)cm/s、A(75.03±18.42)cm/s及E/A值(0.91±0.2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9.33±18.86)cm/s、(87.65±22.80)cm/s、(1.19±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结合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可更为有效的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

  • 标签: 组织多普勒成像 房室瓣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分期修复重建骨及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治疗,第一期采用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做二维固定,第二期纠正酸中毒,给予脱水、抗感染、抗凝、扩血管治疗,第三期行小切口潜行插入锁定钢板固定,第四期植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无一例截肢,骨痂生长平均时间为8周,骨性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随访12~24个月,均无骨不连和畸形等异常发生。患肢膝关节活动度≥100°,Johner-wruh评分评定:16例(80.0%)为优,4例(20.0%)为良。结论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治疗效果显著,邻位皮瓣修复软组织创面的效果理想,可促使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皮瓣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I+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鳞状细胞 舌肿瘤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