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补骨脂中成药肝损伤事件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其肝损伤不良反应的特点,提出合理使用补骨脂中成药的警戒思考。方法筛选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成药部分)中含有补骨脂的中成药,检索其与肝损伤有关的文献报道,结合古籍记载,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含有补骨脂的中成药的肝损伤事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到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成药部分)中补骨脂的中成药有11种,纳入其与肝损伤相关的文献报道26篇,案例42例。该类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使用剂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用药疗程较长,预后良好。结论加强补骨脂中成药的肝损伤风险防范对提高该类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补骨脂 中成药 肝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毒性成分中成药安脑丸的合理应用以保证患者用药时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的处方进行统计(用药科室、患者的年龄及用量、疾病类型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并分析。结果安脑丸处方用量在4~10盒的人数最多(846例,88.49%),其中4~9盒406例(42.47%),10盒440例(46.02%);每日服用1丸的人数为921例(96.34%);每张处方用药疗程多为12~30d,870例(91.00%),并且存在我院存在着超剂量超疗程以及禁忌配伍用药的情况。结论安脑丸在临床的使用上具有诸多不合理现象,其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保障,药师和医院应建立对处方点评机制,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处方要及时进行干预。

  • 标签: 安脑丸 毒性成分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的五碳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疗领域,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然而关于其安全性关注较少。2017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68号公告,要求修改木糖醇注射剂药品说明书,鉴于此笔者检索国内外文献资料,重点关注与木糖醇使用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并归纳总结木糖醇药品临床使用中的药学监护内容,供医师、药师参考。

  • 标签: 木糖醇 安全性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优化中国药典氯平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在国内外标准方法比较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平有关物质。采用Krom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7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优化后的方法能有效检出《中国药典》方法无法检出的氯平杂质B。结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氯平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无法检出氯平杂质B,优化后的方法能实现有效检出。

  • 标签: 氯氮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标准提高
  • 简介:目的观察奥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诊治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初剂量为5~10mg/(kg·d),然后每周增加剂量5~10mg/(kg·d),持续增加到剂量为20~30mg/(kg·d)后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平6mg治疗,1次/d。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和8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对照组(6.3%)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能提高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奥氮平 丙戊酸钠 难治性癫痫 持续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奥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奥平、利培酮药物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6位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好,仅在第6个月时利培酮组有1位患者失访。治疗后1、3和6个月时奥平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均P<0.05);利培酮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75%,奥平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65%,2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9);奥平组发生体质量增加、嗜睡、头痛头晕、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和便秘的次数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均P<0.05)。结论奥平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的疗效相当,但是奥平的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更高,有待后续大样本和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利培酮 疗效
  • 简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遗传、发育和环境等多因素促发的复杂性精神疾病[1],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有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缺陷症状、情感症状及攻击和敌意5个维度症状群。阴性症状能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长期结局及心理社会功能,患者有时在做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之前阴性症状可能就已经持续发展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预后不良[2]。与阳性症状相比,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仍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如何提高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预后是精神医学学科研究的重点[3]。为进一步探讨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以奥平为对照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临床治疗 氨磺必利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患者 女性
  • 简介:1例25岁女性患者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后给予泼尼松、来氟米特、羟氯喹和碳酸钙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病情控制良好。因有生育要求,调整治疗方案为口服柳磺吡啶1.0g、2次/d及羟氯喹0.2g、2次/d。约2个月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脓性渗出物,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WBC)0.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01×109/L。考虑为柳磺吡啶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并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停用柳磺吡啶和羟氯喹,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下注射,1次/d,连续6d,同时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3周后患者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再次给予羟氯喹和碳酸钙维生素D口服。随访6个月,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稳定。

  • 标签: 柳氮磺胺吡啶 粒细胞缺乏 关节炎 类风湿 扁桃体炎
  • 简介: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喷丁的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62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链霉素和利福平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改善的总有效率和结核病灶吸收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肺部结核病灶吸收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喷丁的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较硫酸链霉素和利福平化疗方案理想,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

  • 标签: 含左氧氟沙星 利福喷丁 化疗方案 复治涂阳肺结核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柴桂龙牡汤(CGLM)药血清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分别加入相应(药)培养基,对照组含有10%空白大鼠血清,给药组分别含有柴桂龙牡汤低、中、高剂量的10%药血清。加药后,置37℃及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8h。噻唑蓝(MTT)法检测柴桂龙牡汤各组药血清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将10%的药血清培养基加入MCF-7细胞中,孵育48h,提取细胞总mRNA及蛋白,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Rα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ER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柴桂龙牡汤均可抑制MCF-7细胞体外增殖,中、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柴桂龙牡汤低、中、高剂量组中ERαmRNA均有升高,其中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柴桂龙牡汤均使ER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中、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柴桂龙牡汤对MCF-7细胞的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与剂量浓度呈正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ERαmRNA含量、上调ERα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柴桂龙牡汤 乳腺癌 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株 雌激素受体Α
  • 简介:目的分析肺癌组织不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水平在接受铂化疗方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铂化疗方案,分析Nrf2及ERCC1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肺癌组织的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P<0.05)。有胸腔积液的患者Nrf2阳性率高于无胸腔积液患者,TNM分期为Ⅳ期的患者Nrf2阳性率高于Ⅲ期患者,转移病灶数≥2个、原发肿瘤直径≥5cm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均高于对立条件下Nrf2阳性率、ERCC1阳性率(均P<0.05)。ERCC1阳性患者和Nrf2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短于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P<0.05)。转移病灶数、淋巴结转移、ERCC1表达和Nrf2表达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论ERCC1表达和Nrf2表达水平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进行铂化疗方案在预后方面的参考性预测因素。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含铂化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