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前期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EMPA-REGOUTCOME和CANVAS)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glucosetransporters2,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和坎格列净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 标签: 心血管 真实世界 抑制剂 SGLT-2 患病率 死亡率
  • 简介:日前,国家卫计委制定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提出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督,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一级(含)以上医疗机构监督覆盖每年不低于95%,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采供血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覆盖每年达到100%。

  • 标签: 医疗机构 覆盖率 技术服务机构 放射卫生 采供血机构 监督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医嘱缺陷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发挥圈员的潜能,利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为"降低电子医嘱缺陷",拟订活动计划,制订标准化流程,并按步骤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电子医嘱缺陷率由10.54%降至3.33%,圈员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电子医嘱的缺陷,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圈员责任感。

  • 标签: 品管圈 电子医嘱 缺陷率 医疗质量
  • 简介:对2016年3月-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并监测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且肌酐清除大于120mL·min-1的患者的一般资料、万古霉素血清浓度、疗效等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57例患者、96例次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中,仅21.88%(21/96)达到目标浓度(15-20mg·L-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酐清除、给药剂量及血浆白蛋白为影响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的主要因素(P〈0.05),万古霉素达标者与未达标者病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肌酐清除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临床达标低,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重症患者 高肌酐清除率 万古霉素 血清谷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对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的影响,通过建立多西他赛的药学干预标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利用加权TOPSIS法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找出得分较低的评价指标,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药学干预。随机选取2017年1—6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并与2016年的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西他赛处方合理较低,主要问题体现在药品说明书或指南推荐顺序、激素预处理、临床指南推荐联合用药方案和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的应用等指标上,药学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多西他赛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加权TOPSIS法 多西他赛 药学干预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Ⅰ~Ⅲ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我们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经组织学证实的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的NSCLC术后患者共220例,且存活期大于3个月。影响因素有多个变量,如年龄、性别、吸烟、酒精、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抗糖尿病药物、肿瘤分期、病理学、治疗方式、发病部位(左侧或右侧)以及脂质水平。通过单变量分析,我们发现肿瘤分期与Ⅰ~Ⅲ期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相关。此外,糖尿病、高血压和发病部位(左侧或右侧)分别与NSCLC患者Ⅰ期,Ⅱ期和Ⅲ期的5年生存相关。由此可得,慢性病及其治疗药物可能对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具有潜在影响。

  • 标签: 非小细胞 肺癌 5年生存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东南沿海某部在职干部人群的糖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状况;探索糖代谢异常和MS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干预措施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获得有效调查人数958人。所有研究对象依次完成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及实验室检查,同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0.5h与2h),并计算HOMA—IR、HOMA-β、△I30/△G30等。结果糖代谢异常患病为11.38%(男性11.84%,女性7.08%);MS的患病为11.9%(男性12.54%,女性7.08%)。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的患病风险与年龄、收缩压、腰围、BMI、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01),但与TC、LDL-c无显著相关性。MS的患病风险与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睡眠剥夺及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规律运动是MS发生的保护因素(P=0.003)。结论东南沿海某部在职干部IGR、DM和MS的患病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其中作训部队较非作训部队的MS患病低。OGTF试验可更加灵敏、准确地反映糖代谢异常和MS的严重程度,因此在部队体检中,尤其是对年龄〉50岁或合并高TG血症、SBP升高的体检对象应常规行OGTT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有无糖代谢异常。

  • 标签: 军队干部 糖代谢异常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健胃消炎颗粒结合兰索拉唑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根除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胃消炎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9个月,观察组溃疡复发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健胃消炎颗粒结合兰索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能提升Hp根除,降低溃疡复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健胃消炎颗粒 兰索拉唑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根除 复发
  • 简介: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菌清除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40例,研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和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清除细菌、不良反应的发生较低,其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 标签: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