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几千年来,人类对癌症的认识长期沉沦在蒙昧的迷雾中。不过希望的火苗从未熄灭,进入近代以来,观察力敏锐的人很快发现,有不少因素能够导致癌症,比如经常抽烟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很高,赤身清扫烟囱的人易于“结缘”睾丸癌,辐射也能导致癌症等。

  • 标签: 基因 破译 癌症 睾丸癌 抽烟
  • 简介:毒理基因组学是利用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化合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基因变化,将组学技术与传统毒理学及组织病理学相结合,评价和预测化合物的毒性的一门学科。随着毒理基因组学的广泛应用,免疫毒理学领域也开始利用基因表达谱来分析化合物的免疫毒性。目前认为免疫毒理基因组学可能在下述3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免疫毒性物质的筛选、免疫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免疫毒性风险评估。现围绕这3个方面,对毒理基因组学在免疫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毒理基因组 免疫毒理学 药物安全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ABO基因异常表达与恶性血液疾病ABO抗原减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行身体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ABO基因表达异常情况。结果与正常体检者相比,白血病患者ABO基因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白血病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患者与ABO基因异常表达率显著增加。经相关性分析可知,白血病患者ABO抗原减少与ABO基因异常表达呈正相关。结论ABO基因异常表达可能是引起白血病患者ABO抗原减少的重要因素,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增加,患者ABO基因异常表达率显著上升。

  • 标签: ABO抗原 ABO基因表达 白血病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机制包括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两大方面,其中近10%的PD病例为特定基因缺陷所导致的遗传性PD。ATP13A2(即PARK9)基因突变会引发Kufor-Rakeb综合征(KRS),KRS是一种具有明显特殊临床特征的早发性帕金森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青少年期发病、运动障碍和肌强直症状。

  • 标签: 神经元损伤 多巴胺能 MPTP 基因缺失 神经退行性疾病 早发性帕金森病
  • 简介:本文总结分析2000年5月-2012年4月我单位儿科、五官科、外科儿童意外损伤共7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3例患儿中,男46例,女27例。从年龄阶段划分:1岁4例,2~3岁14例,4~7岁29例,8~12岁21例,13~14岁5例。受伤原因有:玩耍时用利器或弹弓、玩具枪等伤眼共25例,跌伤头、面部或伤及五官者18例,鼠药中毒5例,误服过量药品中毒5例,误食野果、毒草4例,药物中毒5例,爆竹伤眼2例,幼儿误吞异物3例,食物中毒2例,车祸2例,溺水1例,误服硫酸1例(该例12岁女童死亡)。

  • 标签: 儿童 意外损伤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抑癌基因RASSF1A、p16发生甲基化,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该两基因和其甲基化可以从肺癌组织、呼出气冷凝液、血液、痰液、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到。目前可使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等进行治疗。

  • 标签: RASSF1A P16 肺癌 甲基化
  • 简介:文叙述了加拿大一次结核爆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除了传统的流行病研究方法——社会网络调查之外,研究者还利用了分子流行病学的技术——基因组测序方法,找出此次爆发结核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很可能是精制可卡因的使用增多触发了两个现存的结核分枝杆菌谱系的同时扩展,而高危社交网络的关键成员则起了维持作用。流行病学与基因组学的结合也预示着未来“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分子流行病学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组学 战役 流行病学特点 爆发事件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学特征是黑质致密区(SNc)多巴胺能(DA)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异常聚集和沉积形成的Lewy小体。

  • 标签: 转基因小鼠 神经再生 SVZ 神经退行性疾病 Α-突触核蛋白 成年
  • 简介: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家庭对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家属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更多地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护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Ⅲ。产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变化快,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应变能力均有较高要求。产房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得到我院产科密切关注。近年来,我院总结了产科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产房 安全管理工作 自身利益 护理工作量 计划生育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resistance1gene,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和限制性内切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的方法对19名健康志愿者和6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MDRl基因分型;使用HPLC-MS法测定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mg替米沙坦48h内血药浓度和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比较替米沙坦在不同基因型的健康志愿者单剂量药动学及高血压患者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在61例高血压患者中,MDRlCC型纯合子频率39.34%,TT型纯合子频率11.48%,CT型杂合子频率49.18%,C3435T发生率在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C3435T的三个不同基因型志愿者Cmax、tmax、t1/2、AUC0-48、AUC0-∞和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l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替米沙坦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学无影响。

  • 标签: 替米沙坦 药物动力学 稳态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凝作用的关系,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采取血标本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将提取后的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芯片杂交法确定基因型,根据不同的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176例入选病例共分为3组,A组:快代谢基因组(CYP2C19*1/*1);B组:中等代谢基因组(CYP2C19*1/*2、CYP2C19*1/*3);C组:慢代谢基因组(CYP2C19*2/*2、CYP2C19*2/*3或CYP2C19*3/*3),测定各组ADP抑制率。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6例入选病例三组之间ADP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首次行PCI患者中C组与B组和A组相比,ADP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常规使用氯吡格雷疗效较差。

  • 标签: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ADP抑制率
  • 简介: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GSTM3和CYP1A1Exon7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技术分析内蒙古地区412例健康蒙古族人和436例健康汉族人的GSTM3及CYP1A1Exon7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GSTM3基因型之间的分布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YP1A1Exon7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M3基因型频率在内蒙古地区健康蒙、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而CYP1A1Exon7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GSTM3 CYP1A1 基因 多态性
  • 简介:目的以优化醇沉及制剂工艺制备安神El服液,解决产品澄明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方法以成品单位体积内的101.Lm和25la.m总微粒数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出醇沉及制剂工艺条件。结果安神口服液最佳制备工艺为醇沉浸膏搅拌频率15Hz,3~4~C静置,稀配液pH4.5,灭菌温度100℃。结论以优化醇沉及制剂工艺制备的安神口服液澄明度明显提高,该工艺合理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安神口服液 澄明度 醇沉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50例确诊为AMI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患者入院后的不同时期适时给予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年龄偏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便秘,不良生活习惯,情绪焦虑恐惧等都是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2.0%~78%,针对上述因素的干预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干预组再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心肌梗塞 急性病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胆囊癌误诊的经验。方法将误诊胆囊癌1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胆囊癌误诊的原因和提高早期诊断的方法。结果胆囊癌无特异性高的症状和检查手段是胆囊癌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对胆囊癌的认识,结合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 标签: 胆囊癌 肝脓肿 误诊 影像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结石数量和大小,胆结石家族史、缺乏运动和油腻饮食都是影响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要对上述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在考虑手术的同时还要考虑上述危险因素,这样可以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均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常见疾病,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人群的逐年上升,高血压治疗的现状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2002年的调查结果分别为30.2%,

  • 标签: 综合干预 药物疗效 高血压人群 心血管系统疾病 降压 高危因素
  • 简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主要是指早产儿受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肠道喂养时常表现出一系列的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问题。这种喂养不耐受现象严重影响了婴儿对营养的吸收和摄取,降低了其免疫能力。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甚至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安全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胎儿消化系统的发育状况与胎龄和体重存在相关联系.

  • 标签: 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 影响因素 临床特征 肠道喂养 功能发育
  • 简介:研究证实由护理人员干预血管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血管风险,然而该措施费用高昂、耗时过长。要求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定期门诊复诊。自我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通过网络支持自我管理可能会增加护理人员干预的有效性。与常规门诊相比,网络费用低廉。在治疗抑郁症、指导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力锻炼、减轻纤维肌痛患者疼痛、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以及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方面均显示出网络干预的有效性。

  • 标签: 心血管危险因素 关节炎患者 网络管理 随机对照研究 血管病 护理人员
  • 简介:目的:评价放射性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甲减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行131^I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98例Graves病患者。结果:观察对象总治愈率达46.7%,总有效率86.7%;其中首次治愈率48.6%,有效率为87.3%;治疗后1~3个月多数患者血FT3、FT4水平开始不同程度下降;对治愈率分别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甲状腺质量、24h摄碘率、131^I给药剂量、治疗次数及是否合并肝损是影响治愈的主要因素,甲状腺质量小者、24h摄碘率低者治愈率高,根据公式计算出给药剂量少者治愈率也高。对甲减发生的单因素分析表明,摄碘率低者甲减发生率较高(χ2=7.487,P=0.02367);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甲状腺质量、治疗次数是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女性、甲状腺质量小、首次治疗更易发生甲减(P均<0.05)。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较好,可作为治疗首选,但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给药量。

  • 标签: GRAVES病 131I 治疗 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