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增高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抗脑水肿降颅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40例颅内增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对症处理及药物治疗,治愈20例,病残12例,死亡8例。结论快速降低颅内,控制温度,及时止惊,兴奋呼吸,保护脑功能,提高对症治疗症状,争取机会得到缓解,尽早明确病因与颅内增高的原因是早期的消除治疗选择。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降低颅内压
  • 简介:疮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本文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68例疮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总结,结合文献学习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压疮 普外科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方法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我科所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针对护理服务中服务态度差、行为举止不规范、肢体语言使用不当、工作责任心不强、护患沟通不到位、操作技术不熟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2011年下半年在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半年以来,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医学护理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提高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了22%,同时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有效的减少了护患纠纷。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 护患纠纷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跖附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跖附关节损伤2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8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协会(AOFAS)评分平均86分。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能有效治疗跖附关节损伤。

  • 标签: 跖跗关节损伤 克氏针固定 闭合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体质量指数将孕妇分为〈18.5mg/m2组、18.5~24mg/m2组、〉24mg/m2组,统计各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分析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体质量指数〉24kg/m2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29.0%,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同等体质量指数范围内,孕妇体质量增加超标者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偏高。结论:孕期应合理饮食,控制体质量增长,防止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孕期 体质量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判别分析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2009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89例,按照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47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42例。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用来建立判别函数模型,对两组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预测。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进入最终判别模型的指标有3个: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IMT。所建立的判别模型预测两组脑梗死发生风险的敏感性为82.98%,特异度为88.10%,诊断符合率为85.39%。结论所建立的判别模型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准确度较高,可用于预测糖尿病发生脑梗死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脑梗死 判别分析 危险性评估
  • 简介:目的比较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吸引和传统注射器抽吸后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吸引组22例和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压包扎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治愈时间和累计皮下积液量。结果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为(4.53±1.35)d明显短于注射器抽吸组(6.46±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1);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24.35±7.97)ml少于注射器抽吸组(30.89±9.68)ml,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342,P〈0.05)。结论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吸引是一种有效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创伤小不增加患者痛苦,易为患者接受。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皮下积液 乳腺癌改良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