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华北油田矿区已婚适龄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华北油田矿区所有医院就诊的11292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行本地区感染率较高的高危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结果本研究中HPV阳性2000例(17.71%)。<25岁组与>55岁组总HPV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是复合感染率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不同年龄段组5种高危HPV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组各组中HPV16型与52型感染阳性率高于其他型别(P<0.05)。结论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主要以16型和52型为主,<25岁组与>55岁组的总HPV感染率较高,重视高危型HPV感染的筛查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及早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NGF+杆菌肽和NGF脂质体(NGF-SSL)鼻腔给药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NGF-SSL,^125I标记NGF和SDS-PAGE电泳法联合使用分析各组织中的药物含量。结果经鼻给药后,脑组织中NGF摄入量的次序为NGF-SSL>NGF+杆菌肽>NGF,脑组织各部分NGF摄取依次为嗅球>海马,纹状体>皮质>小脑。NGF经脂质体包载后,血药浓度降低,在肝脾肺肾等组织的含量也较NGF略低,但脑摄入量明显增加。结论鼻腔给药是实现脑靶向的有效途径,脂质体能够保护NGF免受蛋白酶水解,增加药物的脑组织浓度,是一个良好的药物载体。
简介:目的调查江苏常熟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其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DNA导流杂交技术对1602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1602例患者中阳性患者为719例,感染率为44.9%,共检出20种HPV型别,其中单一感染者498例,占阳性人数的69.3%,二型感染者162例,占阳性人数的22.5%,三型或三型以上者59例,占阳性人数的8.2%,阳性患者中高危型的依次以16,52,68,31,33为主,低危型以11、6为主.结论常熟地区妇女感染HPV率较高,以单一感染为主,主要为16型,其次为52,68,31,33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手段,一次PCR检测多种HPV亚型的分子杂交技术有利于对HPV亚型多重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的研究,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为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细菌室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鲍曼不动杆菌的科室迁徙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结果2013-2015年共分离出573株鲍曼不动杆菌,按标本种类分前三位依次是痰,创口分泌物及尿液;按科室分布前三位依次是ICU,呼吸内科和烧伤整形科。3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总体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像左旋氧氟沙星三年内的耐药性分别为32.9%,42.8%,56%。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舒巴坦等耐药性相对较低,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年内的耐药性分别为25.5%,35.5%,50.1%。头孢唑啉,呋喃妥因,氨曲南完全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鲍曼不动杆菌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也在不断上升,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及医院感染。
简介:目的:分析2013年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临床各科送检的微生物培养标本,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GPI、GNI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2013年送检标本为8717倒,检出目标性多重耐药菌181株,检出率为2.08%,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11株(61.3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9株(16.0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株(2.21%)、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15株(8.29%)、耐碳青霉烯类抗茼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15株(8.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蔺(MDR—PA)6株(3.3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1株(0.55%);菌株中来源于尿液标本95株(52.49%)、疾标本52株(28.73%)、血液标本16株(8.84%)、胸腹水标本10株(5.52%)、大便标本4株(2.21%)和分泌物标本4株(2.21%);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茼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其中CRE较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为更高,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上升,应积极采取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耐药菌株的增长和院内交叉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8月住院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将其尿液培养中分离出的276株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结石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9.1%,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12.0%,铜绿假单胞菌占10.9%,肺炎克雷伯菌占8.7%,屎肠球菌占7.6%,奇异变形菌占3.3%,真菌占1.1%。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临床医生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耐药菌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