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患者共46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Ig-E含量。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中西结合 慢性荨麻疹 疗效
  • 简介:在寒冷的冬季,4~5级的北风吹过后,在面部及全身出现红色斑块,小如硬币,大如菜盘,这说明你很有可能患上了荨麻

  • 标签: 荨麻疹 合理用药 皮肤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慢性荨麻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60例慢性荨麻患者,根据病号单双数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遵照医嘱,B组采取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A组采取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分析其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愈16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B组患者治愈7例,有效14例,治疗有效率为70.00%。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减方在慢性荨麻应用中,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促进康复效果,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当归饮子加减方 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慢性荨麻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一般病程在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

  • 标签: 中医治疗 慢性荨麻疹 复发
  • 简介:1例28岁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服用泼尼松、羟氯喹、来氟米特、碳酸钙D3及塞来昔布后1个月出现全身瘙痒、颜面水肿及泛发性荨麻型皮疹,停用所有药物并给予甲泼尼龙、依巴斯汀、西替利嗪抗过敏治疗2周,皮疹完全消退。但再次服用羟氯喹1周后又出现全身瘙痒,停药后症状消失。此后再次给予来氟米特、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口服,患者未再出现皮疹。

  • 标签: 羟氯喹 药疹
  • 简介:张先生两天前参加完同事喜宴后腹部开始起红色风团,伴有剧烈瘙痒,于是挠抓不停皮疹很快就累及全身,同时伴有腹痛,略微感到胸闷。张先生以为是过敏引起,自行到药店买了“氯雷他定”片服用,服用后皮疹略有好转,但仍有胸闷,不得已才到医院就诊经过病史询问及了解发病经历,排除了急腹症和冠心病,判断张先生患的是急性荨麻

  • 标签: 急性荨麻疹 轻重 张先生 氯雷他定 病史询问 医院就诊
  • 简介:1992年6月~1999年12月,我站门诊对1220例共8种皮肤病做了变应原检查,并对其中202例慢性荨麻进行了脱敏治疗对比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20例均来自门诊皮肤科,其中男486例,女734例,年龄在7~68岁,平均32.6岁,病程1.5个月~30年,平均5.5个月。病种包括慢性荨麻386例(31.4%),接触性皮炎292例(23.9%),湿疹258例(21.15%),过敏性紫瘢89例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脱敏治疗 变应原 结果分析 吸入组 接触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患者在临床治疗当中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方法:样本选择范围是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患者,样本数是8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疾病认知情况、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担心程度等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各因素对患者临床治疗当中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慢性荨麻患者的依从率是81.25%。在客观因素方面,性别对依从性的影响不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用药种类等对依从性有显著的影响,比较后组间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患者在临床治疗当中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方法:样本选择范围是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患者,样本数是8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疾病认知情况、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担心程度等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各因素对患者临床治疗当中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慢性荨麻患者的依从率是81.25%。在客观因素方面,性别对依从性的影响不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用药种类等对依从性有显著的影响,比较后组间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olysacchridenucleicacid,BCG-PSN)与盐酸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对照组1各30例,对照组2为26例.治疗组给予卡介苗多糖核酸(斯奇康)隔日一次肌注,每次2mL,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连续2个月;对照组1单纯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2单纯给予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2mL隔日一次.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0例,对照组1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0例,对照组2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三组有效率分别为77%、57%和46%,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对照组1为7%,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与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慢性荨麻症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卡介苗多糖核酸 西替利嗪 荨麻疹
  • 简介:能治好吗我得了慢性荨麻,啥都不敢吃,仍然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治疗效果也不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请问,这个病到底能不能治好?湖南罗女士罗女士:急性荨麻与过敏、感染及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但慢性荨麻仅有约10%的患者与过敏相关,其余患者多是自身免疫异常.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反复发作 治好 自身免疫异常 急性荨麻疹 食物不耐受
  • 简介:目的探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310例慢性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应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21〈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低于对照组的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27〈0.05)。结论慢性荨麻采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斯奇康 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了解常见的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的相关性,探讨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在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72例慢性荨麻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65.1%,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蛋清/蛋黄最高。不同年龄组过敏食物比较有一定特异性。结论:对慢性荨麻以及其他慢性病的病人应做食物不耐受抗体的检测。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食物不耐受 IG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荨麻表虚证采用益肾固卫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收治慢性荨麻表虚证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口服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益肾固卫汤治疗观察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评估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00%vs80.00%,P

  • 标签: 益肾固卫汤 慢性荨麻疹 复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荨麻患者以祛风止痒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于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的皮肤病患者中筛选患有荨麻疾病者80例纳入本研究,视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左西替利唪治疗)、研究组40例(祛风止痒汤治疗),比较两组持续用药治疗半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半年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疗效对比,对照组90.00%(37/40)略低于研究组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