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氟康唑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Elsevier,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Link,Ovid高影响因子核心药学电子期刊全集,收集关于氟康唑ADR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3例ADR中,男33例,女30例;用药后发生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有皮肤及皮下组织、肝胆系统和心脏,临床表现中有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脏病等。结论临床使用氟康唑应加强监测,警惕ADR和药物相互作用,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氟康唑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文献报道的196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规律。结果:196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占51.02%;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的患者占5.10%;59.69%的病例在用药6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的全身性损害占55.10%。结论:临床医生应当严格按照其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与用法用量使用丹红注射液,用药60min内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制剂的安全性研究,完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相关内容。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编排格式规范,自2016年第1期开始要求:(1)对于有DOI编码的文章须注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2)中文参考文献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在文献序号后先列出中文文献,另起行列出该文献的英译文。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音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英文刊名全称。

  • 标签: 参考文献 格式 规范 中国
  • 简介:病例1:1例27岁女性患者,既往无过敏史,因垂体TSH瘤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0.1mg后出现注射部位瘙痒、红疹、伴有硬结,由于治疗需要,再次使用奥曲肽后再次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后使用氯雷他定片(10mg,qd)抗过敏治疗,患者再次用药后未再出现皮疹、硬结等不适。病例2:1例10岁3个月女性患者,既往有护肤品及静脉输液(具体不详)过敏史,因垂体TSH瘤皮下注射奥曲肽注射液0.1mg后出现注射部位红晕、硬结,伴明显疼痛、瘙痒,由于治疗需要,再次使用奥曲肽后再次出现上述不适,后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qd)抗过敏治疗,患者未再出现不适症状。

  • 标签: 奥曲肽 注射部位反应 瘙痒 皮疹 硬结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胃产生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的癌(AFP-produc-inggastriccancer,AFPGC)作为胃癌中的特殊类型,发病率极低。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仅为1.3%~15%[1-5],且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尽管AFPGC的发病率如此之低,但是其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易发生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预后极差,且易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混淆,有误诊、误治的可能,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 标签: 文献分析 甲胎蛋白 胃癌 CARCINOMA AFPGC PROTEIN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伤(AHI)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方法收集我院5例静脉应用胺碘酮致AHI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静脉应用胺碘酮导致的病例报告文献。对我院5例患者和文献报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静脉应用胺碘酮致AHI的临床特征。结果我院5例静脉应用胺碘酮致AHI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0岁;胺碘酮总剂量为450~750mg,用药至发生AHI时间为24~48h;肝损伤类型均为肝细胞型,其中2例为肝衰竭。汇总文献检索收集到胺碘酮相关AHI病例54例,共59例,其中男性40例(67.8%),女性19例(32.2%);年龄1岁10个月~93岁,中位年龄69岁。59例患者胺碘酮开始治疗至发现肝损伤的时间(潜伏期)最短6h,最长8d,中位时间2(1,3)d,其中55例(93.2%)≤3d;肝衰竭组17例和非肝衰竭组42例潜伏期分别为1(1,2)d和2(1,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55例患者有ALT峰值的描述,中位ALT峰值为2418(922,4250)U/L;56例患者有AST峰值的描述,中位AST峰值为2658(1205,7250)U/L;肝衰竭组16例和非肝衰竭组42例的AST峰值分别为6195(3370,6850)U/L和2383(1115,5040)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59例患者中4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好转;11例死亡,其中9例(81.8%)为肝衰竭患者。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引起的肝损伤具有起病急,潜伏期短,肝损伤较严重的特点,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 标签: 胺碘酮 注射 静脉内 化学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了解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研究现状。方法:在Webof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rituximab和lymphoma为主题词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出版年、研究方向、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和来源出版物等条件进行分析,并分析文献引用情况。结果:检索到13163条文献,文章发表量与引文数逐年递增;hematology是该领域目前研究最多的方向;美国以占世界发表文章总量的36.50%名列第1位,中国则以5.56%名列第7位。排名前10位的机构均来自美国;中国研究机构中,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文章发表最多。结论:美国在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研究方面领先世界,欧洲和日本、中国等紧随其后,但中国与美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淋巴瘤 文献计量分析
  • 简介:目的:根据近20年来国内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相关文献报道,筛选这一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为相关学科评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疗机构1996-2015年发表的药学服务方面的文献,统计文献涉及的作者单位。用API工具绘制区域间的合作关系交互地图,用Gephi软件绘制机构合作图,筛选核心机构圈。构建影响力评价指标,据此筛选出全国50个在药学服务方面高影响力的医疗机构。结果:检索得到20747篇文献,涉及5763所医疗机构,分布于中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14208篇文献涉及学术合作,3526篇文献涉及地域间合作。中东部地区学术合作频繁,北京和上海居于核心地位。药学服务领域的学术合作存在明显的"核心圈",50个药学服务高影响力医疗机构中有24个分布于北京和上海。结论:"核心圈"医疗机构在药学服务方面紧密联系,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文献计量 合作网络 学科评价
  • 简介:摘要在国内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鼠在实验室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为探究小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鼠的应用优势、应用以及基因改造相关技术,以期可为后期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小鼠 遗传 基因
  • 简介: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滴定液发展现状,了解滴定液研究过程的重要意义,为之后滴定液的发展奠定基础。分析总结国内外对滴定液的应用现状,比较分析《中国药典》与GB/T601-2016中对滴定液标准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滴定液应用进展,对其进一步应用的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滴定液 《中国药典》 GB/T601-2016
  • 简介:临床检验与临床诊疗之间密切相关,检验结果为临床医师提供正确的诊疗方式产生帮助。因此在日常的临床检验中,其检验主要涉及到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内容,通过借助具有先进性的检验仪器对上面所提到的检验对象进行检测和化验,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数据。本文主要浅谈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从根本上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为日后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临床检验 质量控制指标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细叶卷柏孢子萌发条件。选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添加剂活性炭及激素组合培养细叶卷柏的成熟孢子,观察孢子的萌发情况。结果显示细叶卷柏的孢子在培养基组成为1/2MS﹢BA(2.0mg/L)﹢NAA(1.0mg/L)的条件下萌发状况最好,在1/2MS﹢BA(1.0mg/L)﹢NAA(0.5mg/L)也有较好的长势,而其他组成的培养基中孢子生长缓慢。本研究发现孢子的萌发与MS、BA、NAA浓度比有关,BA和NAA21比例萌发率高。

  • 标签: 细叶卷柏 孢子萌发 组织培养
  • 简介: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饮食不规律等一系列因素,使得胃病及消化类疾病高发。而鸡内金作为健脾消食的代表性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关于鸡内金炮制研究近年来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炮制前后鸡内金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变化,以及鸡内金的炮制工艺,质量标准的现代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标签: 鸡内金 炮制工艺 化学成分 质量标准 药理作用
  • 简介:本文对20年来关于中医病名胸痹的病名沿革、基本病机、治疗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手段进行了汇总。证明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体系已经比较完备,有大量文献证明中医药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收效良好,临床实践中应当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本文章基于目前世界药物研究发展的大趋势之下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药品的研发过程中入手经过细致分析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分析是否将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应用于药物研发的过程当中,综合全面的分析这种方法的利弊所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药物质量方面的提升,惠及大众。

  • 标签: 项目管理 药品研发 相关问题
  • 简介:2018年1月18日,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合力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basisofSALM5-inducedPTPδdimerizationforsynaptic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解析了自闭症相关糖蛋白SALM5及其与受体PTPδ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SALM5蛋白以二体为功能单位结合受体PTPδ并诱导神经突触分化的新机制。

  • 标签: 自闭症相关分子 刘合力
  • 简介:目的:建立白龙解郁颗粒的质量控制新方法,以提高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分别对白龙解郁颗粒中的柴胡、白芍、陈皮和当归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白龙解郁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相)-0.1%磷酸溶液(B相)梯度洗脱(0~49min,88%~70%B相;50~51min,70%~5%B相;52~59min,5%B相;60~61min,5%~88%B相;62~70min,88%B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柴胡、白芍、陈皮和当归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良好,显色清晰。用HPLC法测得芍药苷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标准,在12.001~120.01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45±0.81)%(n=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白龙解郁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白龙解郁颗粒 芍药苷 质量标准 色谱法 薄层 色谱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暴马子的遗传毒性和抗诱变作用。方法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MNT)。结果暴马子各剂量组(3.0、6.0、12.0g/kg)所致的微核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暴马子各剂量组对环磷酰胺(CP)所致的微核率均有抑制作用(P<0.05),其中6.0g/kg剂量组对CP所致的微核率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暴马子本身对遗传物质无诱变作用,无细胞毒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时,具有较强的抗诱变作用。

  • 标签: 暴马子 环磷酰胺 抗诱变 微核试验
  • 简介:目的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分析讨论,为凝血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进行凝血检验项目的一共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分别取3份用以进行凝血检验的标准血量的血液样本,对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样本溶血情况的三方面进行控制,观察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具体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凝血酶时间(TT)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验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检验,通过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控制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会对PT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存放时间会对TT、FIB、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溶血会对四项检验指标的数值均造成影响。结论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样本溶血均会对凝血检验项目造成影响,其中离心时间主要影响的是PT以及APTT的检验结果;放置时间主要影响的是TT以及FIB的检验结果;溶血则会对所有的凝血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 标签: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血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