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今年央视春晚的小品《想跳就跳》中,蔡明扮演的退休大妈无所事事,天天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还告诉大家“生命在于静止”。而潘长江扮演的退休老大爷每天坚持跳舞健身,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蔡明赶快走下轮椅,双脚接地气经常下地“磨磨”(指跳舞),越“”越健康。

  • 标签: 健康 退休 轮椅 跳舞
  • 简介:医疗单位药房是药品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保证分零药品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院药房曾历经将原包装药品投放在大小一样的口玻璃瓶中按医师处方调配;保留原包装瓶按医师处方调配等方式,通过分析,后一种方式更科学。

  • 标签: 药房 玻璃磨口装置瓶 药品管理 药品有效期 “避光”药品 “遮光”药品
  • 简介:目的观察四汤滴丸对不同机能状态(正常、抑制及亢进)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正常小鼠、肠亢进小鼠、肠抑制小鼠口服灌胃给予四汤滴丸,测量小鼠小肠全长及半固体糊状物在小肠中的推进距离,计算小肠推进率。结果四汤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对正常小鼠的胃肠运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或P〈0.01),对肠抑制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对肠亢进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四汤滴丸对胃排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对肠道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同等剂量下与已上市的四汤口服液比较,上述作用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四磨汤滴丸 胃排空 胃肠运动 肠亢进 肠抑制 小肠推进率
  • 简介:目的探讨四汤对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8h开始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四汤口服液20ml,对照组给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排气时间平均提前15.66h。结论四汤具有促进腹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 标签: 四磨汤 腹部手术 肠道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膊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瓣成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Lasek治疗的24例(46眼)手术后1,4,7天,1,2,4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角膜上皮瓣观察。结果22例(44眼)角膜上皮瓣成活,视力恢复达术前最佳矫正水平,成活率占95.65%。未成活两例(2例)其中1例(1眼)为上皮瓣破裂,1例(1跟)为上皮瓣丢失,占未成活率4.4%。结论Lasek术后角膜上皮瓣成活与否,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决定了Lasek的临床疗效,其中术前麻醉剂使用不当,角膜瓣制作时阔过长,粗暴,使上皮瓣边缘不整.瓣破碎,对位不良。角膜瓣制作过大,术中术后患者不合作等是其主要原因。

  • 标签: Lased 准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瓣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玻璃结节诊断中应用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时间起始于2020.3,终止于2022.2,共计纳入82例样本,均行螺旋CT定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肺玻璃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34%)与病理结果相似(P

  • 标签: 螺旋CT 肺磨玻璃结节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玻璃结节诊断中应用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时间起始于2020.3,终止于2022.2,共计纳入82例样本,均行螺旋CT定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肺玻璃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34%)与病理结果相似(P

  • 标签: 螺旋CT 肺磨玻璃结节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四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宜川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FD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四汤口服液治疗,1-3岁一次3-5mL,一日3次,疗程2d;4-12岁一次10mL,一日3次,疗程3-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安慰剂形状、色泽、味道等与四汤口服液相同,服用周期、次数及剂量均与四汤口服液相同,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评价治疗效果以及检测血浆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前胃动素水平及血浆P物质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均升高,并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病例4例,发生率为6.67%;观察组发生1例,发生率为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汤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可能通过提升血浆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起作用。

  • 标签: 小儿 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磨汤口服液
  • 简介:目的:建立石菖蒲挥发油的萃取及包合工艺。方法:应用U5(53)均匀设计试验对影响萃取物得率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萃取工艺。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胶体法包合效果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90min。胶体法进行石菖蒲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参数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20min,加水量4倍。结论:筛选出的萃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能够提高萃取物得率;采用胶体法包合石菖蒲挥发油能够提高挥发油稳定性,有较高的挥发油利用率。

  • 标签: 石菖蒲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胶体磨法 β-环糊精 均匀设计 正交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毒蕈碱(M)受体及其亚型对四汤(SMD)诱发胃窦纵、环行肌收缩的差异性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单纯SMD组、阿托品(Atropine)+SMD组、加拉明(Gallamine)+SMD组、4-二苯乙酰氧基-N-甲基哌淀甲碘化物(4-DAMP)+SMD组及加拉明+4-DAMP+SMD组。制备胃窦纵、环行平滑肌条,分别采用累积量加入四汤,以及阿托品(10-6mol/L)、加拉明(10-6mol/L)、4-DAMP(0.4×10-6mol/L)、加拉明+4-DAMP孵育肌条后再累积加入四汤,记录平滑肌等长收缩活动,比较纵、环行肌收缩的差异性。结果四汤诱发胃窦纵、环行肌收缩活动增加,但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及选择性M2受体阻断剂加拉明对四汤诱发胃窦环行肌收缩活动的抑制明显强于纵行肌(P〈0.05),选择性M3受体阻断剂4-DAMP及加拉明+4-DAMP对四汤诱发胃窦纵行肌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环行肌(P〈0.05)。结论M受体及其亚型参与了四汤对胃窦运动的调节,胃窦环行肌收缩更多的依赖于M受体及其M2亚型的激活,胃窦纵行肌收缩更多的依赖于M3受体亚型的激活。

  • 标签: 毒蕈碱受体 四磨汤 胃窦 平滑肌 收缩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采CT检查技术在玻璃样结节的肺微浸润性腺癌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18例GGNs手术患者,对比两组病灶的实性成分大小、形态、边缘、胸膜凹陷征等。结果:MIA组病灶实性成分显著小于IAC组,在性质、形态、边界、分叶征、空泡以及毛刺征发生率方面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在胸膜凹陷征方面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间不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CT通过多角度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检查,最终确定患者的病症,可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患者的诊断与鉴别,并实施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 标签: 磨玻璃样结节 肺微浸润性腺癌 CT检查技术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CT影像技术在肺微浸润性腺癌及肺浸润腺癌中的鉴别价值做深入分析探讨。方法:研究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开展,入选样本均为笔者所在院内胸外科就诊患者53例、68个结节CT体现为(GGNs)患者作为研究依据,结合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划分为:⒈肺浸润腺癌组

  • 标签: CT影像 磨玻璃样结节 肺微浸润性腺癌 肺浸润腺癌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CT影像技术在肺微浸润性腺癌及肺浸润腺癌中的鉴别价值做深入分析探讨。方法:研究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开展,入选样本均为笔者所在院内胸外科就诊患者53例、68个结节CT体现为(GGNs)患者作为研究依据,结合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划分为:⒈肺浸润腺癌组

  • 标签: CT影像 磨玻璃样结节 肺微浸润性腺癌 肺浸润腺癌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