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苄基巴马汀(BTHP)和氧胺对豚鼠心室肌细胞上延迟整流钾电流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延迟整流钾电流(Ik)。结果氧胺50μmol·L-1在37℃时可以分别使IK和IK,tial从(124±18)pApF-1和(42±05)pApF-1上升至(205±07)pApF-1和(72±06)pApF-1。若事先氧胺50μmol·L-1后,再加入BTHP30μmol·L-1可使BTHP阻滞IK和IK,tial百分率分别从单独使用BTHP时的375%±60%和359±55%上升到629%±43%和611%±37%。结论苄基巴马汀可以逆转氧胺对豚鼠心室肌细胞上IK的增加作用。

  • 标签: 苄基四氢巴马汀 甲氧胺 延迟整流钾电流 膜片钳 心肌细胞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中的生物素(biotin)、叶酸(folicacid)及对羟基苯甲酸酯(methyl-p-hydroxybenzoat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uritexC18(250mm×4.6mm,5um);以3.5mmol·L^-1磷酸二钾溶液(用磷酸调到pH3.0)乙腈(9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45℃。结果生物素(biotin)、叶酸(folicacid)及对羟基苯甲酸酯检测限分别为:0.5、0.2、0.2ng,线性范围分别为0.25-25.14ug·mL^-1,1.56-156.16ug·mL^-1,4.34-433.76ug·mL^-1平均回收率都在99.35%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HPLC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 生物素 叶酸 羟基苯甲酸甲酯 生理功能
  • 简介:为寻找抗HIV化合物,们以D-核糖为原料,经甲基化、硅烷基化、还原裂解反应制得重要中间体1-脱氧核糖(5),再通过形成环状亚砜化合物,与NaN3发生反应后,经过还原、缩合、环合、氨化、脱保护基反应制得异脱氧腺嘌呤核苷(1),各步反应收率均超过70%。其抗HIV活性测定尚在进行中。

  • 标签: 核苷 异脱氧腺嘌呤核苷 抗病毒化合物 合成
  • 简介:目的观察莫达非尼对1-甲基-4苯基-1,2,3,6-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4d制备PD模型,与MPTP同时给予莫达非尼(ip,50or100mg@kg-1@d-1)4天后,再连续给莫达非尼10天.观测莫达非尼对小鼠的自发活动,震颤潜伏期、维持期和震颤评分及爬杆时间的影响,及对纹状体和黑质的酩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尼氏体的影响.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莫达非尼(50和100mg@kg-1)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减少了自发活动、震颤和爬杆的行为缺陷(P<0.05和P<0.01,n=10),阻止了MPTP造成的TH和尼氏体数量的减少(P<0.05,n=10),及纹状体中DA,NA和5-HT含量的降低(P<0.05,n=10).结论在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中,莫达非尼可改善MPMPTP引起的帕金森病行为缺陷,且对单胺能神经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莫达非尼 神经保护作用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 简介:目的探讨双软肝片抗肝纤维化与襞微循环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微循环彩色电脑测量系统,观察经双软肝片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襞微循环改变情况,用田氏襞微循环定量评分法进行微循环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双软肝片治疗后,随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逐渐改善,镜下观察患者襞微循环的管襻数明显增加、血管畸形减少、血流明显加速,其襞微循环积分发生了根本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双软肝片有显著的改善肝脏微循环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双甲软肝片 甲襞微循环 肝纤维化
  • 简介:患者,女,17岁,体重49kg。因“右腿红肿疼痛”于1999年1月25日入院。经确诊,为“右胫骨上端骨肉瘤”。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室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红细胞4.17×10~(12)/L,血小板159×10~9/L.,ALT9U/L,AST22U/L,肝肾功能正常,遂决定执行化疗方案。经水化碱化后,于1999年2月1日给予患者静滴氨蝶呤12g,滴注时间4h,并于滴注完毕后6h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甲酸叶酸钙15mp进行解救,每6hi次,共12次。二月6日,患者唇及口腔有少许溃

  • 标签: 甲氨蝶呤 化学治疗 用药剂量 骨肉瘤 药物不良反应 死亡
  • 简介:日本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共报告氨蝶呤(methotrexate,RHEUMATREX)严重不良事件831例,其中134份报道的内容是致命的不良事件,包括:间质性肺炎和骨髓抑制。日本约有10万人正在服用氨蝶呤。制造商惠氏制药公司告诫患者及公众:氨蝶呤与“危及生命”、“有时极为严重”的不良事件有关联,要求慎用。

  • 标签: 甲氨蝶呤 事件 致命 惠氏制药公司 2004年 1999年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鼻咽癌伴左颈部转移,于2000年5月6日为进行化疗在我院作颞浅动脉置管术.术前检查无特殊,患者入手术室时神清合作.术前测R18次·min-1,113/83mmHg,HR85次·min-1,Sp0296%.常规消毒,铺巾,予1%利多卡因10ml局部浸润麻醉,将硬膜外导管置入颞浅动脉,深10cm,经导管将1ml亚蓝注入动脉,左侧面部、舌、上下唇即刻染成蓝色.

  • 标签: 亚甲蓝 严重不良反应 氧化还原剂 静脉注射 注药速度
  • 简介:硫酸氯吡格雷片(PLAVIX,波立维),化学结构为甲基(+)-(S)-α(2-氯苯基)-6,7-二噻吩[3,2-c]吡啶-5(4H)-乙酸酯硫酸盐(1:1),是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是通过直接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受体结合以及继发ADP(二磷酸腺苷)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活化而起作用的.

  • 标签: 受体拮抗剂 吡格雷 拮抗剂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