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患者和非糖尿患者在常见口腔疾病上的异同,指导糖尿患者的口腔疾病诊治。方法:分别对糖尿口腔疾病患者114例和非糖尿口腔疾病患者120例的牙周炎、龋、牙缺失和口腔黏膜炎等口腔疾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糖尿患者牙周炎、龋、牙缺失和口腔黏膜炎等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患者。结论:糖尿患者的口腔疾病患病率很高,为了降低其患病率,要加强糖尿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 标签: 糖尿病 非糖尿病 牙周炎 龋齿 牙缺失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柯大夫:我去年查出患有糖尿,血糖控制不错,但医生说平时除了监测血糖以外,还要定期(如半年)查一下胆固醇。请问这是为什么?如何预防高胆固醇呢?

  • 标签: 高胆固醇 糖尿病 血糖控制 柯大夫
  • 简介:糖尿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是在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以及多种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联合作用在DN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导致肾脏纤维化,最终发展为DN。DN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预后差等特点,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针对性疗法,因此,各大药物公司都在糖尿肾病方面投入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发现了一些治疗DN的新型药物。本文将介绍一些处于临床研究中的新型DN药物。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衰竭 发病机制 新型药物
  • 简介:糖尿生活馆日益火热的今天,满足了顾客专业技能服务需求后,要想顾客反复进店,还需要“营销作业”的支持。营销靠嘴说是不行的,必须依市场形势打造自己的“工具”。吉林延边正道连锁药店采取了四项基于糖尿专业服务的营销手段,可谓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工具,收效显著。

  • 标签: 营销手段 糖尿病 专业基础 管理 服务需求 专业技能
  • 简介:为了比较高效他汀类药物与低效他汀类药物使用者的糖尿发生率,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对加拿大6个省和英国以及美国的两个国际数据库的人群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40岁,纳入了于1997~2011年间因主要心血管事件或手术入院治疗并开始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36966名。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主要心血管事件 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55例2型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55例非糖尿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变化,应用降压、调整血脂和血尿酸治疗,且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抗血小板等疗法,降低脑梗死疾病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效果
  • 简介:年逾七旬的尹奶奶,10年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合并高血压。1个月前开始出现眼睛疼痛,一天晚上,尹奶奶突然发现眼前如同有一层云雾,看什么都很模糊,继而双眼失明。经过全面检查,尹奶奶被确诊为糖尿青光眼,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尹奶奶想不明白,自己虽患糖尿多年,可视力一直不错,怎么会突然出现青光眼呢?

  • 标签: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青光眼 眼睛疼痛 双眼失明 手术治疗 确诊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在糖尿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ELISA法及OlympusAU640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hsCRP、VEGF及CysC水平。结果2型糖尿患者血清hsCRP、VEGF及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糖尿肾病组高于糖尿无肾病组,糖尿无肾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肾功能异常患者联合检测CysC、hs-CRP阳性率与各单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糖尿肾病患者血清hsCRP、VEGF及CysC水平显著下降。结论hsCRP、VEGF及CysC是糖尿早期肾损害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早期肾损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胱抑素C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糖尿患者合并肾周围炎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治疗肾周围炎选择抗生素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60例糖尿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肾周围炎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38例糖尿合并肾周围炎患者中,感染大肠埃希菌20例(52.6%),感染肺炎克雷伯菌7例(18.4%),铜绿假单胞菌4例(10.5%),变形杆菌3例(7.9%),肠球菌2例(5.3%),其他菌2例(5.3%).对药敏试验呈阳性的药物有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结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合并肾周围炎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达标有助于预防肾周感染,合并肾周感染的糖尿患者早期选用有效抗感染治疗及病原学检查并给予胰岛素控制,可增加治愈率.

  • 标签: 糖尿病 危险因素 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58例2型糖尿患者,其中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78例,非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180例,对二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有如下特点: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非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P〈0.01);②空腹C肽及餐后C肽水平明显低于非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P〈0.01);③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酮症或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患者血糖明显高于非酮症或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受损。

  • 标签: 2型糖尿病 酮症 酮症酸中毒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治疗糖尿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58例糖尿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ACEI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血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肾病患者采用ACEI类药物与ARB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显著。

  • 标签: ACEI类药物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糖尿病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T2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病程小于1年的新诊断T2DM患者合并恶性肿瘤40例(肿瘤均在诊断糖尿后检出)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糖尿病程、体重指数(BMI)及居住环境匹配的T2DM无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糖尿患者均未应用降糖调脂药物治疗。问卷调查糖尿家族史、饮酒、吸烟、饮茶等生活习惯,并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分析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结果(1)病例组中,男性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构成比最高,为47.5%(19/40);女性则以雌激素依赖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构成比最高,为40.0%(16/40)。(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恶性肿瘤与饮茶、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0.24,均P<0.05),与HbA1C、糖尿家族史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4,均P<0.05)。(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家族史、HbA1C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52,3.85,均P<0.05),饮茶、高胆固醇则是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79,0.86,均P<0.05)。结论高血糖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新诊断T2DM特别是伴有糖尿家族史患者,应加强消化道肿瘤(男性)、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女性)的筛查。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肿瘤 糖尿病家族史 危险因素
  • 简介:糖尿,通常分为2种——1型和2型,不过这只是通常情况下,因为事实上,糖尿还有第三种——孕产妇特有的妊娠糖尿,还有第四种——肝源性糖尿。为什么肝病会引起糖尿呢?因为肝脏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对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旦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肝源性糖尿为继发性糖尿,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临床上以餐后高血糖和糖耐量减退为特征。据报道,慢性肝病患者约50%~80%存在糖耐量减低,20%~30%最终发展成糖尿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胰岛素 口服药 继发性糖尿病 慢性肝病患者 禁用
  • 简介:2型糖尿已成为老年患者的主要慢性疾病,其致残、致死主要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症导致的慢性并发症。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高血糖是目前公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许多研究认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Hcy水平测定来了解Hcy水平与2型糖尿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症 颈动脉硬化 高血糖 心脑血管疾病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 简介:目的:研究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Iva)对糖尿(DM)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Ⅰ型糖尿大鼠模型,将5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组、DM组、Iva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卡维地洛)组。测血糖、体重、心脏重量和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同时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清中LDH、CK活性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经Iva治疗后LDH、CK活性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DM组心肌中MDA含量与NC组相比显著升高,Iva组MDA含量升高显著降低(P<0.05)。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心肌中CTGF表达显著升高(P<0.05),应用Iva干预治疗后,CTGF表达的升高显著被抑制(P<0.05)。结论Iva可显著升高糖尿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抑制CTGF表达升高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对糖尿大鼠心肌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伊伐布雷定 糖尿病 丙二醛 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合并妊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并观察2组产妇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糖及羊水过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合并妊娠起强化降糖作用,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冰黄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对糖尿足伤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某院Ⅰ~Ⅲ级糖尿足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30例溃疡创面采用冰黄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贴敷,对照组30例予西药纱布贴敷,观察两组糖尿足伤口的护理效果、血液流变学情况、下肢血管彩超情况、平均每处创面治疗费用及平均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更高,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血管闭塞情况明显改善,治疗费用低,愈合时间短(P<0.05)。结论使用冰黄凝胶联合银离子敷料贴敷护理糖尿足溃疡创面优于单纯西药创面护理,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 冰黄凝胶 银离子敷料 糖尿病足
  • 简介:目的:分析糖肾康颗粒对早期糖尿肾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肾病患者,将其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予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必要时予利尿剂和钙通道阻滞药以控制患者血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肾康颗粒,两组患者均治疗2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血流参数值和TG、Scr、BS、BUN值均有所改善,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肾血流参数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康颗粒可有效改善糖尿肾病患者机体血流阻滞情况,提高肾内血流量,用于糖尿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早期 糖尿病肾病 血流动力学 肾血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