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阶段,或者说是必经之路。肝硬化是各种肝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是不可逆的,而肝纤维化通过治疗是可逆的,所以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尤为重要。

  • 标签: 肝纤维化 防治 肝硬化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对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其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并使其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复方当归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比较两者的抑制率有无差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于肌成纤维细胞后不同时间的凋亡率。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对成纤维细胞与肌成纤维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肌成纤维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要强于成纤维细胞,体现了该药物对肌成纤维细胞具有一定的靶向作用。5~40mg·mL-1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于肌成纤维细胞细胞24、48、72h,其凋亡率可随时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及各浓度组之间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可靶向性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具有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可能性。

  • 标签: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复方当归注射液 细胞凋亡 肌成纤维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患儿共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一种理想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 肺泡灌洗术 肺不张
  • 简介:目的探索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为后续进行体内相关研究打好基础.方法:将知母皂苷B-Ⅱ与聚乳酸(PLLA)按照不同比例制成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LC-MS/MS检测方法对纤维膜理化性质表征、生物相容性、缓释性能等进行测试;采用CCK-8法检测载药纳米膜缓释药物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2%的知母皂苷B-Ⅱ浓度为最佳载药浓度;在制备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的过程中,静电纺丝技术能保持两种组分各自的化学特征及物理性质;知母皂苷B-Ⅱ对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两者相容性较好;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可有效释放知母皂苷B-Ⅱ,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在48h、72h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母皂苷B-Ⅱ纳米纤维膜通过缓释药物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

  • 标签: 纳米纤维膜 药物缓释 抗肿瘤 知母皂苷B-Ⅱ
  • 简介: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未加入TGF-β1或SalB);1μmol/LSalB组;10μmol/LSalB组;10ng/mLTGF-β1组;TGF-β1(10ng/mL)+1μmol/LSalB组;TGF-β1(10ng/mL)+10μmol/LSalB组。采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α-SMA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内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FibrousActin)重组及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率、α-SMA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胞内可见大量F-actin聚合形成的应力纤维(stressfiber)(P〈0.01);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加入SalB对细胞增殖、α-SMA表达、细胞形态和F-actin重组均未产生影响(P〉0.05);与单纯TGF-β1组比较,TGF-β1+SalB两组细胞增殖率、α-SM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发生形态改变的细胞减少,胞内F-actin聚合形成的stressfibers减少(P〈0.05),且10μmol/LSalB对TGF-β1抑制效应优于1μmol/LS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lB体外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向肌纤维母细胞分化。

  • 标签: 丹酚酸B 肺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增殖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