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Elafin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以及Elafin低、中、高剂量组。对Elafin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重组人Elafin进行治疗,然后取血液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组织损害较重,血清ALT和AST以及LDH水平明显升高(P〈0.001),肝组织中MPO和NO含量明显升高(P〈0.001);若手术前给予大鼠一定浓度的重组人Elafin,可使ALT,AST,LDH,MPO及NO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组人Elafin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重组人Elafin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髓过氧化物酶
  • 简介:自1986年Murry等[1]在犬心模型上证实预先给予几次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注(I/R)能提高心肌对随后长时间冠脉阻断所致损伤耐受力,并称此现象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P).在随后人们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多次短暂I/R不仅对心脏随后长期I/R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对肝脏及其它器官I/R损伤同样有保护作用.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腺苷、蛋白激酶C以及热休克蛋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脏缺血 预适应 再灌注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中国城市健康状况不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居民男性高发疾病中,脂肪肝居首位,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减肥 肝脏 城市居民 健康状况 脂肪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脂肪肝可以说已经发展成一种“职业病”,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追本溯源,之所以脂肪肝风行是因为随着“宅男”、“宅女”一族越来越多.上班族的日常生活习惯不合理所造成的。据相关数据统计,严重亚健康人群以及嗜酒或酗酒人群是脂肪肝的高危发病人群。而肝脏疾病的增多又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持续提升,据统计,目前有1100种化学药物存在肝损害的可能性,可以说很多药物都有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病。

  • 标签: 肝脏疾病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病 日常生活习惯 数据统计 发病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肝癌患者,通过不同的成像方法,分析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检测能力。结果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影像学结果各不相同,明显强化的高信号动脉相为富血供肿瘤的癌灶患者72例;缺乏血供型的肝癌患者18例,其中在动脉期轻度强化呈等信号的患者5例,无强化的13例。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在肝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肝脏MRI比肝脏增强CT在肝癌中的诊断正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43例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3年3月-2005年10月43例B超导向经皮肝脏穿刺术检查的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回顾性研究,来探讨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结果仅1例患者发生肝脏包膜下出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12例,转移性肝癌18例,肝脓肿5例,3例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B超导向下经皮肝脏穿刺术获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对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可对肝脓肿、肝脏恶性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它具有高安全性、高成功率、高阳性率及微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脏穿刺术 AFP 肝脏占位性病变
  • 简介:从病毒性肝炎时代到酒精性肝病时代,国人的肝脏一直备受威胁。病毒性肝炎时代的远去或许是科技进步可以带来的,酒精性肝病的抬头或衰落就与科技无关了。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肝脏 科技进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自适应融合各层特征图,解决了特征融合中图像空间信息冲突和特征金字塔中的不一致性问题;2)使用高效倒置瓶颈块降低模型复杂性,同时提升模型的有效性,解决EfficientDet模型的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参数效率低的问题,减少网络运行时间;3)使用多尺度块提升有效感受野,对病灶区域特征进一步关注,解决部分体积偏小的肝脏肿瘤病灶难以检测问题;4)使用先验框聚类和数据增强方法,从模型和数据两方面加强模型对肝脏肿瘤数据集的检测能力和泛化能力,解决肝脏肿瘤的形状大小不一及位置各异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多尺度自适应融合的肝脏肿瘤检测。

  • 标签: 高效倒置瓶颈块 多尺度块 多通路 特征融合 自适应加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促使超声造影诊断的可靠性得到提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患者,其中肝炎性假瘤15例,肝脓肿23例,肝结核1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炎性假瘤、肝脓肿以及肝结核病变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肝炎性假瘤、肝脓肿以及肝结核病变的常规超声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35/50)的低回声病变(45/50),病灶内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25/50)。23例肝脓肿由于病变阶段存在差异,导致超声造影表现也不一样,但14例肝脓肿周围肝实质出现动脉相一过性节段性强化;15例肝炎性假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型,但动脉相呈边界不清的稍高回声强化,占位感较差;12例肝结核病灶中央无强化,周边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超声造影变现差异较为明显,但是各种炎性病变均有一定的特征,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各时期的病理改变可凭此这些特征进行判断,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诊断可靠性的提高具有帮助。

  • 标签: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脓肿 肝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肝脏恐性肿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4例,依据惠者来院就诊时间均为两组。接受常规的护理22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2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和总计。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63.7%)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时间结果经检验后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及其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为溶剂对照组,170、500和1500mg/kg大黄素染毒组,大黄素蒸馏水混悬后连续经口给药16d,结束后次日取大鼠肝脏组织制作微粒体,分别采用CO还原差示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大鼠肝脏微粒体总CYP450水平,红霉素脱甲基酶(CYP3A)、氨基比啉-N-脱甲基酶,CYP1A、CYP2B和CYP2E1酶活性变化。结果大黄素连续经口给药16d,能够引起大鼠肝脏微粒体总CYP450显著升高、可轻度诱导CYP3A、CYP1A、CYP2E1和CYP2B酶,500mg/kg剂量组最明显。结论大黄素对大鼠肝脏中CYP3A、CYP1A、CYP2B和CYP2E1酶均有诱导作用。

  • 标签: 大黄素 细胞色素P450 红霉素脱甲基酶 氨基比啉-N-脱甲基酶 CYP1A CYP2B
  • 简介: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阿霉素抗癌复合物局部注射,阿霉素在体内的释放过程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在B超引导下向兔肝左叶内注入羟基磷灰石-阿霉素抗癌复合物。应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注射羟基磷灰石-阿霉素抗癌复合物后,阿霉素在组织及血浆中的浓度,并与无羟基磷灰石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此复合药物可在组织中维持有效治疗浓度1000ng·g^-15d左右,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注射后即时外周血浆浓度下降的1/2。结论该复合药物局部应用可提高及维持组织有效治疗浓度,减少毒副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羟基磷灰石 药物浓度 缓释剂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乙肝患者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 GE Healthcare LOGIQ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专用穿刺活检针,对 115例乙肝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结果 全部穿刺成功,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引导下乙肝患者经皮穿刺活检能获得病情分级、分期等情况,有利于指导治疗。

  • 标签: [ ]超声引导穿刺 慢性乙肝患者 穿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