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护士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的8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抽取到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设置详细的、有目的性的问卷对护士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进行评分,并对工作中自我表现满意度进行评分,填写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度,统计分析,得出有效的、具有代表性的结论。结果:五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工作倦怠仅仅是五个关系中的一个环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工作倦怠,最终影响的都是护士的心理健康。结论:工作倦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护士生活压力、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之前起着桥梁的作用。

  • 标签: 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工作倦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在早期压力性损伤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02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不良事件中病人压力性损伤前后Mb、CK、LDH、CK-MB、Alb值的变化,比较5种血液生化指标在早期压力性损伤前后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Mb、CK、LDH、CK-MB在病人早期压力性损伤后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在发生压力性损伤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b、CK、LDH及CK-MB在早期压力性损伤中水平增高,Alb在早期压力性损伤中水平降低,对评估早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压力性损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ICU者80例,包含参照组、研究组,其护理模式分别是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每组患者各40例,本研究在2019年1月开始,在2020年12月结束。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更优,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合理情绪疗法对医院药剂科药师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药剂科药师为研究对象,每年随机选择32名为研究对象,2019年对药师进行常规心理干预,为对照组;2020年对药师进行合理情绪疗法,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药师的压力应对方式、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感。结果 观察组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压力的应对方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师 合理情绪疗法啊 应对方式 负面情绪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士压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标准对护士心理状况展开分析,抽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18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和常规状态下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疫情下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以及恐怖整体的总分相对高于常模状态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护士压力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压力性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应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压力性损伤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监测间隔时间的不同,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ICU行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至少48h的患者56例,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每6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对照组24例患者每4h间断控制套囊压力至30cmH2O。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ICU在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34.38%,但两组VAP的发生率及VAP的发生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在院时间为14.25±12.8d,对照组ICU在院时间为29.5±41.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套囊压力采用每6h间断监测,不会增加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插管 套囊压力监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医治后,对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探寻。方法:收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8例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39例患者实施单纯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归纳于研究①组;39例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方案医治,归纳于研究②组。对2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治疗前、治疗12w后尿垫试验排尿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2w后,研究②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92.31%,相比研究①组的66.67%而言,更高(P<0.05);治疗12w后,研究②组尿垫试验排尿评分(1.05±0.14)分,相比研究①组的(2.45±0.21)分而言,更低(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医治后,其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排尿功能。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 尿垫试验排尿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对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ICU危重症患者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前瞻性护理。对组间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实施前瞻性护理之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ICU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