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最大的普药制剂生产基地之一,最主要的非专利药物供应商之一……身处众多光环之下的石药集团中药业在近年来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战略,试图寻找到一条搭建在原料药基础上发展制剂、保健品品牌的道路.在这其中,果维康是一个出色的案例.作为国内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的维生素C生产企业,三瓶可口可乐中就有一瓶是用的石药集团的原料.原料药的巨大优势让中药业果维康的战略聚焦在产品品质上,高品质使得产品自身在市场上产生了叠加的传播效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连锁药店认可.

  • 标签: 中诺 品质王 石药中
  • 简介:患者男,45岁。2004年9月因嗜睡经门诊化验血脂:总胆固醇7.85mmol/L,甘油三脂8.63mmol/L,确诊为高脂血症。随后单独服用非贝特胶囊(力平之)200mg/次,1次/d口服。3周后,患者出现阳痿症状,并且有轻微的头痛、眩晕、腹泻及疲乏症状。患者在服用该药期间并未服用其他药物,且无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所以认为是非贝特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经男性科诊治测定性激素水平,睾酮为8.3nmol/L,低于正常值,立即停药,60d后开始逐渐好转,半年后完全恢复正常。

  • 标签: 非诺贝特胶囊 阳痿 疲乏症状 mol/L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 简介:针对衰老,全球科学家做过无数研究.2009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一组对衰老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该奖得主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教授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根据其研究成果,总结了7个长寿秘诀.布莱克本解释,处于人体DNA末端的端粒长短,可直接反映生命的长度.当端粒缩短时,身体细胞就会老化,进而影响寿命.

  • 标签: 长寿秘诀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端粒缩短 2009年 加利福尼亚 科学家
  • 简介: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部分,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广泛重视。第68届ADA大会上,进行了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的专题发言,并探讨了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价值,也有多篇报道公布了对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时相门冬氦酸胰岛素30(和锐30)疗效和安全性的最新研究结果。这些临床研究拓展了对胰岛素治疗方案的认识,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双时相门冬氨酸胰岛素30 用法 用量
  • 简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1年2月23日批准了首个初步检测罗病毒的试纸——Ridascreen第三代罗病毒EIA试纸。该试纸为检测罗病毒提供方便,可以起到早期预防和有效控制病毒传播的作用。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该试纸敏感度不够,只能在大量人群同时发生已知途径的病毒感染时(如共同饮食导致的胃肠炎暴发流行)使用,而不能用于单个病人的诊断。

  • 标签: 诺罗病毒 FDA批准 试纸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病毒传播 早期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重视非贝特胶囊在调脂治疗过程中的罕见并发症。方法:以我院诊治的1例高胆固醇患者服用非贝特后出现脱发症状为观察对象,复习非贝特调脂原理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学习。结果:非贝特药品说明书有脱发一项罕见并发症,搜索文献未查见相关病案报道。患者有明确高胆固醇病史及服用贝贝特胶囊用药史,服药后3月出现局部斑秃、脱发明显,停药后脱发区域有毛发再生迹象。结论:非贝特有导致脱发的罕见并发症,针对大众人群外貌美观需求应重视。

  • 标签:   非诺贝特胶囊  高胆固醇  脱发
  • 简介:光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酮类抗茵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效好的疗效但却均有强的光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光毒性,特别是氟喹酮类药物光毒性的研究概况。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药物 抗生素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喹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某院 350例使用喹酮类药物进行消炎抗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用药的合理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喹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患者用药期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 6.9%,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 10.3%。结论:喹酮类药物是一种光谱抗菌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消炎抗菌效果,但患者在临床应用该药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等,再进行合理用药,以提升对该药物的使用效率,加快对病症的治疗。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新的HPLC流动相分析方法,使米环素与甲基米环素达到有效的分离,测定准确的米环素含量.方法:流动相为醋酸铵缓冲溶液(pH6.55):乙腈:甲醇=830:185:5,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米环素与甲基米环素的分离度大于2.3,线性范围在0.2mg/ml~2mg/ml,r=0.9999;回收率为99.22%,95%可信限范围为99.22±0.52%(n=9),RSD=1.14%.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流动相分析 含量测定
  • 简介:氟喹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临床效果较好,但目前氟喹酮类药物的耐药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临床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督和管理,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
  • 简介:患者男,49岁。主因咽痛、发热1月余,头晕及鼻衄10d,于2006年3月3日收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发热,后开始口服复方新明每次2片,1次/6h,共140片。服药20d后咽痛,发热好转。10d前出现乏力,头晕,伴鼻衄,量不多。患者停用了复方新明,仍感上述症状持续加重。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贫血貌,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口腔黏膜,牙龈及舌尖3处溃疡,大小约3mmx3mm,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坦,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3.0×10^9/L,Hb97g/L,PLT43×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仉5%。骨髓象:骨髓增生重度减低,骨髓有核细胞可见颗粒,胞浆胞核空泡变性明显,粒系比例偏高,粒系巨幼样变,红系比例明显减低,片尾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

  • 标签: 口服复方新诺明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网织红细胞计数 骨髓有核细胞 入院查体 药物过敏史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氟喹酮类药物的机理。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测定5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初步筛选出耐环丙沙星菌株。试管稀释法测定耐环丙沙星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此23株菌GyrA的基因(gyrA)进行PCR扩增和基因序列的分析比较。结果:23株耐环丙沙星肺炎克雷伯菌中,20株存在gyrA变异:Ser83(TCC)→Phe(TTC)、Tyr(TAC),Asp87(GAC)→Asn(AAC)、Ala(GCC)。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酮类药物耐药机理主要与药物作用靶位gyrA基因的突变有关,并且gyrA基因突变位点越多其耐药程度越高。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氟喹诺酮类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完善《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依沙星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依沙星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含高有机相流动相的洗脱步骤,使依沙星中低极性的有光毒性的杂质可以检测出来。结果:检测的样品中从依沙星原料、片剂、胶囊剂到滴眼剂均含有低极性杂质。结论:方法简便易行,是在2005年版药典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基础上的延续,优于梯度洗脱方法。

  • 标签: 依诺沙星 有关物质 低极性杂质
  • 简介:患者,女,28岁。1995年10月2日顺产一男婴,产后乳汁分泌正常。1996年3月8日因腹痛、腹泻来诊。患者自诉6小时前无明显原因脐周阵发性疼痛,稀水样便3次,不带脓血;无发热呕吐。查体:精神不振,无脱水征;双肺、心脏未见异常;腹平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亢进。血压15/11kPa。大便常规:黄色稀水样;镜检WBC(+),

  • 标签: 硫酸小诺霉素 回乳 乳汁分泌 脐周 热呕 莱西市
  • 简介:自20世纪中叶发现第一个喹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目前该类药物已发展至第四代,以氟喹酮类为代表,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其市场占有率仅次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广泛使用,耐药问题频现,同时也发现部分氟喹酮类药物具有心脏毒性、肝脏毒性和光毒性等不良反应,致其应用受限。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问题 肝脏毒性 萘啶酸 光毒性 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