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在大鼠肾系膜细胞及整体大鼠上观察卞达赖氨酸(bendazaclysine,BDL)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防治作用。方法:大鼠肾系膜细胞分别在3种浓度的BDL中培养36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S期百分率;RT-PCR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mR-NA水平;放免法测定细胞内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含量;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3种剂量的BDL8周后,亲和层析法测定大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结果:高糖和H2O2可使S期细胞百分数大幅度降低,TGF-β1mRNA相对含量、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低中高3个浓度的BDL皆可使S期细胞比例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使TGF-β1mRNA相对含量、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的BDL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并明显改善其生理和精神状态。结论:BDL升高大鼠肾系膜细胞的S期百分数,降低TGF-β1mRNA、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水平的作用与DN密切相关,是潜在的DN防治药物。

  • 标签: 卞达赖氨酸 糖尿病性肾病变 肾系膜细胞 大鼠
  • 简介:目的测定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50:50)。结果苄达赖氨酸对照品在25~250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223X+538.78,相关系数为R^2=0.9993。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作苄达赖氨酸及其滴眼液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苄达赖氨酸滴眼液 稳定性 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