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分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分娩疼痛发生率、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及分娩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妊高征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顺产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分娩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标,同时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期妊高征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环扎术治疗后妊娠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78例进行宫颈环扎术治疗的妊娠患者,均伴有便秘症状,针对其便秘的原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78例患者均成功保胎,妊娠超过34周。妊娠34周后,全部患者便秘的症状得以缓解,治疗及护理期间无任何便秘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宫颈环扎术后患者便秘的原因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确保患者顺利、安全的度过妊娠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妊娠期 便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鼻息肉行鼻内镜治疗的围手术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鼻息肉行内镜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围手术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对实施围手术护理的30例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3.3%,患者满意度较以往有所提高。结论对鼻息肉行鼻内镜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临床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鼻息肉 鼻内镜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予以围生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围生护理可有效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围生期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护理效果。方法5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低血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低血糖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护理对患者血糖稳定和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重要,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59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恢复认知行为为主的护理干预工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治疗组SCL-90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恢复认知行为为主的和护理干预方式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社会认知能力,帮助其尽早回归社会,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护理干预
  • 简介: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所承受的体内外因素导致的各种膝关节病损日益增多,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等。针对膝关节的各种疾病与损伤,临床上开展了各类相应的手术进行治疗,如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及各种关节镜手术等。与此同时,关于膝关节手术的术中及术后镇痛也越来越引起骨科及麻醉医生的关注。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围手术期 ARTHROPLASTY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半月板损伤 镇痛效果
  • 简介: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在2007年由德国医生Schlitt首先实施的新术式,该术式主要针对的是巨大肝脏肿瘤和肝脏多发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余肝体积不足的病例而设计的[1]。手术分2次进行,首次完成左右半肝的离断,将拟切除的肝脏门静脉系统完全解剖阻断,同时保留该部分肝脏的动脉以及静脉系统,从而达到保留肝脏的再生目的,在保留肝脏再生、

  • 标签: 静脉结扎 肝切除术 肾功能不全 围手术期 静脉系统 德国医生
  • 简介:目的:选择健康人为受试者,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考察人体对试验药物的初步耐受性和安全性,为制定蝉花菌丝体粉胶囊Ⅱ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方法:依据动物实验结果推算初始及最大剂量,从安全的初始剂量开始,顺序开展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和累积性耐受性试验。试验共纳入46例受试者,其中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34例,6个剂量组分别为3、6、12、18、24、30粒(330mg/粒);累积性(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12例,2个剂量组,分别为8粒/次和10粒/次。每天3次,连续给药7d。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理化检查指标等,采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6例受试者共有6人发生6例次不良事件,其中2例次判断与试验药物的关系为不可能,4例次判断与试验药物的关系为可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大便隐血弱阳性、尿红细胞相位差(MDI)红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尿常规红细胞计数轻度升高、面颊部红色丘疹。结论:蝉花菌丝体粉胶囊单次给药最大耐受剂量是30粒/天;多次给药为每次10粒,一天3次。推荐Ⅱ临床试验的安全剂量范围为每天24~30粒,建议在Ⅱ、Ⅲ临床试验中注意对不良反应的观察。

  • 标签: 蝉花菌丝体粉胶囊 Ⅰ期临床试验 耐受性 蝉花菌丝体粉胶囊 Ⅰ期临床试验 耐受性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妊娠及围产期的治疗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评估2例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患者危险度分层,在妊娠及围产期分别给予个体化治疗。结果1例高危患者妊娠全程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干扰素α-2b治疗,另1例低危患者妊娠全程给予阿司匹林及干扰素α-2b治疗;2例患者均安全娩出胎儿,产后12小时应用低分子肝素至围产期结束。结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妊娠及围产期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需在血液科和产科医生的合作下,根据患者危险度分层给予全程个体化治疗、合理用药。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妊娠期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观察羟考酮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的病例选自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子宫次切术,肌瘤核除或卵巢瘤切除手术患者,所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尼组两组,每组30例。羟考酮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5min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0.05mg/kg,芬太尼组给药剂量为1.5μg/kg。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停药手术结束前5min静脉注射0.05mg/kg的羟考酮不会增加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而且对患者身体各个系统的恢复没有显著的影响。两组患者术后6h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论1手术结束前5min静脉注射0.05mg/kg羟考酮或1.5μg/kg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镇痛作用。2羟考酮组与芬太尼组患者比较,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羟考酮组比芬太尼组明显缩短。3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地羟考酮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因此,羟考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的应用要优于芬太尼。

  • 标签: 羟考酮 妇科腹腔镜手术 全麻 苏醒期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进行干预所起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7-12月未经临床药师干预使用抗菌药物的100份出院病人病历作为非干预组,再分别随机抽取2012年7-12月和2013年7-12月经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抗菌药物的100份出院病人病历作为干预组,对围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药师干预后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在围手术病人的用药适应证、抗菌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术前给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合理化干预,使本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更加趋于规范。临床药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病人用药安全和降低医药费用等方面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围手术期 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大鼠脊髓挫伤急性氧化损伤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连有PinPointTM精密接触传感器的BenchmarkTM立体定位颅脑撞击器制备脊髓挫伤大鼠模型。伤后30min,治疗组皮下注射MTX(0.5mg/kg,按体质量计),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6、12、24、48、72h进行动物采血和组织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的含量以及损伤组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oxidationproteinproducts,AOPP)和蛋白羰基(proteincarbonyl)的含量。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血浆中3-NT的含量以及组织中AOPP和蛋白羰基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2~72h,治疗组血浆中3-N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72h,治疗组组织中AOP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术后各时间点损伤组织中蛋白羰基的含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X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与减少氧化损伤相关蛋白的形成有关。

  • 标签: 甲氨蝶呤 脊髓挫伤 急性期 3-硝基酪氨酸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蛋白羰基
  • 简介:本研究评估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某大医院甲状腺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自2004年至2012年,随机抽取每年的7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病历,评价干预前后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从2004年到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一直是100%。实施干预后,2011年使用率降到45.7%,2012年降到2.9%。2010年之前的AUD一直大于38,2012年迅速下降到1。每100个手术的DDDs由干预前的143降至3。2010年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为350.65元,2012年降至18.51元。干预前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没有区别。结果表明,临床药师的干预和专项整治的实施能改善围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临床药师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 DDDS AUD
  • 简介:FDA为贯彻实施"妊娠和哺乳规则(PLLR)",于2014年12月发布了供企业用的"人用处方药和生物制品说明书妊娠、哺乳和生殖潜能的内容和形式"指导原则;而我国目前尚无相应的指导原则。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以期对我国处方药说明书涉及到这3个小项的撰写和监管有所帮助,也对我国完善相应法规和创建相应指导原则有益。

  • 标签: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处方药 说明书 妊娠和哺乳期用药 指导原则
  • 简介: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脉冲治疗活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3例活动期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采用前6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甲基强的松龙5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后6周改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甲基强的松龙25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计12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测定患者的临床活动性评分(CAS评分)及美国甲状腺协会Graves眼病的分级(NOSPECS),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3例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SPECS分级与C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4例及恶化0例,总有效率82.6%(19/23)。治疗过程中无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骨折、全身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脉冲治疗活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且不易复发,尤其对病程短、病情较重的活动患者效果甚佳。

  • 标签: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甲基强的松龙 脉冲治疗
  • 简介:目的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现随机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效果良好,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效果评价是其价值的最好体现,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患者,女性,27岁,因"孕26周,发现血糖升高伴注射胰岛素后出现风团半月"入院。患者于孕24周时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常规产前检查时,查空腹手指血糖达7.1mmol/L,当时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示空腹血糖6.7mmol/L,1h血糖11.3mmol/L,2h血糖10.2mmol/L,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后,给予"诺和灵30R早8U,晚6U餐前15min皮下注射"治疗。注射后第2天(d2)腹部注射部位皮肤即出现风团,色红,直径0.5~1cm,伴有瘙痒,风团1~2d后自行消退,更换注射部位至上臂后仍出现风团,考虑"胰岛素过敏"。先后换用优泌乐25/75、诺和锐30、诺和锐、优泌乐及诺和灵R皮下注射后均在注射部位皮肤出现局部瘙痒性风团,其中诺和灵R反应稍轻,风团颜色浅,直径稍小。既往有"金属、啤酒"过敏史,主要表现为金属拉链接触皮肤后出现红色丘疹,饮啤酒后全身瘙痒性风团,其母亲有糖尿病史。孕前体重指数(BMI)25.6,入院时BMI27.5。体格检查:脉搏86次/min,血压100/6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及双上臂皮肤可见数个直径约1cm风团。入院后查血清总IgE186kU/L;生化常规示:空腹血糖7.97mmol/L,总胆固醇5.88mmol/L,三酰甘油2.30mmol/L。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泵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药物热中的作用及药学监护点。方法对我院发生的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药物热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考虑到该患者高热原因不能用感染、吸收热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原因解释,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5天后患者未再出现发热。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热的治疗,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防止误诊、误治,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头孢哌酮 / 舒巴坦 药物热 骨科 围术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