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王某,男,38岁。某年5月10日15时20分许,醉酒后与人发生争吵,被人拉开后回家睡于床上,当晚22时许家人未叫醒,认为醉酒未在意,次日晨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救治无效,于同年5月12日2时40分死亡。病历摘要李某于某年5月11日8时50分入院。入院时深度昏迷,血压22.7/14.1kPa(170/100mmHg),头颅无畸形,未及明显骨折征,下颌部青紫,肿胀,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光反应消失。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右膝部、腹股沟部皮下淤血,右侧肢体有不自主活动,左侧肢体无自主活动。头CT报告右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放射冠区、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脑梗塞 损伤 疾病
  • 作者: 王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王莉由于肠道组织内存在大量气体,并且与组织密度之间关系密切,声能会因为肠道的气体而散射掉,由此会直接影响到超声医师对检查器官的成像结果,超声技术的发展,高频超声的应用可降低气体对检查部位的影响,腹部超声检查在胃肠道疾病中得以广泛应用,针对含有气体的器官疾病认识也更加深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肩难产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5月至 2016年 5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生产并出现肩难产情况的 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难产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有 1例发生产后出血, 1例发生轻度窒息;对照组产妇有 3例发生产后出血, 1例颅内出血, 4例轻度窒息, 1例重度窒息,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难产产妇的常规护理情况下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避免了产妇及胎儿的损伤,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讨论分析新产程标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及对产房工作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新产程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产妇5742例作为对照组,新产程实施后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产妇587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顺转剖宫产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顺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顺转剖宫产率,对新生儿短期无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但随着产程时间的延长,对产房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 标签: 新产程 临床应用 分娩方式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目的探讨导医导诊在门诊服务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门诊患者200例为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传统导医方式,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的行为规范评分为(97.25±0.55)分,健康教育评分为(98.55±0.35)分,安全管理评分为(99.10±0.60)分,分诊质量评分为(99.60±0.25)分,导诊质量评分为(98.65±0.55)分,安全支助转运评分为(99.50±0.5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预检分诊满意度为94.00%,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为97.00%,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为97.00%,工作人员仪表举止为98.00%,主动服务意识为96.00%,健康宣教情况为95.00%,门诊工作流程情况为97.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导医导诊 门诊服务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的精准质量评价方法。方法: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 76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工作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制作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含量 。结果:仪器精密度、线性关系与线性范围考察、重复性试验、准确度试验测试结果均能满足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的精准质量评价方法。

  • 标签: 茶叶 茶多酚 紫外分光光度法 方法确认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选择为2016年1月~2018年2月,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500例新生儿设定为对照组,而2017年2月~2018年2月的500例新生儿则为观察组。结果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后,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在两组窒息新生儿资料方面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课余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复苏流程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500张中药处方单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中药处方单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500张处方单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有60张,包括用量差错、重复用药、配伍不当等,导致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到位、患者自行变更用药等等。结论中药处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但也可能发生不良事件,要从发出处方的部门和患者两处着手,才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中药处方 不良事件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运动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的MHL明尼苏达生命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MHL评分和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影响
  • 简介: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6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230)、对照组(n=230)。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5.22%,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在服务满意度和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方面相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结论:实行PDCA循环法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均存在积极的影响,存在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PDCA 循环法 医院药事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6.5-2018.6 期间内收治的 150 名小儿肺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 75 例,使用一般护理方法)与观察组( 75 例,使用优质护理)结束护理后对患者身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有明显应用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孕产妇共有100例,按照孕产妇参与的自愿结果,将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50例孕产妇视为观察组,将未接受孕期营养指导的50例孕产妇视为对照组,分别监测两组的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与妊娠期并发症反应几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45例,早产2例,剖宫产3例,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40例,早产5例,剖宫产5例,观察组新生儿低体重5例,巨大儿0例,畸形1例,对照组新生儿低体重12例,巨大儿2例,畸形1例。观察组7例发生并发症反应,占比14%,对照组12例发生并发症反应,占比24%。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最终对孕产妇的各项护理评价结果较高,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有临床意义。

  • 标签: 产科门诊 孕期营养指导 方法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浅析在本科室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小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之间未成立静脉输液安全小组,对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分析,在2017年7月~2019年1月之间建立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小组,对比成立小组前后静脉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小组后,发生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的情况显著降低,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静脉输液治疗安全小组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输液安全 治疗安全小组 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门诊阴道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结合患者及其家属个人意愿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各组60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患者均实行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经对比可知,对照组瘙痒消失时间、白带复常时间、黏膜充血水肿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远远高于观察组二者差异对比较为明显,2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实行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消除各项临床症状,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臭氧 阴道塞药 阴道炎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受的76例急诊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抢救结果分析,观察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对于急诊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能提升抢救的成功几率,缩短抢救时间,应用到急诊护士的临床培训中,可行性高。

  • 标签: 急诊护士 急诊抢救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妇科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普通口头用药指导,观察组则给予由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用药认知和依从性;不良用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认知和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用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与效果肯定,可提升患者对用药的认知和提高依从性,减少不良用药事件,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 服务现状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0例耳鼻喉部手术患者开展本次研究,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5例。其中给予传统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良好,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耳鼻喉部手术患者 术后疼痛 康复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精细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进入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实行常规护理的60例急性胃炎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进入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实行精细护理路径的60例急性胃炎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时间、断食时间、健康知识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小于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33%及95.00%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小于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实行精细护理路径的效果良好,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精细护理路径 急性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地区在读大学生4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名,对照组学生不采取健康教育措施,试验组采取针对性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乙型肝炎的认知度评分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认知度评分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大学生 乙型肝炎防治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并评价袋鼠式护理方法在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化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结合袋鼠式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应用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为78.00%。并且实验组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袋鼠式护理方法,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方法 小儿急性肠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