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海拔3500~5000米的青藏高原冻土中,生长着一种名为“蝙蝠蛾”的幼虫,当它不幸被土壤中的一种名为“冬虫夏草菌”的真菌感染后,真菌便进入幼虫体内,以虫体的蛋白质作为自己的养分,促使菌丝在幼虫体内成长,而幼虫则成了尸体。这种头顶带着一截冬虫夏草菌子座的蝙蝠蛾幼虫尸体,就是冬虫夏草。

  • 标签: 冬虫夏草菌 药性 物种 虫体内 青藏高原 蝙蝠蛾
  • 简介:目的:比较2种方法在隐裂磨牙根管治疗中对牙体的保护效果。方法:对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但无牙折和牙周炎的172例患牙,分别采用正畸带环(85例)和复合树脂全冠(87例)对隐裂牙根管治疗前进行保护,并就患牙牙体保护成功率、牙龈刺激症状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正畸带环组和树脂全冠组在患牙牙体保护成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2组在牙龈刺激症状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树脂暂冠固定或正畸带环固定法是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保护隐裂牙理想的方法,复合树脂暂冠更有利于牙龈健康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牙隐裂 根管治疗 暂冠 正畸带环
  • 简介:目的观察细胞周期素G1(cyclinG1)在三乳腺癌和非三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探讨cyclinG1与三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0月间,沈阳军区总医院的78例女性乳腺癌手术切除组织及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结果判定.在这78例乳腺癌组织中随机选取22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抽提RNA,进行转录水平的分析实验.结果cyclin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cyclinG1高表达者总体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P〈0.05),cyclinG1高表达的三乳腺癌患者预后最差,乳腺癌中cyclinG1表达相对于总体生存率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cyclinG1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乳腺癌尤其是三乳腺癌潜在的预后判断指标.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细胞周期蛋白G1 CYCLIN G1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上皮粘蛋白(SBEM)基因在三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筛选出蛋白的保护性抗原表位.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BEMmRNA和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SYFPEITHI和ProPred-I表位预测数据库,预测乳腺癌中SBEM蛋白的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表位.结果SBEMmRNA在MDA-MB-231细胞中呈阳性表达,SBEM蛋白在MDA-MB-231细胞膜上呈高表达.对候选抗原表位进行筛选和分析,获得两条九肽作为SBEM的候选HLA-A*0201限制性抗原肽.结论SBEM基因在恶性程度较高的MDA-MB-231细胞中呈高表达,筛选出的SBEM蛋白保护性抗原表位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转移提供理想的干预靶点及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乳腺上皮粘蛋白 乳腺肿瘤 表位
  • 简介:子宫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特点。手术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经腹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是其经典的术式,但该术式有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淋巴结清扫不完全、术后易复发的缺点[1]。随着腹腔镜技术及式妇科手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式手术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且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 标签: 子宫恶性肿瘤 广泛切除术 子宫广泛切除 阴式手术 盆腔淋巴 妇科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对比三乳腺癌(TNB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NAC)中获得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循证医学提供更为确切的数据.方法检索PubMed和CochraneCollaborationLibrary数据库,纳入乳腺癌NAC中包含TNBC和HER-2阳性病例的文献,应用相对危险度(RR)对比TNBC和HER-2阳性两组患者获得的pCR率.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病例数量为1076,其中TNBC组获得28.2%的pCR率,HER-2阳性组为20.0%,两组RR为1.6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30-2.03,无明显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结论TNBC较HER-2阳性乳腺癌在NAC中获得更高pCR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化学疗法 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