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一起床就拥抱晨光,有助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但每天早上去户外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台湾《康健》杂志刊文建议,睡觉,把遮光窗帘拉开10厘米。

  • 标签: 睡觉前 窗帘 睡眠质量 杂志刊文 生物钟
  • 简介:摘要我国的医疗医疗技术水平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部分程度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特别是基层医院医疗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水平还停留在本科和专科的学历水平,所以所以加强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院医学教育管理还是很有必要的显得尤为重要。进行集成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医学教育,首先要了解基层医疗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医学教育的现状,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建议。不用不同的基层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有不同的人员,也有不同的专业情况,不同的基层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也是有不用不同的继续教育医学教育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整体提高基层医疗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诊疗水平,缩小不同级别医院的差距,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 标签: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基层医院 继续教育
  • 简介: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采购才会进一步提升对药品成本的分析、控制能力,为谈判增加筹码。

  • 标签: 采购 回归 专业知识 药品成本
  • 简介: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水平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转专业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趋势,并且众多高校都在放宽转专业政策。为完善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转专业政策,更好地为广大转专业学生服务,从学习、人际交往及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探讨转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转专业学生 适应情况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目的探究对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癌侧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经相关标准确诊的直肠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癌侧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癌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减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前侧切除术 应用
  • 作者: 张衍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奉新第二中医院张衍敬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髋部晚期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可达到减轻或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mith-Petersen入路切断股直肌的直头,Morre入路切断外旋肌群,虽显露充分、手术中损伤大,前者影响髋关节前侧稳定,后者影响髋关节后侧稳定,易导致髋关节前脱位及后脱位;Watson-Jones入路,对髋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术中显露髋关节困难;外侧前入路,只切断小部分臀中小肌肌腱及股外侧肌部分肌腱,关节稳定性破坏很小,不易引起术后脱位。此入路从髋关节外前方进入,髋关节后侧稳定,术后坐立时不易引起后脱位,此入路亦无重要血管神经,能较快地显露髋关节,向上分开小部分臀中小肌前缘及向前内侧剥离部分股外侧肌群后,显露髋关节广泛。由于此入路由髋关节外侧前方进入,创口术后易引流,不易形成血肿,对预防术后髋关节血肿继发感染起到重要作用。于2012年4月至2018年6月,行33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经随访疼痛缓解,下肢行走基本正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牛磺酸滴眼液中三种功效成分牛磺酸、氨基己酸、门冬氨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采用柱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柱,以0.05mol·L-1乙酸铵溶液-乙腈(850:150)为流动相A,以乙腈-水(500:50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60nm。结果:复方牛磺酸滴眼液中三种功效成分牛磺酸、氨基己酸、门冬氨酸可有效分离,门冬氨酸在0.0003~0.3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牛氨酸在0.002~2.03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氨基己酸在0.002~2.0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门冬氨酸、牛磺酸、氨基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RSD=2.3%,n=9)、97.8%(RSD=1.6%,n=9)、99.3%(RSD=1.9%,n=9)。测定样品5批,检测结果分别为门冬氨酸102.8%、103.1%、102.1%、102.4%、103.4%,牛磺酸102.1%、99.8%、102.6%、104.3%、103.1%,氨基己酸98.8%、99.4%、98.9%、104.2%、105.5%。结论:所建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牛磺酸滴眼液中三种功效成分牛磺酸、氨基己酸、门冬氨酸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复方牛磺酸滴眼液 牛磺酸 门冬氨酸 氨基己酸 柱前衍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抢救治疗中运用急救护理对护理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进行院抢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为45例。实验组运用急救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临床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挽救成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等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抢救效果方面相差不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抢救治疗中运用急救护理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令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

  • 标签: 急救护理 急性脑卒中 临床效果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福建省5所高职院校药学专业1000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在线学习情况,提出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在线课程建设及在线学习管理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者科学高效地建设和使用在线课程资源、进行在线教育提供依据和借鉴。

  • 标签: 高职 药学专业 在线学习 调查研究
  • 简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伴有明显的代谢改变。目前,国内的GDM发病率为14.7%~20.94%[1-3]。虽然大部分GDM孕妇糖代谢异常程度较轻,经过饮食及运动控制后血糖水平即可达到满意程度,但其发生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仍高于糖代谢正常的孕妇[3]。研究表明肥胖是GDM的高危因素之一,亦有文章报道妊娠肥胖及妊娠期体质量增加过多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4]。本研究通过对确诊为GDM并给予治疗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妊娠体质量指数(BMI)与围产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关系,为孕体质量管理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孕妇 体质量指数 围产结局 不良妊娠结局 糖代谢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个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院急诊护理,个性组患者则给予个性化院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反应、急救以及入院治疗时间。结果个性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等均要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急诊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出诊反应、急救以及入院等时间,节省治疗时间,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急诊护理;个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症主要是由于患者突然出现冠状动脉堵塞的情况,相应部位的血流无法进行正常的流动,进而导致心肌出现持久性的缺血缺氧的情况,导致患者的心肌出现死亡等情况,患者往往具有发病较急、疾病发展较快的特点,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1。本次研究就对该症患者在院急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详细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个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2.12±3.11)岁;个性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61.96±2.2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院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检查、相应的处理等。1.2.2个性组个性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院护理,详细内容如下。(1)及时出诊在急诊电话后,医院要迅速安排护理人员以及医生进行出诊,并通过电话告知患者或者家属,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平卧位,并且指导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要求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2)现场护理急诊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告知患者保持冷静和镇定,然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为患者打通经脉通路等,为患者之后的治疗打好基础,同时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监测,以免患者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针对患者的不良情况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3)心理护理该症患者发病后,一般会出现较为剧烈的胸部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躁不安等情况,使得患者的心理出现较大的负担,而不良的心理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疏导工作,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告知患者对治疗要有信心,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病历,协助患者树立信心。(4)转运护理急救结束后,应当安排患者进行转运工作,告知患者进行转运和医院治疗的必要性,向患者和家属阐述不转运治疗可能出现的情况,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经过家属和患者同意后,即可开始进行转运工作,转运的同时专人要告知医院患者目前的情况,要求医院做好相应的准备,保证患者在到达医院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对于情况较为危机的患者则要安排绿色通道,保证患者能够第一时间接受治疗。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进行记录,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个性组出诊反应时间为(50.13±3.96)s,常规组出诊反应时间为(99.45±32.78)s,t=8.181,p=0.000;个性组急救时间为(20.11±5.23)min,常规组急救时间为(35.96±6.33)min,t=10.573,p=0.000;个性组入院时间为(2.56±0.23)小时,常规组入院时间为(3.89±0.36)小时,t=17.052,p=0.000;个性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等均要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种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例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以及吸烟饮酒等,而临床中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急诊护理和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2。个性化护理是临床医疗和护理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方式,该种护理方式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首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了解,之后再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保证的所有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个性化护理进行院急诊护理的个性组患者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等数据均要好于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的常规组。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急诊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出诊反应、急救以及入院等时间,节省治疗时间,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吴琦亮.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7)101-102.2孙青玲.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5)148-149.

  • 标签:
  • 简介:药学专业是一门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人才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和指导合理用药的能力,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是药学专业的重要部分,因此药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目前药学专业实验室在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药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利用药学实验室的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关键词药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药学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使用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能力,还要掌握正确的生产工艺、科学的进行投料配料、控制生产各个环节,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学生的培养方面,离不开药学实验。在药学专业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要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一、药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现状(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高校的办学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实验教学仪器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的药学专业实验室,缺乏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有些实验室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因此在仪器设备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比较混乱。(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频率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药学专业实验室的很多仪器设备,尤其是一些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开放程度不高,因此未能实现资源共享,也就没有发挥出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作用。很多仪器设备都仅仅在某一实验教学环节中使用,其他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不利于仪器设备的保养1。(三)仪器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很多高校在对药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都普遍存在着重视对仪器设备的购置、忽视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现象,在资金的投入上不平衡,在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方面投入甚少、甚至是没有投入,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精密仪器设备,如果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不仅会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还会影响教学和科研的进度。(四)实验室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由于实验室的工作长期以来都不受到重视,因此很多高校教师都不愿意参与到试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造成了实验室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目前实验室的很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都无法满足实验室工作要求,只能够进行简单的药学实验,而无法胜任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因此严重影响了药学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二、药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对策(一)建立健全药学专业实验室管理制度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的学科专业发展情况和培养目标,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论证,确定实验项目和任务,并配备相关的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对实验教学用地、实验环境条件、实验经费来源、实验设备仪器等等进行确定2。除此之外,一定要建立健全药学专业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与保养维修制度,并实行奖惩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药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二)实现仪器设备的共享对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来说,尤其是一些大型精密的仪器,要想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就必须要实现仪器设备的共享,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网络化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高校领导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资源共享意识,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实现教学、科研等各类实验室的资源共享,从而为管理人员和广大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促进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3。(三)加强校企合作高校药学实验室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为高校药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共同建立合作实验室,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减少高校在仪器设备的投入,也能够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还能够充分的利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际的生产操作,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有偿服务,不但能够提高师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赢得一部分仪器设备管理维护资金4。(四)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素质药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高校要重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结合实际岗位,引进优秀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参与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来,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对实验教师的培训,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进修,一方面了解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另一方面提高实验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结束语总而言之,高校药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直接影响着药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因此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使用和管理至关重要,高校要重视这个问题,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探究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的优化措施,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参考文献1何小珍,雷小勇,贺冬秀等.药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的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2017,21(1)143-144,165.2张雅阁.药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的优化J.福建质量管理,2016,(3)3.3廉淑芹,杜丹,魏雅芹等.药学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现状的分析和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2016,(2)315-317.4李落萍.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日常维修工作C.//中国药学会药物检测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80-18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鉴别诊断、疗效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西区诊治的334例患者资料,其中SCLC134例,NSCLC和肺良性疾病(BLD)患者各100例。回顾性分析其化疗血清ProGRP、神经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及治疗过程中血清ProGRP水平变化,评估血清ProGRP在SCLC诊治中临床意义。结果(1)血清ProGRP和NSE在SCLC患者组均显著高于NSCLC组和肺良性疾病(BLD)组,P<0.05。(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ut-off值取185.25时,血清ProGRP对SCLC诊断敏感性74.6%,特异性100%。(3)血清ProGRP水平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无相关性。(4)化疗SCLC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血清ProG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6比1025ng·L^-1,P>0.05),治疗有效组血清ProGRP进行性下降,末次化疗后血清ProGRP与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8ng·L^-1,P<0.05)。治疗无效组血清ProGRP水平在化疗2周期后下降,随后上升。末次化疗后血清ProGRP水平与化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9.7ng·L^-1,P>0.05)。结论血清ProGRP水平对SCLC鉴别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SCLC患者治疗过程中ProGRP水平与治疗疗效呈负相关,对SCLC鉴别诊断和疗效预测的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诊断 疗效
  • 简介:临床药学部逐渐成为如今医疗卫生系统中很重要的学科交叉药学科室,而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培养对未来的科室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取消"以药养医"机制等的新一轮医改措施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机构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是临床药师进入临床一线、参与决策的契机。然而,我国现有临床药师数量严重不足,临床药师配备数量远低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的要求。

  • 标签: 临床药学 岗位胜任力 本科实习生:形成性评价
  • 简介:目的探究针对丙肝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9例丙肝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心理状况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心理状况评分大致是相同的,在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丙肝患者来说,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也会明显的好转,并且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丙肝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实际效果
  • 简介:为深入进行临床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针对北京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进行91人次的调研访谈,广泛收集反馈意见,并初步探索Pharm.D.培养的模式,为中国临床药学专业型博士的培养奠定基础。针对北京大学药学院培养的91名临床药师及学生进行了关于专业学位硕士及Pharm.D.培养模式的调研访谈,其中包括67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24名已工作的临床药师。调研访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培养模式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意见,结果主要分为4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考核评估及带教师资。被调查者针对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有效的反馈意见,利于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Pharm.D.培养的初步探索。

  • 标签: 临床药学 培养模式 PHARM D教育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治疗中增加健康教育的效果展开研究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纳入医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17例,其中458例患儿仅仅采用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剩下459例患儿采用健康教育护理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儿各指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小儿肺炎 健康教育 护理 康复
  • 简介: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患者接受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的因素。方法对2016年全市新发结核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计调查1155名肺结核患者,男性751(65.02%)例,女性404(34.98%)例。其中有376例接受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占(32.55%)。各年龄组接受健康教育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038,P<0.001),以40~60岁年龄组接受过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比例最低,为90(24.13%)例。随着患者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接受健康教育比例趋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病患者各种职业中,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健康教育比例最高为38(47.50%)例,其次为工人34(37.78%)例。健康教育接受形式以电视网络、医护人员宣教、公益宣传(结核病日)等为主。结论在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应侧重于老年群体、文化水平较低者、家庭收入低者、农民,并采用正确的宣教方式,从而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重视程度。

  • 标签: 肺结核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并对其血压情况、遵医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比较进行比较,其中研究组遵医嘱69例,所占比例为97.2%,对照组遵医嘱54例,所占比例为76.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后,给予科学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生活的质量。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预防保健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果对比方面,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临床上应该进一步进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高血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