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化合物YSY-01A是一种新合成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增殖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尤其是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仍不清楚。本实验旨在评价YSY-01A的抗肿瘤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的关系,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证实,YSY-01A能够显著抑制大肠腺癌细胞HT-29的增殖(P〈0.05),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进一步实验表明,YSY-01A能够把HT-29细胞阻滞在G2/M转换点上,显著地上调cyclinB1,Wee1,p-cdc2(Tyr15)及p53,p21,p27蛋白的表达(P〈0.05)。当YSY-01A浓度高于0.5μM时,HT-29会显示出典型的细胞毒症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本文用于机制研究的药物浓度均低于此值。总之,YSY-01A对HT-29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与G2/M转换点阻滞有关。

  • 标签: 蛋白酶体抑制剂 YSY-01A HT-29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高内涵筛选
  • 简介: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老年2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2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服氯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43例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72.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6%(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2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且可保护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氯沙坦 硝苯地平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肾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惠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泊的78例ARF患者,分析患者发病病因。将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根据常规内科治疗,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肾前性灿疆29例,占37.2%;肾性ARF37例,占47.4%;肾后性患者9例,占11.5%,另有3例患者发病原因不明。患者经治疗治愈为54例,好转12例,死亡11例。结论临床一般将ARF病因分为肾前性ARF、肾性ARF及肾后性ARF。如果患者发生ARF,应尽快明确病因,给予正确、及时韵治疗,以降低患者痛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病因 血液净化
  • 简介:蒙医药学对肾脏疾病有其独特认识及诊疗经验。临床上通常一日用多种复方制剂,分早、中、晚配合给药。旨在主攻病因的同时全面考虑各脏器功能关系与时节变换、个人体质及饮食起居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程度。目前,蒙医临床上用药习惯的科学内涵,几种复方同时应用的优越性及各种蒙药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等问题尚未解决。为逐步回答上述问题开展了此项研究。

  • 标签: 传统蒙药 肾功能保护作用 实验 复方制剂 蒙医药学 诊疗经验
  • 简介:本院在2011年4月27日至6月19日上报6例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540,规格:20mg.7片)致肝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报告,完整病历4例,现分述如下:1病例病例1李某,男,65岁,入院诊断:高血压3级,脂肪肝;4月17日查:低密度脂蛋白(LDL-C)2.76mmol.L^-1,血清ALT(谷丙转氨酶)14U.L^-1,

  • 标签: 辛伐他汀 肝功能异常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甘露醇对离体大鼠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甘露醇20mmol/L组,甘露醇40mmol/L组,甘露醇60mmol/L组,每组8只。连续记录用药后60min冠状动脉流量、心脏收缩期左室主动收缩压(leftventriculardeveloped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率与左室主动收缩压的乘积(RPP)、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pressure,LVED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甘露醇20mmol/L组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可逐渐升高LVDP、+dp/dtmax、RPP,60min时达最高。甘露醇40mmol/L升高LVDP,+dp/dtmax、RPP,30min左右达高峰后逐渐降低。甘露醇60mmol/L升高LVDP,+dp/dtmax、RPP,10min左右达高峰,随后衰减。高浓度甘露醇升高LVEDP,降低-dp/dtmax。结论:不同浓度甘露醇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高浓度甘露醇减弱左心室舒张功能

  • 标签: 甘露醇 离体心脏 灌流
  • 简介: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血脂、凝血状态的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为降低心血管风险,对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尤其是调节血脂的异常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观察组26例,运用多种护理干预方法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对照组24例,术后不予特殊治疗,让胃肠功能自然恢复。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排气时间为(47.6±13.7)h;对照组为(76.5±12.9)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护理干预,对促进术后排气效果明显,达到了快速康复的目的,还可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腹膜炎 术后排气
  • 简介:目的评估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并胃食管病(GRED)的临床特点。方法分为实验组:选取2004.7-2012.2年期间单纯慢性肾病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情况良好,血压及贫血控制基本正常,透析充分的患者154例;对照组:我院职工随机选取360例(经常规体检无基础疾病的)。采用胃食管反流诊断问卷(RDQ)及胃镜评估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特点。结果两则相比实验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食管炎发病率高(P〈0.05),症状突出(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病,同时症状明显,也是导致此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
  • 简介:目的:建立了胃溶丙烯酸树脂单体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分析了国内外产品并对国内产品的单体残留去除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对市售产品进行检测,色谱柱为WatersXBridge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pH2.0磷酸盐缓冲液(55∶45,v/v),流速为1.8mL.min-1,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30℃。采用重结晶对国内产品单体残留去除并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丁酯在高低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回收率为96.7%~103.2%,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去除后产品的单体残留显著降低,单因素考察确定活性炭用量为0.5%,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1h,处理pH为1.0,搅拌速率为1800r.min-1,聚合物溶剂比为1∶20(w/w),其去除效果较好。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胃溶丙烯酸树脂单体残留的检测,重结晶法对残留单体的去除简单有效。

  • 标签: 胃溶型丙烯酸树脂 单体残留 HPLC法 去除
  • 简介: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医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开展科研实践为培养手段,对研究医院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培养在医院人才培养、科研实践、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我院在创建研究医院的工作中,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使研究生培养工作和研究医院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互动作用。

  • 标签: 医院 综合 医院管理 教育 医学 研究生
  • 简介:本文使用PirkleSumichiralOA-2500手性柱,研究了正相和反相色谱直接分离阿折地平对映体的流动相条件。使用正相体系,阿折地平在正己烷–乙醇(90:10,v/v)流动相条件下获得了很好的分离(分离度Rs达到4.0),而使用推荐的流动相正己烷–乙醇(60:40,v/v),则可以在更短的13分钟内获得分离(分离度Rs为2.7)。使用反相的甲醇和含有0.05mol/L醋酸铵的甲醇做流动相,仅能获得部分分离。用同样的实验条件研究了氨氯地平和尼莫地平的拆分,并在正相条件下获得了部分分离。

  • 标签: 手性拆分 阿折地平 氨氯地平 尼莫地平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抗生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治疗的60例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60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差异以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0.15±3.23)天和(7.32±2.1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但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一旦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难度增大,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留意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并合理控制药物用量,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应立即停药,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 标签: 抗生素 肾功能不全 老年 头孢他啶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多项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22例晚期妊娠妇女与80例健康非孕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结果妊娠晚期妇女PT、APTT和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DD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凝血程度明显高于非孕对照组,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DIC。

  • 标签: 妊娠 凝血功能 D-二聚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简介:目的分析替代疗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实验组80例患者给予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优甲乐片(左甲状腺素钠片)行替代疗法,检查患者行替代疗法前后血脂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实验组行替代疗法前血脂及心肌酶谱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替代疗法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及心肌酶谱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有较大差异,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及心肌酶谱均异常,经过替代疗法治疗后血脂及心肌酶谱指标有变化。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替代疗法 血脂 心肌酶谱
  • 简介: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2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不低于10mmol/L],给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根据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为5.5mmol/L〈FBG〈7mmol/L,观察FBG、餐后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低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FBG、餐后2hFBG和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6.25%(5/80),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MI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糖尿病的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治疗2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 简介: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8月15日发布公告: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接受扁桃体和(或)腺体切除术的儿童应用可待因止痛,可引起严重的小良事件或死亡[1]。可待因是用于治疗轻、中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也町与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联合组成复方制剂用于咳嗽或上呼吸道感染。可待因口服后在肝脏被细胞色素P450亚酶2D6(CYP2D6)转化为吗啡,某些人群可因DNA变异而使该酶活性增加,促进可待因更快更彻底地转化为吗啡,而高浓度的吗啡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 标签: 腺体切除术 术后应用 可待因 扁桃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CW7213对自发性2糖尿病KKAy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胰岛素为阳性对照,给自发性2糖尿病KKAy小鼠皮下注射CW7213(20、60、120μg.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4周,分别于首次给药后0、1、2、3h及1、2、3、4周取血,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给药第3周,对小鼠给药15min后灌胃给予2.5g.kg-1葡萄糖,负荷0.5、1、2、3h后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末次给药1h后,测定小鼠空腹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浓度。结果:CW7213各剂量组在给药后不同时间段其小鼠空腹血糖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剂量相关性降低且有显著差异(P〈0.01,P〈0.05);CW7213连续给药4周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的血清胰岛素浓度显著增加,高、中剂量组的甘油三酯浓度下降(P〈0.01,P〈0.05),对血清总胆固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CW7213单次或连续给药对自发性2糖尿病KKAy小鼠有治疗作用。

  • 标签: CW7213 自发性2型糖尿病 KKAY小鼠 空腹血糖 血清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究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梗阻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80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影像造影证明多数由于直肠套叠或直肠前突造成,全部行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手术治疗,通过比较量化评分的方式对比手术前和手术后症状、疗效的不同。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0min,手术4天后经VAS评分平均为2.8分。手术后经过平均7个月的随访时间发现出口梗阻症状发生率与手术前明显下降,其中排便梗阻或排便困难发生率下降超过71%,差异性显著(P〈0.01)。比较量化评分,里急后重感与手术前相比下降83%,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对于出口梗阻便秘疾病的治疗痛苦少、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 标签: 出口梗阻型便秘 直肠脱垂 直肠前突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