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龙江特大边坡动态监测是龙江特大勘察内容之一,监测内容有深孔位移监测、深孔推力监测以及地下水位监测,监测点主要布置在边坡和崩滑区。通过1年多的监测,桥位两河岸边坡现状整体稳定,局部有小量位移,深部比浅部稳定,第四系及全风化~强风化岩体稳定性相对较差。

  • 标签: 高速公路 边坡 监测 特性分析
  • 简介:为摸清浑善达沙地近5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规律,以沙地内湖泊沉积为研究对象,根据浑善达沙地内白银库伦诺尔湖泊沉积物粒度、地球化学元素、有机质和CaCO3等环境变化代用指标的分析结果,结合210Pb和137Cs测年资料,恢复了包括小冰期和20世纪初升温期等气候事件在内的浑善达沙地近5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规律.A.D.1500~1600,浑善达沙地气候较干旱寒冷,植被生长受到抑制;A.D.1600~1760,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湖泊水位上升,为温和湿润-温和偏干气候,植被盖度增加;A.D.1760~1900,气候较温和湿润,后期气候干旱寒冷;A.D.1900,小冰期结束,气温回升,降水增加,但近现代以来,气候逐渐呈干旱化趋势.

  • 标签: 气候环境变化 湖泊沉积 小冰期 地气 浑善达克沙地 降水
  • 简介:“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灾区地表松动,使处于雨季的灾区面临山洪灾害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比历史上灾区和近邻地区已发生山洪灾害的历史状况,分析灾区山洪灾害的重点防范月份,绘制灾区山洪灾害高、次高、中、低易发区的分布位置,提出了不同风险区防范山洪灾害的应对措施,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警参考。

  • 标签: 地震 山洪灾害 风险图 应对措施 汶川
  • 简介: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市的"7·21"特大暴雨引起了社会的广范关注,北京通州区作为北京重点发展新城之一,在这次特大暴雨中也遭受了严重的灾害。通过分析通州区"7·21"特大暴雨灾害发生的原因,根据水土保持新法规,提出通州区城市建设从源头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城市雨水管网利用率,综合利用渣土资源、提高土石方利用率,减少地面硬化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及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提高城市建设雨洪利用率等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以期为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 标签: “7·21”特大暴雨 城市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法规 通州区
  • 简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气中PM2.5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逐步加剧,如何减轻PM2.5对人类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PM2.5的研究成果,总结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组成特性、来源分类,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对PM2.5的监测标准,并基于森林植被对PM2.5的调控作用,指出通过合理建设森林植被达到有效调控PM2.5、降低PM2.5对人类的危害的目的。

  • 标签: PM2 5 森林植被 监测标准 调控
  • 简介:在对察查尔县2000-2005年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谢高地等人研究得出的成果"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结合2000年、2005年全国和察查尔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价对察查尔县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5年,察查尔县耕地微量减少,其他农业用地都有较多增加;2005年察查尔县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达到565357.6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146920.6万元,增加了35.1%,说明农业土地利用是可持续的,结合实际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农业土地的永续利用。

  • 标签: 农业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察布查尔县 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