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新疆小流域治理的特殊性。在新疆低山丘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伊犁新源县阿拉勒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小流域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治理模式。该小流域沟采用了沟头防护、沟道治理、水土保持林等措施,使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提出阿拉勒小流域以谷坊工程措施为主,辅以生物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的治理模式,为探讨新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植物谷坊
  • 简介:TheadsorptionkineticsofPb^2+ondifferentsoilsandmineralswithvariablechargeswasstudiedbythetwoion-selectiveelectrodetechniqueatdifferentpHandconcentrations.Theresultsshowedthatmorethan95%ofadsorptiononallthesamplesoccurredduringthefirst5minutes.Alladsorptiontime-dependentdatacouldfitthesurfacesecond-orderequationverywell.ThevaluesofXmweregoethite>kaolinite,andlatosol>redsoilatthesameinitialreactionconcentration.Thevaluesofkwerekaolinite>>goethite,andlatosol>redsoilatthesamereactionpHandinitialconcentration.ThehigherthesuspensionpH,thefastertheadsorptionoccurred.ThemeaningofXmgotbythetwoion-selectiveelectrodetechnique(onekindofbatchtechnique)wasdifferentfromthatbythemiscibledisplacementtechniqueinthattheformerwasonlytheequilibriumadsorptionamountatadefiniteconcentrationandpH,butthelatterwasalmostequaltotheadsorptioncapacityatadefinitepHwithmuchlessinfluenceofconcentration.OnePb^2+wassupposedtooccupytwoadsorptionsitesastheadsorptionmechanismisconcerned.

  • 标签: 土壤 表面电荷 离子吸附 吸附动力学 铅离子 铜离子
  • 简介:固陂小流域是严重水土流失,通过15年的综合治理,生态发生很大变化,改变森林多样性、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也改善该小流域社会和经济面貌。

  • 标签: 小流域 森林景观 多样性 水土流失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三元牙溪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布、类型、危害及其原因调查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 标签: 水土流失 现状 对策 东牙溪流域
  • 简介: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废弃土石料需要专用的场地进行堆放,本文选取了广东省大型水利项目的弃渣场从渣场的类型到具体的设计进行剖析与论证,提出不同类型的弃渣场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

  • 标签: 广东省 水利工程 弃渣场 水土保持
  • 简介:侵蚀沟的演变是东北水土流失过程的重要方面。利用1968和2009年亚米级遥感影像,获取典型黑土村级尺度的侵蚀沟分布、耕地垄向和土地利用数据,基于1∶1万地形图获取等高线、坡度、坡长和垄向坡度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典型黑土41a村级尺度侵蚀沟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1a间,典型黑土侵蚀沟密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基于分辨率为亚米级遥感影像解译的侵蚀沟密度较以往研究结果大幅增加;2)自然坡度0.25°~1.5°范围内为该区域侵蚀沟密度变化最大的区域,8°以上区域由于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侵蚀沟密度降低;3)300~500m坡长区域侵蚀沟密度出现极值;4)由于实施改垄措施,41a后垄向坡度在0~0.25°范围内耕地面积增加,大于0.25°范围内耕地面积均减少。

  • 标签: 侵蚀沟密度 演变 黑土区
  • 简介:通过在花岗岩侵蚀的引种试验表明,改良型木豆适应性强,在本地能较好地生长,具有鲜肥、薪柴产量高,再生能力强,保土效果好等特点,生长快,当年可见效,生态经济利用价值高,在燃料、饲料、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 标签: 木豆 引种试验 水土流失区 宁都
  • 简介:波状起伏台地黑土因其主要耕作土壤为肥力较高的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被视为我国北部粮仓的主要支柱。然而,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逐渐威胁到黑土的持续利用,乃至粮食安全。通过综合调查和典型小流域比选,分析了古城项目水土流失类型、成因和危害,明确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置。

  • 标签: 波状起伏台地 黑土 坡耕地 水土流失
  • 简介:钴(公司)在自然地发生在重要数量存在锰(Mn)氧化物并且改变Mn氧化物晶体的生长。四分层的Mn氧化物,Na-buserite(Na公共汽车)并且三共同做从Mn的氧化准备的Na-buserite样品(哦)2与5%,10%,和20%Co/(Mn+公司)臼齿的比率(5Co-Na-bus,10Co-Na-bus,和20Co-Na-bus),被用来准备todorokite,地球的表面上的普通Mn氧化物,把Mg2+/Co2+离子用作一个模板。结果证明todorokites能被交换Mg2+的非做的Na-buserite的倒流处理获得,三共同做在气压的Na-buserites。然而,todorokites的形成被交换Co2+的Na公共汽车,5Co-Na-bus,和10Co-Na-bus样品的倒流处理禁止。相反,todorokite被交换Co2+的20Co-Na-bus样品的倒流处理在气压下面获得。X光检查光电子光谱学分析证明做的公司在做的Na-buserites的MnO6层作为Co3+存在。在MnO6层的代替的Co3+的数量可以作为一个模板用Co2+离子在buserite的变换起一个关键作用到todorokite。

  • 标签: 层状锰氧化物 CO2交换 钙锰矿 镁离子 模板 掺钴
  • 简介:为探索中国南方红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快速治理的方法和途径,在江西省的修水、宁都、石城等县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侵蚀,对16种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的植物生长状况、蓄水保土效益、改土增肥效益、经济效益4方面进行观测,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不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修水试验马尾松+木荷+胡枝子+黄栀子、马尾松+木荷+泡桐+胡枝子,宁都试验马尾松+木荷+胡枝子,石城试验湿地松+枫香+胡枝子+硬骨草、湿地松+胡枝子+硬骨草和湿地松+胡枝子+百喜草配置模式各种效益表现优良,可以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 标签: 红壤侵蚀区 水土保持 植物配置模式 江西省
  • 简介:研发出一种高强度、多孔隙的新型"绿色生态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护坡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方法是:在护坡填上客土,播下草种后夯实土壤,浇筑一层8~10cm厚的"生态混凝土",让土壤中萌芽的草本植物穿透多孔隙的混凝土层后,快速在护坡表面形成致密的绿色植被群,起到良好的护坡、绿化作用。

  • 标签: 多孔隙混凝土 护坡绿化 新技术应用
  • 简介:为探讨晋西黄土刺槐人工林生态水文过程和影响机制,以2007和2008年7—10月的19场降雨和气象及林分结构资料,用修正的Gash林冠截留模型,对刺槐人工林林冠截留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林冠持水能力和树干持水能力分别为0.55和0.1091mm,使林冠达到饱和的降雨量为0.75mm,使树干达到饱和所必需的降雨量为8.70mm;修正的Gash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晋西黄土刺槐人工林的林冠累计截留量,林冠累计截留量相对误差最小值为0.76%,最大值为12.60%,平均林冠累计截留量相对误差为6.40%,林冠累计截留量模拟值小于实测值,截流率比实测值低2.64%。

  • 标签: 刺槐人工林 修正的Gash模型 林冠截留 晋西黄土区
  • 简介:本文在河田修坊村中甲坡小流域内,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崩岗进行生物治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措施治理的崩岗平均植被盖度由26%提高到68%,土壤侵蚀模数也比对照的崩岗减少了89.6%.可为我省类似崩岗的治理提供可借鉴的一种模式.

  • 标签: 河田侵蚀区 崩岗 生物治理 土壤侵蚀模数 植被盖度 崩陷地形
  • 简介:通过调查云南省沾益县洞上河项目大德小流域自然概况、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水土流失成因,对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状进行分析,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针对小流域特点,提出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整治方案,同时提出植被建设、封禁治理等措施,以有效推进岩溶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 标签: 农业综合开发 岩溶区 综合治理
  • 简介:本研究以福建霞美为实例,构建了示范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模式,并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依据坡面径流调控理论,把水土保持措施结合到农业措施中去;指出在侵蚀坡地上重建植被,必须注重近地表林下植被的建设,避免造成"空中绿化"现象;要充分考虑地带性规律对群落的影响,合理地配置先锋植物群落,以免造成群落退化.构建的示范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模式、方法和理论在闽南乃至我国南方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模式 水土保持 景观 丘陵
  • 简介:对莆田市圳水库自1997年以来出现的水体浑浊的异常现象与水土流失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水土保持 主要做法 东圳库区 莆田市
  • 简介:生态旅游是我国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一部分,然而,目前的生态旅游概念太空泛,又缺乏具体标准,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并常被用来误导游客;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当地社区、环保人士以及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从认识到行动层面都较浮浅,势必对自然保护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借鉴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提出应制定生态旅游等级,规范生态旅游,并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当地社区、环保人士和旅游者转变传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促进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规范 等级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 简介:针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确定的22个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基本功能,利用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获取的水力侵蚀数据,分析这些区域的水力侵蚀现状.结果表明:1)水源涵养基本功能水力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超过80%,强烈、极强烈、剧烈面积分布较少,与全国基本状况相似;2)与第2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相比,水源涵养基本功能水力侵蚀整体上有所好转,水力侵蚀总面积减少3.75%,轻中度侵蚀面积大幅减少,减幅超过20%;3)水源涵养基本功能区局部地区水力侵蚀形势严峻,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与第2次遥感调查成果相比,面积均有所增加,相对增幅较大,说明局部地区存在水力侵蚀恶化的现象.

  • 标签: 水土保持 基本功能区 水力侵蚀
  • 简介:土壤侵蚀作为山区生态系统退化最主要的驱动力,严重干扰着植被的发育演替过程,植被则通过采用不同的繁殖方式、形态与生理补偿等方式来克服和适应土壤侵蚀造成的负面压力,使植物本身对土壤侵蚀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继而发展成为可抵抗土壤侵蚀的植物和群落。凡具有适应土壤侵蚀环境能力,能在土壤侵蚀条件下生存,并能保护改良土壤和具有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具有繁殖更新能力,可维持群落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称之为抗侵蚀植物。在对黄土丘陵沟壑植被恢复中不同抗侵蚀植物进行分类、及其侵蚀学特征与土壤侵蚀环境演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土壤侵蚀学观点出发,对植被恢复过程中先后出现的植物和群落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特征及防蚀功能进行系统研究,以更好地发挥植物和植被保持水土与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

  • 标签: 土壤侵蚀环境 抗侵蚀植物 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抗侵蚀特征
  • 简介:为了监测及评估我国东北黑土土壤侵蚀现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应用CSLE模型,结合0.5m分辨率的WorldView遥感影像,定量估算黑龙江省克山县古城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1)研究的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侵蚀,侵蚀主要集中在该区的西北、东北和中南部地区;2)当坡度〈20°时,土壤侵蚀程度较低,当坡度〉20°时,土壤侵蚀较严重,此外坡度还能通过影响耕作措施的方式对土壤侵蚀强度产生间接作用,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和生物措施因子同样对土壤侵蚀的分布范围及强度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我国东北地区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改善和恢复黑土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土壤侵蚀 CSLE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克山县古城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