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左长清,男,汉族,生于1956年1月,湖南省衡阳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1981年底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林学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省水利厅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1989年12月调至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任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兼任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江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江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农业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 标签: 高级工程师 水土保持专家 教授 科学研究所 科学技术协会 江西省
  • 简介:通过对宁德市区水质和排污现状调查评价,以及近、远期废水量的预测,并针对各种类型的水域分别建立预测模型计算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市区的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当地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 标签: 水质调查评价 污染物预测 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 水环境承载能力
  • 简介:森林是水源涵养功能的基础和载体,青海省北川河流域森林覆盖较好,但当前流域内林地的水源涵养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青海云杉、白桦、华北落叶松、沙棘和青杨这5种在流域内典型树种,对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10个与水源涵养功能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分析评价,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林种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在林冠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的水源涵养能力最佳,华北落叶松次之,沙棘和青杨居末;但在枯落物层的比较中,华北落叶松、白桦和青海云杉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好,青杨居中,沙棘表现最差;而在土壤层的比较中,青海云杉和白桦同样水源涵养能力较好,沙棘居中,青杨和华北落叶松较弱。同时,在利用层次分析法检验得到:青海云杉权重最髙,达到25%c,另外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占林冠、枯落物和土壤这3层比重最大,为70.51%。综合林冠、枯落物、土壤和层次分析比较结果,当前水源涵养能力排序为:青海云杉林地>白桦林地>华北落叶松林地>沙棘林地>青杨林地。这一结果为进一步讨论流域内植被景观格局和空间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水源涵养能力 林冠 枯落物 北川河
  • 简介: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九龙溪上游,是中央苏区县之一。全县辖13个乡(镇),111个行政村,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808.5km^2。

  • 标签: 水土保持工作 治理 品质 责任 强化 农业人口
  • 简介:龙溪柘荣工业景观用水区河道长达12.2km,排污口多、区间径流和入河废污水量较大,采用现行的方法计算河道纳污能力不仅计算过程繁琐,而且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本文应用文献[2]的递推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区间径流和入河废污水量沿程变化影响,有效解决了该河段的纳污能力计算问题。

  • 标签: 龙溪 纳污能力 一维水质模型 递推公式
  • 简介:林地是水源林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主体。以冀北地区丰宁县,4种不同类型水源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层与枯落物层两方面,研究当地水源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发现: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阔叶林地明显优于针叶林地,4种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其中,杨树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9.79t/hm2,有效持水量为4.01t/hm2。在土壤总孔隙度方面,水源林地土壤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草地〉耕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水源林地总孔隙度在43.49%~34.96%;在土壤密度方面,草地〉油松林〉耕地〉杨树林地〉油松×山杏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在土壤水分常数方面,在0~30cm的土层内,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3种山地立地类型水源林地均是10~20cm土层土壤水分常数最大,杨树林地20~30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草地和耕地内,0~10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综合比较不同样地类型内,样地土壤和枯落物持水能力,杨树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1334.49和1167.41t/hm2,总体涵养水源能力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

  • 标签: 水源林地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冀北地区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预防和治理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泉州市积极探索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入手,推进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路子,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其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提升 成功经验
  • 简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是贯彻水土保持预防为主,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的需要。本文就县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探讨了能力建设的重点、内涵,以及县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水土保持 监督管理 能力建设
  • 简介:为探明水分条件对保水剂作用效果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测定冬小麦生长结束后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不同用量(T1:0、T2:27mg/kg、T3:54mg/kg、T4:81mg/kg)处理的土壤持水、供水及导水性能等。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施用均提高了土壤持水、供水、导水能力及土壤有效水含量。轻度胁迫条件下,以T3处理的持水能力、有效水含量及导水能力最强,而供水能力以T4处理为佳;充分供水条件下,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供水能力、有效水含量及导水能力均提高,但T3和T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轻度胁迫相比,充分供水条件下各处理的持水能力、供水能力及导水能力均较高,而有效水含量以轻度胁迫条件下的T3处理较高,较对照增加18.6%。从经济的角度考虑,2水分条件下以T3处理(54mg/kg)效果为佳。

  • 标签: 保水剂 水分条件 持水能力 供水能力 土壤有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