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粮食安全是社会和谐和人民生活稳定的基础,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的总产量,文章从冬小麦的播前准备、冬前管理、春季管理、中后期管理4个方面,介绍了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冬小麦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 标签: 冬小麦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 简介:水稻机插秧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的农机化先进技术,该技术完全造应了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理论要求,达到定穴、定量、宽行、浅栽的农艺要求。其特点:①机插水稻长势均匀,个体健壮,扎根稳,能有效控制基本苗,能保证秧苗合理密植,通风透光,抗倒伏能力强。

  • 标签: 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水稻 机械插秧 抗倒伏能力 栽培理论 群体质量
  • 简介:马铃薯宽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马铃薯系列种植机械化施肥、播种、中耕除草到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该技术能够使马铃薯和肥料在同一沟内犁底施肥半腰点种,完全实现了化肥深施,种肥分层,深翻浅种的农艺要求,同时中耕除草培土起垄,使肥土聚集成垄,生土裸露在外,加速土壤生熟转化,既培肥地力,又增强了光合作用,沟内可集蓄大量的雨水,给马铃薯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标签: 马铃薯 高产栽培技术 中耕除草 机械化 施肥 培肥地力
  • 简介: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正在接近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万公顷,年总产量近8000万t,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我国西部10个省区市都把发展马铃薯产业列入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日益加快,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食品业、畜牧业、工业原料对马铃薯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马铃薯产业仍将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 标签: 马铃薯生产 种植面积 蔬菜生产 中国 农业结构调整 西部大开发
  • 简介:无土栽培技术,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发明的一种作物栽培新方法。本文结合番茄种植特点,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 标签: 番茄 无土栽培 技术
  • 简介:花生是双子叶喜肥群体生长的豆科类植物。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小垄裸种,每亩产量在350kg左右。由于种植技术落后,以前的产量很低,影响了花生大面积种植。辽宁省昌图县农机推广站在推广花生种植机具的同时,改良种植模式,用2BFD-2C型覆膜施肥播种机在畦面上采用大垄距90cm,小垄距20cm的双行播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亩播种穴数由原来的8000~10000穴,扩大到11400穴,提高土地利用率25%,使亩产增加80~100kg,增加收入368~460元。

  • 标签: 播种栽培 种植技术 花生 双行 覆膜 土地利用率
  • 简介:近几年来东北黑土地保持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为了破解玉米秸秆覆盖全量覆盖下免耕播种这个难题,由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牵头,先后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玉米秸秆全覆盖少免耕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了《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等行距平作栽培技术规程》,逐步实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等行距平作栽培技术模式,已经在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域推广运用。

  • 标签: 机械化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 平作 行距 内蒙古自治区 全程机械化
  • 简介:小麦垄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山东省农科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研究开发的小麦机械化垄作高效节水技术的最新成果,该技术具有节水及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等优点,此项技术由山东省农科院、泰安市农业局、市农机办进行试验推广,推广面积为66.7hm2.

  • 标签: 机械化栽培技术 垄作机 小麦机械化 试验推广 农机 玉米
  • 简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技术,玉米亩产提高50%~100%,解决了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积温不足、无霜期短、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但这项技术投入大,在海拔1200m以上地区增产显著,而在海拔800~1200m地区则效果一般。近些年来,农机科技人员经反复试验、论证、比较。探索出营养钵玉米技术。它与地膜玉米比较,可节省农膜90%,增产效果则基本相当,大大降低了生产投入和成本,是农机节本增效的重大技术之一。

  • 标签: 营养钵 玉米 机械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制钵器 制钵机
  • 简介:一、山东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设施栽培技术在山东的发展应用只是近几十年的事,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比较快,从机械化发展历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设施栽培技术的兴起与完善(70年代~90年代)山东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小拱棚,但是设施栽培设施比较简陋,功能不完善,真正大规模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

  • 标签: 设施栽培技术 山东 发展趋向 机械化发展 栽培设施 年代
  • 简介:油菜是广德县的主要农作物,广德县地处江南,具有适宜油菜生长的光、温、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方式。每年的油菜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但近些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劳力不足,传统油菜种植方式需要大量劳力,强度大、效率低。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县农机部门选准油菜种植环节为突破口,在机开构撒(点)油菜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油菜生产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并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程度达75%以上。该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同人工相比,每亩减少用工量为4—5个工日,亩增收油菜籽5-20kg。这种油菜生产机械化过程包括机械种植、机械化配套农艺和机械化收获。

  • 标签: 生产机械化技术 油菜生长 油菜生产机械化 种植方式 大面积推广 机械化收获
  • 简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我国国内经济环境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目前我国国内一些企业却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尤以国有企业为甚。国有农机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在此大环境下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采购控制是企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其中尤以国有农机企业为甚。基于这样的形势,掌握和推广实施企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采购控制环节显得至关重要。加强采购控制有利于国有农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国有农机企业 采购控制 产品质量 作用分析
  • 简介:油菜是青海省互助县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公顷,占全县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目前,互助县油菜多以人工收获为主,机械化收获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如果在收获过程中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油菜籽极易发芽、霉烂、变质,造成巨大损失。机械化收获效率高,省工省时,尤其在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有利于进行抢收。为了缩短打碾进程,做到颗粒归仓,从2002年开始,互助县农机推广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实践经验,通过改装约翰·迪尔小麦联合收割机,即在割台右侧安装垂直割刀,调低清选风速、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调小筛孔和降低拨禾轮转速等,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输送、脱粒、清选和茎秆粉碎还田等多道工序,基本上实现了油菜的机械化收获,深受农民欢迎。

  • 标签: 机械化收获 油菜籽 小麦联合收割机 专业技术人员 种植面积 人工收获
  • 简介:本刊讯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三夏”工作.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努力扩大机械作业面积,加快收获进度.

  • 标签: 作业面积 紧急 办公 农机 机收 农业机械
  • 简介: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的推广,可省工、省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使农民节本增效。

  • 标签: 油菜 机械直播 试验分析
  • 简介:湖北省农机部门组织142.7万台农业机械投入当前的抗旱,油菜、小麦抢收和中稻抢插。据统计,到5月30日,全省小麦、油菜机收基本结束,小麦机收水平创历史新高,油菜机收水平继续领先全国。今年三夏,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5.7万台,抢收小麦1309万亩,比去年增加51万亩,机收率达86%。

  • 标签: 湖北省 机收 小麦 油菜 联合收割机 农业机械
  • 简介:油菜收获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但由于油菜品种、种植方式、种植规模不一以及油菜自身的特点,使得油菜收获机械化在我国远远落后于稻麦收获机械化。文章对我国油菜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油菜 收获机械化 联合收获
  • 简介:油菜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在720万公顷,单产水平为1519公斤/公顷。世界油菜生产涉及20余个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世界油菜单产水平为1472公斤/公顷,而发达国家的油菜单产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油菜生产,不仅有先进机械化手段为支撑,而且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特别是注重对油菜品种进行更新,既提高了产量,又培育出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短枝、分枝交叉少,角果成熟一致的品种。有效地提高了油菜的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油菜 机械化发展 单产水平 发达国家 经济效益 油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