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以国际小麦作图组织提供的(W7984×Opata85)重组近交群体为材料,对2002年和2005年收获的亲本和114个株系进行了离体叶片人工接种白粉菌,以白粉菌孢子附着孢形成率作为白粉抗性的指标进行鉴定,并采用QTL作图软件winQTLcart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进行白粉抗性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32个与小麦白粉抗性相关的加性QTL,分别位于1A,1D,2A,2B,3A,4A,4D,5A,5B,5D,7A,7D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A染色体的QTL贡献最大,可解释抗性变异的67%。

  • 标签: 小麦 白粉病抗性 附着孢畸形 QTL
  • 简介:大豆蛋白粉的营养丰富,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食品原料,但大豆蛋白粉很容易出现微生物超标的现象,因此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存在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既而对食品企业的效益和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一个多年来一直困扰大豆蛋白粉等粉质食品原料的问题。

  • 标签: 大豆蛋白粉 安全生产 保障 杀菌 食品原料 营养丰富
  • 简介:辣椒渣为原料,将辣椒渣中蛋白提取出来,采用风味酶和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蛋白酶解液,然后将辣椒渣酶解液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和感官评价,获得辣椒渣目标鲜味肽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307.32~1422.69Da,鲜味评分为8.0分,综合风味评分为4.1分。

  • 标签: 辣椒渣 鲜味肽 酶解 分离纯化
  • 简介:中国调味品协会方面传出消息,辣椒酱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据悉,作为该项国标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的天津二商集团所属利民调料有限公司于近日将标准草案上交国家权威部门。专家表示,辣椒酱国标一旦出台,调味品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行业内20%的作坊式厂家将被淘汰。

  • 标签: 国家标准 辣椒酱 中国调味品协会 调味品行业 标准草案 国标
  • 简介:为了制备高质量的辣椒红色素,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有机溶剂浸提辣椒油树脂及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制备辣椒油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作有机溶剂,辣椒粉末细度为40目,固液比为1∶6,浸提时间40min;辣椒油树脂提纯辣椒红色素的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釜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时间2.0h。有机溶剂浸提和超临界萃取结合使用可有效地提高辣椒红色素的色价与质量。

  • 标签: 辣椒油树脂 超临界CO2萃取 辣椒红色素
  • 简介:以丙酮为提取剂,提取辣椒油树脂,以辣椒素含量为参数,优化工艺参数。实验表明,丙酮法提取辣椒油树脂最佳实验室条件为:原料粒度过60目筛,丙酮体积分数为85%,提取温度为50℃,固液比为1∶6,提取时间为90min。

  • 标签: 丙酮 辣椒油树脂 辣椒素
  • 简介:辣椒红色素的理化性质、提取工艺、分析测定方法等常用工艺方法及应用前景与展望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辣椒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分析
  • 简介:以固液混合油辣椒多相流的灌装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其灌装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直径为36、48、60mm的计量缸在灌装过程中的密度场、各相体积分数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灌装机构计量缸直径的增大,灌装流场的密度均匀性变好,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明显减少,直径为60mm的计量缸其固液混合油辣椒多相流流体的各相体积分数和密度分布比其他两种较好,体积分数与初始设定基本吻合,研究结果为灌装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灌装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多相流 油辣椒 灌装 数值模拟
  • 简介:以宁夏某设施蔬菜基地的辣椒为研究对象,对在12℃和20℃两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辣椒病害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试验从辣椒的果柄、果蒂和果身部分进行取样,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最终分别从2个不同贮藏温度的辣椒上分离出潜伏菌9株和8株,并对最典型的4株潜伏侵染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潜伏菌分别为根霉属(Rhizopus),链格孢属(Alternaria),根腐霉属(Fythium),欧文氏菌属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arotovora)。

  • 标签: 辣椒 采后贮藏 潜伏菌 分离鉴定
  • 简介:针对概念设计阶段质量功能展开(QFD)与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作用特点的不同,提出了一种集成QFD与TRIZ理论的产品创新模型。首先运用QFD的质量屋分析用户需求,确定设计冲突,然后结合TRIZ理论进行描述,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模型中多目标问题的求解做了一定的改进研究。最后将该模型用于油辣椒灌装机的创新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普通灌装机存在的不足,验证了模型对设计过程指导的有效性。

  • 标签: QFD TRIZ 油辣椒 灌装机 创新设计
  • 简介:以巴梨果实为试材,经浓度为0.5μL·L^-1的1-MCP处理后,分别在常温20℃和低温0℃条件下贮藏,研究1-MCP对其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MCP处理巴梨果实,可推迟其在常温及冷藏条件下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时间,降低乙烯峰值,较好地维持果实的硬度,极显著(P〈0.05)减缓果皮颜色及果实淀粉的转化速率,减少在冷藏4个月时的黑皮指数,显著降低冷藏过程中真菌性病害的发生率。

  • 标签: 1-MCP 巴梨 采后生理 乙烯 黑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