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牛奶中双乙酸钠的快速测定方法,为执法提供技术支持。牛奶样品用水提取,加入硫酸锌溶液(0.5mol/L)和氢氧化钾溶液(0.5mol/L)沉淀、超声、离心,用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色谱条件:Agilent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质量浓度1.5g/L磷酸氢二铵溶液与甲醇体积比为90:10,流速1mL/min。线性范围10~500ug/mL,相关系数R2=0.99957,定量检测限50mg/kg,空白样品添加50,100,500ug/mL3个水平,回收率为101.12%~103.68%,相对标准偏差为2.01%-3.93%(n=6),说明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牛奶 双乙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赤霉素(GA3)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3∶7(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35nm。GA3的平均回收率为99.13%,方法检出限为0.09mg/kg,定量限为0.12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马铃薯中的GA3含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赤霉素 马铃薯 检测
  • 简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通过总结HPLC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以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了HPLC在蔬菜中的几种农药残留检测的结果。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农药残留 蔬菜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甘薯全粉中的β-胡萝卜素。取鲜样品,用80%石油醚+20%丙酮进行超声萃取,旋转蒸干,用石油醚定容,然后进行HPLC测定。分析柱为Intersil—ODS—C18,流动相为90%醇+10%乙腈,在波长448nm处紫外检测定量。

  • 标签: 甘薯全粉 Β-胡萝卜素 HPLC
  • 简介:双语教学是以2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对学习者进行教育或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河南科技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开展双语教学改革,以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就双语教学改革创新过程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食品工程原理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建立了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的测定方法,通过试验优化了的分析条件。选择XD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0.1%甲酸,体积比为35:65),流量为0.3mL/min。质谱条件为:Fragmentor电压150V,定量离子m/z320,碰撞能量30V;定性离子m/z292,碰撞能量30v。在0.008~0.400mg/L时,相关性R_2=0.99997,回收率为90.0%-101.2%;定性检出质量浓度(sin=3)0.0003mg/L;定量检出质量浓度(S/N=Io)0.001mg/L。测定方法中样品前处理简单,节省溶剂,用时短,选择性强,可以作为检测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的确证方法。

  • 标签: 黄连 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简介:农产品加工业正朝着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在界定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点。从产业集群成长升级的角度出发,以集群企业问竞合度和集群体对知识的依存度为维度,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模式分为3种类型,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集群驱动力、企业规模和价值链等方面的差异。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集群成长 产业集群模式
  • 简介: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量。样品用甲醇—水提取,经免疫亲和色谱柱纯化,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样品分别按照5.2,26,52μg/kg添加黄曲霉毒素,回收率为81.3%~96.0%,精密度〈10%,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05,0.10,0.15μg/kg。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坚果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是一种简单、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 标签: 黄曲霉毒素 免疫亲和柱 液相色谱仪 坚果
  • 简介: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动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凝胶色谱(GPC)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RSD小于1%,回收率为92.0%-95.8%。该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凝胶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A)芘 动植物油脂
  • 简介: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介绍了该模式的优势,提出了增强其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为推进新时期食品类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企业全程参与 食品专业 人才培养
  • 简介:高职高专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如何使学生在校得到更好的培养,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胜任企业的专业技能要求。通过研究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与企业产业如何更好地进行对接,为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高职学生进入食品加工企业后更好地胜任企业产业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专业 企业产业 对接模式 研究
  • 简介: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培养,其质量能反映学生掌握食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熟练程度。CDIO工程教学模式融入到食品工程专硕毕业论文指导的各个环节,探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在研究生毕业论文从选题、方案制定、试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及答辩的全过程培养中的具体应用,以激发学生解决食品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欲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科研综合素质的能力。研究对全方位、创新型食品工程高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DIO 食品工程 研究生 学位论文
  • 简介:针对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药生产”课程和高职生二者的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形成“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迁移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

  • 标签: 中药生产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 简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和改革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实践课程评价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全面、合理、系统化,具有可操作、科学性的,并能取得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效果的评价体系,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主要研究了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探索的研究。

  • 标签: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实践课程 评价体系
  • 简介:以张家口弘基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企业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绿色循环经济促进蔬菜产销体系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营模式,说明了种植与养殖结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对促进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及保证食用安全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实现和推广种植养殖结合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模式的建议。

  • 标签: 蔬菜 循环经济 产业链 种植业 养殖业
  • 简介:从中职和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特点入手,着重探讨实现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具体做法。通过对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专业标准衔接、教学和课程内容衔接、教材衔接、职业资格衔接、招生考试衔接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对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中高职衔接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传统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授课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学"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综述,并重点论述翻转课堂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旨在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更好地培养食品微生物学方面人才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为翻转课堂在其他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食品微生物学 翻转课堂 应用
  • 简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植物油中的苯并(a)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前处理过程的影响很明显。文章通过ProElutBaP(Cat.#65351)固相萃取柱、CleanertBaP-3固相萃取柱(内装有分子印迹材料)净化植物油样品中的苯并(a)芘,分析比较前处理效果,2种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皆优于自填氧化铝玻璃层析柱,CleanertBaP-3(P/N:BaP5006)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最优,准确性和稳定性最好。

  • 标签: 苯并(A)芘 固相萃取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食品保藏原理"课程是林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为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起包括"食品保藏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课程体系。

  • 标签: 食品保藏原理 教学模式 探讨 林业院校
  • 简介:针对"软饮料生产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学校学习与未来岗位的无缝对接。

  • 标签: 软饮料生产技术 工作过程 “做学教”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