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斑天牛是近年来发生和影响比较严重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核桃、杨树等经济树种。它以幼虫在树皮木质部蛀食,导致树木衰弱死亡。为了深入了解该害虫,课题组采用定期到林间调查研究方法,明确了贵州省斑天牛在核桃树上生物学特性。同时,还发现了两种对斑天牛幼虫或蛹具有较高寄生或捕食能力天敌昆虫。研究结果将为今后贵州省斑天牛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云斑天牛 生物学特性 天敌昆虫
  • 简介:生物多样性破坏是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对生物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对生物影响,并提出相应环境保护措施。

  • 标签: 环境污染 生物 保护对策
  • 简介:利用连南1962—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及柠檬种植生长发育资料,分析柠檬生长生态气候环境条件和气象灾害种类。结果表明,连南年平均温度19.5℃,≥10℃年活动积温6750.0℃,极端低温-4.8℃,年降雨量1600.5mm,年日照时数1549.9h,无霜期312d;气象因子变化等对柠檬各个生长阶段有着明显影响,特别提出是开花期降温、降水对柠檬挂果率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小波分析,连南气温1980年后呈现明显4年周期性,多年降水则显示出多重时间周期尺度嵌套结构现象。本地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例如低温阴雨(倒春寒)、雨雪冰冻、冰雹、雷雨大风、干旱等。因此,研究连南柠檬生长生态气象环境条件及气象灾害,对于加强农业气象方面指导并提高柠檬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柠檬 生长环境 气象灾害
  • 简介:综合分析我国区域性环境因子气候、土质、植被、地形、水文等对蝗虫在我国分布、生长发育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蝗虫对其生存环境具有很大选择性,区域性环境因子对蝗虫生长发育适宜性是蝗虫暴发成灾主要原因,则可根据蝗虫生长发育及分布规律性依据区域性环境因子对蝗灾形成进行预防。进一步分析得知:蝗虫治理应重在预防,生态防治是重中之重,蝗灾形成后治理已对农牧业造成了危害,并且在目前蝗虫治理方法,化学防治只能进行蝗灾治理应急措施,物理防治、不危害生态生物防治、生态改造是首选防治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蝗虫"不形成、不扩散、不成灾",达到生态治理蝗虫目的。

  • 标签: 环境因子 蝗虫 综合防治
  • 简介:在一种新农药药效试验,我们常根据防效来确定最佳用药量(姑且称之为"药效确定法"),或凭经验,认为只要防效达到80~100%,就断定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忽略了这样用药量是否经济合理。Hillebrandt(1960)第一次将边际分析理论应用到害虫防治上来。当药剂处理

  • 标签: 边际分析法 用药量 次将 确定法 生产函数 害虫防治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甲黄隆对水稻不同品种及幼苗不同生育阶段安全性。结果表明,水稻不同品种对甲黄隆敏感性表现较大差异,仅协优10号耐药性最强,IC50值为9.608mg/Kg;其次为黑宝、威优77和汕优63;赣早籼31号最敏感,IC50值为0.008mg/Kg。水稻幼苗以芽期对甲黄隆最敏感,依次为一心潮和一叶一心期。

  • 标签: 安全性 甲黄隆 水稻幼苗
  • 简介:双拥公园内栽培园林植物种类较多,其环境昆虫种类也很丰富,通过对双拥公园不同生境蝶类进行采样调查,共收集到蝶类6科37属44种共1062只。通过调查基本掌握双拥公园蝶类多样性与相似度情况,并分析了公园不同生境蝶类分布规律,为本公园保护与利用蝶类资源提供技术帮助。

  • 标签: 蝶类多样性 不同生境 相似性 双拥公园
  • 简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日益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太阳能产业发展,由于其自身特点,雷击事故频发,也日益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太阳能设备雷电防护是保障该产业安全发展重要保障。从太阳能产品雷电防护出发,在探讨太阳能产品防雷设计同时重点分析太阳能产品防雷安全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防护建议。

  • 标签: 太阳能产品 防雷设计 防雷安全
  • 简介:为探索48%仲丁灵乳油在南方稻田应用可行性,2011年通过田间试验了该药剂对稻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生长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后7d施用48%仲丁灵乳油1080~3600g(ai)/hm2,对稻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稗草、马唐具有较好防除效果,对阔叶杂草鸭跖草、节节菜和莎草科杂草异型莎草、牛毛毡具有明显兼治作用,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在示范基础上推广应用。

  • 标签: 48 仲丁灵乳油 稻田 杂草 防治 安全性
  • 简介:介绍某些农药隐性成分分析方法。剖析时主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并给出8个剖析实例。农药隐性成分剖析应和使用农药经验丰富者相结合,这样可大大缩小分析范围。

  • 标签: 农药 定量分析 隐性成分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本文针对宁都县近年来稻瘿蚊常有重度发生情况,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水稻生长季节雨日、雨量明显们多,有利于稻瘿蚊重度发生,易造成水稻大减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些有效防治对策,做到及时预测,及时防治。

  • 标签: 稻瘿蚊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是世界农产品安全备受关注问题之一,农药在保护农作物同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为此,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及危害,进而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 食物安全
  • 简介:生物入侵即外来物种大量繁殖对本地物种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贸易、旅游发展,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越来越突出,崂山同样也面临着生物入侵。结合国内外典型生物入侵实例,分析了生物入侵途径及危害,并对崂山现存外来物种及其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崂山预防生物入侵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警惕有意引进;预防无意引进;控制现有外来入侵物种扩散;加强生态保护,提高抵御生物入侵能力。

  • 标签: 生物入侵 崂山 对策
  • 简介:稻水象甲是水稻上一种重要害虫。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自1988年发现该虫至今已有数省市出现分布,但江西尚未发生。本文从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稻水象申对我省水稻生产安全所构成威胁并提出了检疫对策。

  • 标签: 稻水象甲 检疫
  • 简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甲维盐、阿维菌素、虫酰肼、丁醚脲7种不同类型药剂对小菜蛾田间种群与相对敏感种群毒力。结果表明:除毒死蜱与丁醚脲外,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其他5种药剂均有不同程度抗性,对虫酰肼最高,毒力倍数为6.17倍;对阿维菌素最低,毒力倍数为2.62倍。与相对敏感种群相比,毒死蜱对田间种群毒力倍数为0.58,而丁醚脲对田间种群毒力相差不大。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甲维盐、阿维菌素、虫酰肼、丁醚脲对田间种群LC50分别为39.0983μg/mL、382.9084μg/mL、5.4145μg/mL、1.2918μg/mL、8.4807μg/mL、250.5619μg/mL、104.2211μg/mL。

  • 标签: 小菜蛾 抗性 毒死蜱 高效氯氰菊酯 多杀菌素 甲维盐
  • 简介:本文根据6个方面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杂交水稻推广后稻粒黑粉病发生格局出现变化已引起了主要侵染源变更,在杂交水稻种子(包括不育系种子)内病粒中越冬厚垣孢子已成为来年稻粒黑粉病主要侵染源,在土壤表面越冬厚垣孢子则退居其次。

  • 标签: 杂交水稻 稻粒黑粉病 侵染源 越冬场所 厚垣孢子
  • 简介:在密闭条件下,采用静态熏气法研究不同化学型(芳樟型、脑樟型)樟树1年生苗木、枝条在SO2伤害阈值时(0.5g/m3×4h)对SO2吸收能力及熏气后恢复能力,结果表明,芳樟型1年生苗木对SO2吸收量为450.6mg/m2,芳樟型枝条对SO2吸收量为451.8mg/m2;脑樟型1年生樟树苗对SO2吸收量为597.6mg/m2,脑樟型枝条对SO2吸收量为809.4mg/m2。芳樟型樟树1年生苗木、枝条与脑樟型樟树1年生苗木、枝条熏气后恢复能力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樟树 化学型 SO2 吸收能力
  • 简介:稻瘟病发病程度在年际间常呈一定周期规律,如若能根据历年发病资料,找出发病周期性,从而作出长期趋势预测,对于稻瘟病综合防治,提高经济效益,无凝是重要。本文采用逐次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对婺源县稻瘟病发病程度进行长期趋势

  • 标签: 发病程度 方差分析 发病资料 婺源 外推法 超长期预报
  • 简介:为了对江西烤烟进行综合评价,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江西烤烟71个烟叶样本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79.60%提取前7个主成分,计算综合得分,并将综合得分以卡方距离为衡量样本间品质差异指标,运用离差平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将71个样本分为4类。从第1类到第4类,评吸总分和香气指数B值逐渐降低。

  • 标签: 烤烟 香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