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2月20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江苏省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通过严格考核、限期整改、区域限批、行政约谈、挂牌督办、园区退出等措施,倒逼化工园区(集中区)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治污能力,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园区突出环境问题。

  • 标签: 环境治理工程 化工园区 江苏省 环保基础设施 政府办公 环境问题
  • 简介:环保集团试图说服国际官员阻止美对溴代甲烷获得的进一步豁免权。溴代甲烷是一种土壤熏蒸剂,但它对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为此,各国于1987年签订了禁用溴代甲烷的蒙特利尔条约。按此条约,溴代甲烷的禁用将于200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然而,该条约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溴代甲烷紧急使用的豁免权,如美国近三年已说服或继续说服国际官员同意紧急使用一定数量的溴代甲烷,如2005年已同意使用9921吨2006年请求使用9723吨,2007年继续请求7399吨。这一情况导致了条约其他签署国、环境组织和某些行政部门的批评。他们称:美国在使用溴代甲烷替代物方面没有作出足够的努力,为此国际官员们于2005年6月27日开会商讨看多少溴代甲烷可同意美紧急应用。

  • 标签: 溴代甲烷 环保组织 美国 土壤熏蒸剂 破坏作用 蒙特利尔
  • 简介:环境风险在农药登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7月,农业部发文,氟苯虫酰胺因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泾)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而停止在水稻上登记;吡唑醚菌酯因对鱼、潘剧毒,其定向释放的微囊悬浮剂在水稻上的登记能否通过评审,仍存悬疑;而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产品再评价时,可能会遭遇与氟苯虫酰胺同样的命运。

  • 标签: 环境风险 新农药 水生生态环境 苯甲酰胺 无脊椎动物 微囊悬浮剂
  • 简介:1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于农药的正确使用,以及释放在各种环境当中。所以在针对环境当中的虫子病毒以及另外的有害生物发生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对于空气、水源、农作物以及食物这些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 标签: 环境污染 农药 防治 有害生物 农作物
  • 简介:采用单次灌胃染毒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研究了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acid,PP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情况,以及其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和毒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苯肽胺酸经消化道吸收速率较快,其半吸收期t1/2ka仅为(0.15±0.11)h,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max)为(0.68±0.37)h,血药峰浓度(Cmax)值为(141.48±27.87)mg/L;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半分布期(t1/2α)为(0.22±0.18)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17.54±7.71)L/kg;苯肽胺酸从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其清除率(CLz/F)为(1.32±0.51)(L/h)/kg,在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0-∞)为(25.69±2.93)h,消除半减期(t1/2z)为(7.77±1.44)h,约35h后95%以上的苯肽胺酸可从大鼠体内消除。研究发现:苯肽胺酸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提示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从大鼠灌胃染毒后至24h内,被测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苯肽胺酸,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肌肉〉睾丸〉脂肪〉大脑,肾脏中药物含量达192.7μg/g,同时仅肾脏组织的靶向分布系数(te)值大于1(4.77),提示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时对肾脏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排泄物研究结果显示,苯肽胺酸随粪便排出的总量仅占给药量的1.45%,而尿液中未检出苯肽胺酸。

  • 标签: 苯肽胺酸 毒物动力学 大鼠 组织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环保团体联盟敦促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草甘膦迅速建立新的安全标准。草甘膦通常以“Roundup”进行出售,此前世界卫生组织癌症评估部门将它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在给世界卫生组织的致函中,该联盟还对将可能进行草甘膦癌症分类审查的专家顾问小组成员背景表示了利益冲突的担忧。通过研究公开文件,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安全标准 环保团体 草甘膦 利益冲突 除草剂
  • 简介: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溴氟菊酯对7种环境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其对鸟类、蜜蜂和蚯蚓的毒性较低;对鱼类属中等毒性;对B045类、藻类和家蚕属高毒性。由于溴氟菊酯用量少,在环境中降解快,因此在田间使用时对水生生物的实际危害要小得多,但要严格防止对邻近桑树的污染。

  • 标签: 杀虫剂 溴氟菊酯 环境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 简介:禾草灵(diclofop-methyl)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禾本科杂草防除,其降解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氧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母体化合物禾草灵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禾草灵酸都具有除草活性,并会对环境中的一些非靶标生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是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同时,由于部分杂草产生抗性,进而演替成优势种群,迫使禾草灵的用量增加,更加重了其环境压力。文章就禾草灵的作用机制,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吸附等行为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态毒理尤其是对映体差异性在毒性方面数据的缺乏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禾草灵 降解产物 环境行为 生态效应 手性
  • 简介:1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1化学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化学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将农药施加在土壤;二是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不慎将其滴落在土壤中;三是农药喷洒在空气中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或是通过灌溉、施肥等。[1]这些化学农药一旦进入土壤后,会被土壤中的矿物或是有机质吸附,从而导致土壤酸化,

  • 标签: 化学农药 污染 防控对策 环境 土壤酸化 农药喷洒
  • 简介:为进一步规范山东省农药市场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6月7日,山东省药检所组织20多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召开了农药未登记有效成分专项治理座谈会,省农药检定所所长杨理健、副所长吴亚玉出席座谈会。

  • 标签: 农药检定所 专项治理 有效成分 山东省 药检所 组织
  • 简介: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将申请立项的290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18日。有关方面如对拟立项标准项目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间填写《标准立项反馈意见表》反馈至工信部科技司。其中包括以下9项农药产品类化工行业标准,拟完成年限均为2018年。

  • 标签: 农药产品 化工标准 醚菌酯 化工行业标准 原药 吡唑
  • 简介: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环境税征收方案已获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三部门的一致通过,目前已上报至国务院。权威人士表示,此次上报的环境税征收方案将首先对二氧化硫和废水两个税目进行征收,采取对污染物从量计征的办法,税负水平与当前的排污费相当。部委的有关专家认为,眼下时机选择是难题,

  • 标签: 环境税 征收 国家税务总局 环境保护 二氧化硫 财政部
  • 简介: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啶虫胺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1~5mg/L和0.1—5mg/kg,在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O.2~5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一12.9%之间。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1mg/L和O.1、0.2、0.2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mg/L和O.04、0.08、0.08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的20倍(有效成分1500g/hm。)施药,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112.5g/hm2)分别施药3次和4次,间隔期为7d,距最后一次施药7d后采样,糙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mg/kg)及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mz/kg)。

  • 标签: 烯啶虫胺 水稻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以稗草为生物测定材料,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对乙草胺持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相同浓度的乙草胺在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比在非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长;在中性偏碱的华北褐土中的持效期比在中性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的短;在试验湿度和温度范围内,乙草胺在非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随土壤湿度或温度的提高而变短.与黑暗处理相比,光照可延长土壤中乙草胺的持效期.对5种试验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是影响乙草胺持效性的主要因素,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对土壤中乙草胺的持效期有降低作用.可以预测,通过栽培耕作等措施改变环境因子可以起到对农药的持效期进行人为调控的作用.

  • 标签: 乙草胺 持效性 微生物降解 环境因子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