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浸果处理,研究了10%苯醚唑水分散粒剂对采后芒果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效成分质量浓度为200和300mg/L的苯醚唑处理后,经常温(25℃)和低温(13℃)贮藏的芒果均表现出发病率降低、好果率增加、转黄时间被推迟及果实失重率下降的现象;处理组芒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使用10%苯醚唑水分散粒剂进行芒果保鲜处理,除可明显延长芒果贮藏时间并提高贮藏保鲜效果外,还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其中,200mg/L浓度处理的芒果防腐保鲜效果显著好于300mg/L的处理。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芒果 防腐保鲜 贮藏品质
  • 简介:十二酮为原料,经α-硫基十二酮肟合成了16个新的α-硫基十二酮肟酯,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13CNMR和IR的确证。初步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inn.)Scopoli和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Medic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G7在100mg/L时对马唐、苘麻的抑制率均为100%,在1mg/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84.3%和89.0%,相同浓度下与对照药剂乙草胺的活性相当。精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G7对马唐和苘麻的IC50值分别为0.208和0.024mg/L。

  • 标签: α-甲硫基环十二酮 α-甲硫基环十二酮肟酯 合成 除草活性
  • 简介: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土壤中苯醚唑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用乙腈提取土壤中的苯醚唑,基质固相分散净化后,GC-MS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灵敏等优点,苯醚唑在0.005~0.5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9。土壤中苯醚唑添加水平为0.01~0.5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4.2%~91.9%,相对标准偏差在4.59%~6.62%之间,检出限(LOD)为0.002mg/kg,定量限(LOQ)为0.005mg/kg。田间土壤消解动态试验表明:苯醚唑在北京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7.4d,属于易降解农药。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土壤 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 消解动态
  • 简介: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10%苯醚唑水分散粒剂(difenoconazoleWG)不同倍数稀释液在荔枝叶片上的静态接触角和0~60s动态接触角,用于计算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进而分析药液在荔枝叶片表面的润湿性能;采用全自动张力仪测定了在10%苯醚唑WG不同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stik和0.2%的as1002种助剂后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了助剂添加前后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23.74mJ/m^2,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11.89mJ/m^2,均以色散力分量(非极性分量)为主导。在10%苯醚唑WG500倍稀释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stik溶液,其表面张力为21.90mN/m,低于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22.64mN/m),且在0~10S内接触角下降最快。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叶片的近轴面比远轴面更易被药液润湿;在荔枝园喷施10%苯醚唑WG时,若在稀释倍数500倍的药液中添加0.4%的silwetstik助剂,则可使药液在叶片上能更快更好的润湿铺展。

  • 标签: 助剂 silwet stik as 100 苯醚甲环唑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d采样,成茶中苯醚唑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值10.0mg/kg;茶汤中苯醚唑残留量及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4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为19.6%~21.8%,人体摄入的苯醚唑残留量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9.0%。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茶叶 残留 茶汤 浸出率
  • 简介:为明确中国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苯醚唑及戊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种药剂对采自河南省15个地市分离的95株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苯醚唑和戊唑醇的EC_(50)值分别在0.014-1.609和0.002-0.064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在小麦纹枯病菌群体中已出现对苯醚唑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而对戊唑醇则不明显;可将其中呈连续单峰频次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_(50)值(0.165±0.101)和(0.019±0.008)μg/mL分别作为小麦纹枯病菌对苯醚唑和戊唑醇的相对敏感基线。苯醚唑的平均EC_(50)值是戊唑醇的26倍,表明该病原菌对戊唑醇更为敏感。不同地区病原菌群体间对苯醚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小麦纹枯病菌对2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着微弱的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小麦纹枯病防控杀菌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小麦纹枯病菌 苯醚甲环唑 戊唑醇 敏感性
  • 简介:由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Alternariaalternatatangerinepathotype)引起的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brownspot,ABS)是柑橘上的主要病害,目前主要采用杀菌剂防治。本研究以采自中国各柑橘链格孢褐斑病发生区的54个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菌株为供试群体,采用刃天青微平板法测定了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对戊唑醇和苯醚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刃天青微平板法最佳体系中的培养基为完全培养基(CM),刃天青终浓度为40μmol/L,孢子浓度为105个/mL。戊唑醇和苯醚唑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范围分别为0.304~0.885μg/mL和0.367~0.873μg/mL,平均值分别为0.562和0.609μg/mL。正态分布检测结果显示:这2种药剂抑制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群体的EC50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认为所得EC50值可作为病原菌对戊唑醇和苯醚唑的敏感性基线。本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防治褐斑病和监测交链格孢菌对戊唑醇和苯醚唑的抗药性奠定基础。

  • 标签: 刃天青微平板法 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 戊唑醇 苯醚甲环唑 敏感性
  •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日前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荧光假单胞菌株M18,在我国率先研制出了具有广谱、高效、安全,能有效控制真菌性根腐和茎腐的生物农药,定名为”嗪霉素”。黄瓜和西瓜的枯萎病、甜瓜的蔓枯病、辣椒的根腐病等瓜果蔬菜难以治愈的顽症有了克星。

  • 标签: 生物农药 甲嗪霉素 症状 治疗
  • 简介:稻水象属鞘翅目象虫科害虫,是一种国际性重大检疫害虫,据资料介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56年首次发现,后即迅速蔓延。1976年日本爱知县首次发现,到1983年就扩展到了全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先后扩散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并出现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列为全球i00个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我国也将其列为近年来重点加强防治的5个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 标签: 稻水象甲 发生特点 防治 外来入侵生物 加利福尼亚州 检疫害虫
  • 简介:以苯乙酮为原料,用三氧化硫.二氧六进行磺化,经碱中和后制备得到苯酰甲磺酸盐;与草酰氯在DMF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磺酰氯,再与胺反应,制备得到14个苯甲酰基磺酰胺,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在50μg/mL浓度时,该系列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Gibberllazeae、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梨黑星病菌Venturianashicola菌丝生长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B-8、B-9、B-10、B-12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0、0.2、1.2、0.4μg/mL,接近或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B-8、B-10、B-1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7、0.2、0.05μg/mL,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

  • 标签: 苯乙酮 苯甲酰基甲磺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 简介:为寻找新型结构的农药先导化合物,采用2-硫基-1-取代苯基乙酮与取代苯酰肼反应合成了11个2-硫基-1-苯基乙酮苯酰腙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质谱、1H核磁共振与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杀菌或杀虫活性,如2-硫基-1-(4-甲基苯基)乙酮-4-氯苯酰腙(Ⅲj)在500mg/L时对黄瓜灰霉病菌B.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G.zeae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抑制率达到95%以上.

  • 标签: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绿色农药氧啉,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首创超高效农药。分子式:C6H10N4O3分子量:186化学名称:1-(2,3-氧丙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针对新烟碱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本研究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CADD)方法,

  • 标签: 绿色农药 环氧 应用 开发 自主知识产权 药物分子设计
  • 简介:本发明详细研究了噻酰胺和噻酰胺的杀菌谱以及初步的杀菌作用部位;提供了噻酰胺和噻酰胺杀菌剂单剂的加工方法及其与常规杀菌剂和杀虫剂复配制剂的加工方法;提供了噻酰胺和噻酰胺杀菌剂单剂及其与常规杀菌剂和杀虫剂复配制剂的药效评价和比较。研究发现,噻酰胺和噻酰胺的杀菌谱较霜灵广,防治效果优于霜灵,其杀菌作用的初步作用位点是抑制孢子囊萌发。

  • 标签: 杂环杀菌剂 组合物 杀菌作用 加工方法 复配制剂 药效评价
  • 简介:3月29日,第九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评审通过31个新农药产品并予以公示。其中,河北兴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95%酰氨基嘧磺隆原药和3%酰氨基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将在我国首次获得登记,毒性均为低毒。制剂登记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茎叶喷雾,有效成分用药量为80~120毫升/亩。

  • 标签: 甲酰氨基 嘧磺隆 评审委员会 一年生杂草 农药产品 农药登记
  • 简介:4月5日,农业部药检所公示了2016年第3批拟批准登记产品名单,其中,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学株式会社的双磺草酮原药和制剂将在我国首获登记。原药含量为98%,毒性低毒;制剂含量为25%,剂型为悬浮剂,毒性低毒,茎叶喷雾防治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有效成分用药量168-252克/公顷。这也是双磺草酮在中国的首次登记。

  • 标签: 磺草酮 双环 一年生杂草 水稻移栽田 株式会社 生物科学
  • 简介:唑(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唑类杀菌剂,由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目前已在美、英、德、日、澳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登记,是当前国际上销售量大的品种之一,其原药生产规模约2000t/年。近4年丙唑及其混配产品在西欧的销售量翻了一番,年销售额突破2亿美元。丙唑具有高效、低毒、活性谱广的特点。

  • 标签: 杀菌剂 丙环唑 研制技术 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