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大县,也是全国有名的农业人口大县.2012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叶6.7万吨,涉茶行业年产值101亿元,茶叶生产事关全县的民生工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片面追求茶叶单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用品,导致土壤不断受到污染,造成土壤结构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严重酸化、板结,茶叶品质下降,影响了全县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园的基础管理工作,特别是茶园的土壤改良工作,重点是推广有机肥的施用与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等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山地茶园 技术 套种 土壤结构 应用 大豆
  • 简介:〔目的〕探讨茶尺蠖性引诱剂对成虫的引诱效果。〔方法〕把茶尺蠖性引诱剂诱捕器置于历年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Warren为害较重的茶园,每放4个有诱芯的诱捕器,放1个无诱芯的诱捕器作对照。〔结果〕茶尺蠖性引诱剂1个诱捕器每晚诱到成虫,最多的为6头,有时0头,平均1.19~3.69头。诱到的茶尺蠖成虫以灰翅型的为主,占89.83%~94.07%,黑翅型的仅有5.93%~10.17%。〔结论〕性引诱剂对茶尺蠖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作为防控茶尺蠖的措施之一。

  • 标签: 茶尺蠖 性引诱剂 试验
  • 简介:研究了两种规格黄色防虫板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规格防虫板对茶树黑刺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控制效果30×40cm~2达88.3%,30×20cm~2达72.3%;两种规格防虫板60天诱捕到的茶树黑刺粉虱分别为1784.2头、923.5头,即123.6头/m~2·天、87.3头/m~2·天,从田间防治效果和诱虫效果上看出,30×40cm~2防虫板更适合北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

  • 标签: 防虫板 北方茶园 无性良种 黑刺粉虱
  • 简介:研究了不同颜色防虫板对北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种颜色防虫板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田间防效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蓝板:其累积诱虫效果大小依次为:黄板、绿板。黄板田间防治效果和粘虫效果最好,田间防效最高达92.1%,粘虫效果为148.4头/m^2·天,最适宜北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

  • 标签: 防虫板 北方茶园 无性良种 茶小绿叶蝉
  • 简介: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茶具的水温在10分钟内玻璃杯〉紫砂壶〉瓷盖碗。且水温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0-2分钟这一时间段,水温都急剧下降,降幅瓷盖碗〉紫砂壶〉玻璃杯:2-4分钟,水温下降趋缓,降幅玻璃杯〉瓷盖碗〉紫砂壶:4—10分钟,水温下降处于较平稳的状态,降幅玻璃杯〉瓷盖碗〉紫砂壶。研究还发现,用紫砂壶、瓷盖碗和玻璃杯泡茶,茶汤中的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差异不是很明显。

  • 标签: 茶具 保温性能 泡茶效果
  • 简介:“茶为国饮”,反映了茶与民众生活的普遍联系。饮用一杯好茶,不仅要有好的茶叶,还要有好水与之匹配。本次试验通过对7种水样的理化分析检测,21组茶汤中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检测,按照国家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结合其茶汤的感官审评结果,探究其不同饮用水冲泡同种茶叶的效果和同种饮用水冲泡不同茶叶存在的差异,进而为人们泡茶择水提供有益参考或借鉴。

  • 标签: 闽南 泡茶 择水 泡茶效果
  • 简介:2009年,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我省春茶开采时间普遍提前,比上年提前15天以上。根据各产区反映情况预测,今年我省春茶大面积开采时间在3月下旬,产量略有增加,早春茶和高档名优茶价格与上年相比约上涨10%,大宗茶价格基本持平。

  • 标签: 春茶 产销形势 广东 开采时间 高温天气 名优茶
  • 简介:春茶,以绿茶为主,是我国内销市场的主流消费产品和外销市场的主导产品.长期以来,春茶总产量在全年茶叶总产量中占比巨大,尽管近年来随着夏秋茶的采制、加工与利用,春茶在全国茶叶总产量占比有所回调,但仍在五分之二以上,对当年全国茶叶产量规模具有重大影响.此外,由于春茶生产时间集中在每年5月中旬之前,占天时之先,受节会之益,探市场之势,因此对每年全国茶叶价格定位及走势具有标杆作用.

  • 标签: 春茶 产销形势 主导产品 总产量 生产时间 价格定位
  • 简介:2009年茶叶总产再创新高成本上涨致行业利润下降2009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较去年有所增长,总产量比去年再度增加,茶叶价格上扬,国内市场呈现产销两旺,出口保持较快平稳发展。但由于产大于销,企业竞争激烈,再加上茶叶采工成本、原料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上升,导致今年茶叶企业的利润将低于去年。

  • 标签: 茶叶企业 产销形势 管理成本 行业利润 种植面积 国内市场
  • 简介: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国春茶动态,正确研判2014年全国茶业产销走势,引导和推动中国茶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自2月中旬开始,联合全国相关主要产茶省和主销省(区、市)的茶叶行业社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持续性行业调查工作.根据对调查材料的汇总与分析,现形成《2014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发布如下:

  • 标签: 产销形势 春茶 中国茶叶 行业调查 持续发展 调查材料
  • 简介:本实验是利用铝与铝试剂(玖红三羧酸铵)反应,生成稳定红色络合物的原理,用分光光度法来分析不同等级绿茶茶汤中的含铝量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茶汤中含铝量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随等级的下降,含铝量增多,而且同一等级的铝含量随品质及生态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阐明茶叶中铝含量与品质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铝对茶树的生理作用提供依据。在酸性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活性铝。一般说来,铝对植物会产生毒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茶树却很例外,是一种喜铝性植物,茶园中增施铝肥,有显著促进茶树生长的效应。这说明铝对茶树具有特殊的营养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铝具有①作为茶树的营养元素,②协助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活动的间接作用包括调节茶树吸收磷素,促进光合物的运转,促进多酚类物质合成等等。因此铝是茶树必须元素,并在茶树生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然而科技工作者发现,铝在茶树体内的含量及其分布随茶树的年周期和总发育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有差异,春茶的含铝量常常较低,夏秋茶的含铝量往往较高,新梢的含铝量较低。根及老叶含铝量较高,芽叶越嫩,含铝量越低。并且含铝量过高,茶汤中的苦涩味显著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铝与茶树这对矛盾体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和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算很多,而有关茶叶中铝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竹尾忠一曾经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日本绿茶无机成份的含量,中国群技大学的尹方教授等也曾用原子吸收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含量,陈瑞锋用铝试剂光度法测定茶园土壤、茶树及茶汤中含铝量的研究已见报道。由此可见,测定茶叶中的含铝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具有开拓性意义。本实验是利用铝试剂

  • 标签: 茶树生长 茶叶品质 绿茶品质 含铝量 茶园土壤 光合物
  • 简介: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数量、金额屡创历史新高,2011年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但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掣肘因素凸显,科技创新、加强合作,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是茶产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一、出口概况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金额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面临人民币持续增值、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仍呈现量价齐增的良好态势,充分展示了我国茶产业蓬勃发展的积极成果。

  • 标签: 茶叶出口 出口数量 茶产业 科技创新 生产成本 历史
  • 简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有经济能力外出的旅游者增多。假日时间的增多,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出游的时间增加。当今城市生活空间水泥丛林化,

  • 标签: 旅游开发 茶资源 经济能力 生活空间 生活水 旅游者
  • 简介:壶因茶而生,茶与紫砂茶具在同店销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通过运用西方营销理论,从核心产品、外围产品和附加产品的三个层次对茶与紫砂茶具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茶与紫砂茶具的营销策略.同时对当代茶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大多数中国茶企业应做“地方特色个性化产品”,成为区域强势品牌,抛弃一味追求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

  • 标签: 紫砂茶具 产品理论 营销策略
  • 简介:根据近年来我市茶叶生产的现状与茶园管理的实际,有计划地在潮州全市茶叶主产区开展茶园土壤状况调查,包括潮安区的凤凰镇,湘桥区的意溪镇、铁铺镇,饶平县的浮滨镇、东山镇、建饶镇、新塘镇,共采集土样24个,通过对土壤养分等7项指标的分析,对潮州市茶园的土壤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指导茶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 标签: 土壤养分状况 茶园管理 潮州市 茶叶生产 土壤状况 科学施肥
  • 简介:引言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发疾病,在许多欧美国家它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人估计,在西方国家40岁以上的男性,有1/3的可能性死于该病,故也称之为“寡妇病”。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虽略低于西方,但有急骤上升的趋势,也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的

  • 标签: 脂血症 冠心病发病率 临床疗效 常春 西方国家 烟酸肌醇
  • 简介:2010年,我国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茶叶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型作物,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我国茶产业总体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纵观全年茶叶生产,尽管前期大部分茶区遭遇到多种不良气候灾害影响,但是由于各地及时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最终将损失控制在了最低范围。

  • 标签: 中国茶叶 产销形势 预测 农业产业 南方地区 地方政府
  • 简介:在目前的实践教学和实际运用中,对于茶叶的审评依然采用标准的感官审评来进行茶叶品质的测定,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对茶叶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运用到了茶叶的审评过程中,如计算机视觉系统、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新兴技术在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和滋味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的品评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茶叶审评 智能感官分析技术 计算机视觉系统 电子鼻 电子舌
  • 简介:潮州是广东乌龙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乌龙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潮州茶园面积达到16.8万亩,茶叶年产量2.8万吨,茶叶年产值25亿元.潮州凤凰单丛茶以本土优质资源为主导,独特的地理条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相得益彰,使潮州凤凰单丛茶以香气享誉,品质极佳,深受茶叶界专家和消费者的好评,屡获国内外名茶称号.1995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1996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 标签: 凤凰单丛茶 生物学特性 茶品种 田间 品系 潮州市
  • 简介:潮州是广东乌龙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乌龙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至2014年底,潮州茶园面积达到16.8万亩,茶叶年产量2.8万吨,茶叶年产值25亿元。潮州市拥有丰富的凤凰单丛茶茶树资源,是我国特有的茶树优良种质资源,目前,已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个,省级良种5个~([1])。本项目选取了本地较有特色和应用潜力的凤凰单丛茶茶树品系红蒂、塌堀后、兄弟仔和岭头单丛品种进行试验,按凤凰单丛茶传统的加工工艺,将试验的品种(品系)制作毛茶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 标签: 凤凰单丛 生化成分 茶品质 茶树良种 茶树资源 优良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