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烟叶采烤是烟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黔西南州安龙县依托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采取“6+6S”烟叶采烤化服务模式,即6道操作工序(将烟叶采烤划分为成熟采收、鲜烟运输、分类编竿、分类装炕、专业烘烤、下炕初分称重),“6S”现场管理(整理、整顿、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具有流程作业工序化,组织管理车间化,采烤操作标准化的特点,实现了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烟叶采烤质量的提高和过程的精准把控,具有定推广价值。

  • 标签: 烤烟 烟农合作社 采烤一体化 “6+6S”服务模式
  • 简介:综述了烤烟烟叶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及其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产优质低害的烟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烟草特有亚硝胺 前体物 进展
  • 简介:目前在卷烟研发过程中,实验室烟丝加料加香小样制样环节仍多采用手工配料配香,存在精度低、均匀性差,及烘烤后烟丝水分精度无法精准控制等问题,突出体现为中小样制样与大线中样存在品质差异,这是个行业共性问题。我们研制了台可实现实验室卷烟小样制样过程自动化配料、配香、加料、加香及烘丝功能的高精度自动化加料加香烘丝化微型设备。应用效果显示:1)其调配精度与调配中心大线生产的精度基本致。2)微型设备调配料、香与大线生产调配料、香相似度分别为99.11%、98.26%;微型设备烟丝加料加香均匀度为98.79%;3)经感官评价,微型设备处理烟丝制成的卷烟感官质量与大线生产样差异值为0.5分,明显优于人工操作效果。说明该设备能有效模拟大线生产过程,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

  • 标签: 高精度 自动化 烟草加料加香 一体化
  • 简介:对8种葡萄糖苷配糖化合在红塔集团某牌号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进行了测定。通过收集主流烟气中的粒相,并用二氯甲烷萃取粒相中的配糖,然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各配糖的含量,进步计算配糖的转移率。结果表明:①用所建立的测定方法测定的8种配糖回收率在81.31%-89.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4%,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5;②8种葡萄糖苷配糖化合向主流烟气粒相中的转移率为0.43%-2.37%。

  • 标签: 葡萄糖苷 配糖体 卷烟 主流烟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以调制后的2种烤烟、2种白肋烟以及1种晒烟为试验样品,在5年自然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不同类型烟叶内TSNAs和其前生物碱、硝酸盐含量。研究表明,随贮藏时间增加,5种烟叶NNN、NNK、NAB、NAT和TSNAs总量均不断上升,经拟合符合二次曲线增长模型。白肋烟TSNAs的含量最高,贮藏过程中增加量最多,且以四川白肋烟NNN和TSNAs总量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晒烟,烤烟TSNAs含量最低,且在贮藏过程中增加幅度较小。TSNAs前生物碱及硝酸盐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以晒烟的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较大,以四川白肋烟降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大。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类型烟叶间差异大,白肋烟硝态氮平均含量3076.50μg/g,比烤烟的28.05μg/g高109.68倍。烟叶TSNAs含量与生物碱和硝酸盐相关性均较高,其中硝酸盐含量与贮藏后TSNAs含量的相关性比贮藏前更大,与TSNAs形成更为密切。

  • 标签: 烟草 贮藏时间 烟草特有亚硝胺 生物碱 硝酸盐
  • 简介:为测定口含烟中甲醛、乙醛和巴豆醛,采用O-(2,3,4,5,6-五氟苄基)羟胺(PFBHA)衍生化GC-MS的方法,将口含烟经水萃取,与PFBHA反应生成相应的O-(2,3,4,5,6-五氟苄氧基)肟衍生产物,正己烷萃取后利用GC-MS分析正己烷相测定相应物质含量。甲醛、乙醛以D4-乙醛为内标,巴豆醛以D5-丁酮为内标,甲醛、乙醛检出限为0.010μg/g,巴豆醛检出限为0.001μg/g,各组分回收率为91.7%~104.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5.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9.6%。通过该方法测试的35个不同规格国外品牌口含烟,甲醛含量0.275~2.397μg/g,乙醛含量0.383~8.010μg/g,巴豆醛含量0.003~0.027μg/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干扰少,结果准确,易于推广应用。

  • 标签: 羰基化合物 口含烟 O-(2 3 4 5
  • 简介:为了鉴别黄斑烟中香精斑烟和料斑烟支污染的来源,利用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法不同离子在强场(>15000V/cm)条件下离子迁移率呈非线性变化的原理,使黄斑烟支上疑似香精污染的离子团相互分离,得到待测物质的特征三维扫描图谱。通过图像相似度计算查找软件(VisualSimilarityDuplicateImageFinder),对比香精斑烟支污染和对照样品三维扫描图谱的相似度,鉴别香精斑烟支污染来源。料斑烟在经过样品处理后,可利用同样的方法鉴别。结果表明:人工分拣香精斑烟支污染的FAIMS图谱和人造香精斑的FAIMS图谱相似度达到95%以上,人工分拣的烟丝湿团的FAIMS图谱和各类人造污染的FAIMS图谱相似度约为95%,说明可利用FAIMS分析与鉴别香精斑烟和料斑烟表面污染来源,且人工观察分拣黄斑烟支归类的方法基本准确。

  • 标签: 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 黄斑烟污染物 糖料 香精 图像相似度计算查找软件(Visual Similarity
  • 简介:应用ADMP遗传模型对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Bx2003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121、8叶位烟叶表皮腺毛分泌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MINQUE(1)法估算遗传参数分量的方差,应用AUP法预测遗传效应值,Jackknife法估算遗传方差和效应值的抽样方差。结果表明:(1)表皮腺毛分泌以烟碱、茄酮、9-十八炔和西柏三烯二醇为主;(2)各参试组合12、18叶位各类型腺毛分泌表型变异主要受遗传背景控制,广义遗传率范围为48%~80%,说明对腺毛分泌的遗传改良能够收到明显作用;(3)品种B21、BX2003的基因型加性效应显示其作为亲本较适合;(4)Ky14与B37、Ky8959与Bx2003、B37与建选3号、建选3号与Bx2003之间的组合的显性效应在显著降低烟叶表皮烟碱含量的同时增加其它腺毛分泌含量;(5)品种Ky14和B21较适合作为母本材料;(6)品种Ky8959、B21、Bx2003较适合作为父本材料。

  • 标签: 白肋烟 ADMP遗传模型 腺毛分泌物 遗传率
  • 简介:采用离线裂解装置在不同温度点对三种Amadori化合1-L-丙氨酸-1-脱氧-D-果糖(ADF)、1-L-缬氨酸-1-脱氧-D-果糖(VDF)、1-L-脯氨酸-1-脱氧-D-果糖(PDF)分别进行裂解试验,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产物进行初步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Amadori化合在不同温度下裂解产物不同,高温时裂解产物较多;热解产物主要为醛类、吡嗪类、呋喃、呋喃酮、吡唑、吡咯、吡喃酮等杂环化合,部分产物结构可以直接反映出Amadori化合中糖或氨基酸的结构,这些物质是食品及卷烟烟气中重要的致香成分.

  • 标签: MAILLARD反应 AMADORI化合物 热解
  • 简介: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烟草腺毛分泌的成分差异,筛选高腺毛分泌基因型的烟草种质,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基因型的12个烟草品种的鲜烟叶腺毛主要分泌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在12份检测品种烟叶中,西柏三烯二醇(CBT-diols)是西柏烷二萜的主要物质形式,且其在烤烟品种中含量相对较高;所有检测品种中均含有α-西柏三烯二醇(α-CBT-diols)和β-西柏三烯二醇(β-CBT-diols),两者比值变化范围为1.58-2.32;所有检测品种中共检测出5个蔗糖酯类型,可依据蔗糖酯类型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将检测种质分为Ⅰ-Ⅱ型蔗糖酯较多和Ⅲ-V型蔗糖酯较多2个大类。总体上看,Basma、Beinhart1000-1、红花大金元、BX1、BX2这5个品种腺毛主要分泌含量较高,可供烟草香气品质改良育种或表面活性物质提取利用。

  • 标签: 烟草 不同类型 腺毛分泌物 定性 定量
  • 简介:比较研究。THPLC和GC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羰基化合的方法。采厢吸附2,4-二硝基苯肼(DNPH)的剑桥滤片直接对卷烟烟气中的羰基化合进行捕集,系统研究酸度、滤片使用张数等条件对衍生化反应及烟气捕集效率的影响;HPLC方法中,通过流动相的选择和洗脱条件的优化,实现了羰基化合-DNPH衍生物的完全基线分离;GC方法中,通过对色谱柱、程序升温以及其它色谱条件的优化,实现了卷烟烟气中7种低级醛和酮的简便快速测定;对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在分离效果和定性定量结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羰基化合物 色谱分析 2 4-二硝基苯肼(DNPH) 卷烟烟气
  • 简介:近年来,联网技术备受世界关注,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应用。简要介绍了联网的含义、发展历程、现代农业与联网的关系,综述了国内外农业联网的发展现状,对联网在现代烟草农业中智能育苗棚的建立、烟田病虫害预警系统建立、烟田墒情监测及精准灌溉系统组建、烟株长势监测系统和精准施肥等方面的应用提出设想,并分析了联网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物联网 现代烟草农业 智能化 远程监控
  • 简介:选择2,4-二硝基苯肼作为羰基化合的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卷烟烟气中主要8种羰基化合。卷烟主流烟气通过经2,4-二硝基苯肼(DNPH)酸性溶液处理的剑桥滤片进行捕集,烟气中的羰基化合与DNPH反应生成相应的2,4-二硝基苯腙衍生物,经乙腈萃取后,采用配备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与以往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防止了丙烯醛衍生化合的进步反应,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评价了该方法测定烟气中8种羰基化合的重复性、回收率及检测限,采用该方法测定了肯塔基参考卷烟2R4F和部分国内外卷烟。

  • 标签: 羰基化合物 卷烟烟气 DNPH HPLC
  • 简介:土壤中大量氯化的主要来源之是灌溉水。烟草(NicotianatabacumL)对氯化的反应是变化的,随各种烟草类型、品种、施肥方法、栽培和采收方式而有所不同。

  • 标签: 氯化物 灌溉水 烟草 类型 施肥方法 采收方式
  • 简介:本文采用自旋捕集技术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捕集并检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研究了不同植物提取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自由基的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碧罗芷、松树皮提取和复合植物提取清除自由基效果较好.本文讨论了复合植物提取添加到烟丝中的添加量对粒相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将筛选的复合植物提取负载在介孔固体上制成介孔复合体二元复合滤嘴,同时把复合植物提取喷加到烟丝中并卷制成卷烟,检测结果表明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分别降低了36.2%和29.1%.本文还讨论了降低自由基的可能机理.

  • 标签: 卷烟主流烟气 自由基 植物提取物 降低 机理
  • 简介:以本实验室自行创制的云烟87八倍(2n=8x=96)为母本,L-8四倍为父本进行杂交,成功获得烟草六倍(2n=6x=72)植株。经观察统计其花器官特征,花粉特征,并通过体外萌发及杂交试验对其育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烟草六倍花蕾和花药明显大于云烟87四倍×L.8四倍杂交组合四倍(简称四倍杂种)后代的花蕾和花药,但花粉量较少;其花粉体外萌发率仅9.78%,明显低于四倍杂种;六倍花粉在六倍及云烟87四倍柱头上只极少量萌发并穿过花柱;以六倍为父本,与云烟87四倍烟草品种杂交以及六倍自交,不能坐果;而以六倍为母本、云烟87四倍为父本可得到定量种子,其单果种子数与杂种四倍作母本、云烟87四倍为父本时差异不大,但发芽率只有21.2%。这表明本研究中的六倍植株作父本不育,而作母本具有定的育性,后续研究利用中可将其用作母本。

  • 标签: 烟草 六倍体 八倍体 花粉 育性
  • 简介:为测定卷烟滤嘴截留烟气中的苯系,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定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120℃、30min静态顶空后,采用HP-INNOWAX柱分离和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线性回归较好,相关系数r〉0.999,线性范围为0.08~4μg/mL,定量检测限为0.003~0.005μg/支;回收率在86.2%~102.8%之间;RSD小于5%。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适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 标签: 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 苯系物 卷烟 滤嘴
  • 简介:为明确烟草类型及贮藏环境对烟叶氮氧化形成的影响,利用真空干燥器设置了密闭的环境,检测和分析了不同烟叶类型、贮藏温度和时间及含水率条件下环境中气态NOx(Nitrogenoxides)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烟叶形成的氮氧化以NO为主。相同的贮藏条件下,白肋烟产生的NOx浓度高出烤烟约9倍。当贮藏温度从10℃提高到50℃,处理48h后白肋烟样品产生的NO和NO_2浓度逐渐升高。白肋烟经过50℃贮藏2h后,即可检测出NOx,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NOx的浓度不断增加。相同贮藏温度下,含水率高于18%的烟叶产生的NO和NOx浓度与含水率11.03%和12.29%相比显著降低;烟叶隔离加入活性炭后,烟叶贮藏环境中的NOx浓度显著降低。研究表明,贮藏环境控制可以抑制和减少烟叶本身氮氧化的产生,从而减少贮藏过程中烟叶TSNA的形成。

  • 标签: 烟叶 贮藏温度 含水率 氮氧化物
  • 简介:采用龟尾罩和装有剑桥滤片的捕集装置将侧流烟气中的5种挥发性化合(1,3-丁二烯、异戊二烯、丙烯腈、苯、甲苯)捕集于甲醇溶液中,采用四极杆GC-MS结合质谱选择性离子扫描模式(SIR)定量测定侧流卷烟烟气中5种挥发性化合释放量。试验证明,此方法仃较好的重复性:对5种挥发性化合释放量组内测定的RSD≤3.45%,组间测定RSD≤6.27%;具有较高的灵敏度:5种挥发性化合的检测限均低于0.13μg/支;较高的准确性:5种挥发性化合的回收率在93.37%~98.2%之间。

  • 标签: 气质联用 侧流卷烟烟气 挥发性化合物 测定
  • 简介:为研究不同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源晒烟烟叶调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变化的影响,以主栽晒烟品种毛3号为材料,设计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试验,对调制前后的烟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晒烟鲜烟叶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47.9mg/g,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最高,分别占总量的12.5%和10.7%;受采收期影响,天冬氨酸及氨基酸总量随采收期推迟先减少后增加,谷氨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调制后烟叶中氨基酸总量降至104.0mg/g,降幅29.7%。但天冬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增幅28.9%,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增至23.6%,谷氨酸及其他多数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调制后烟叶各氨基酸含量均有影响,随采收期推迟,晾制条件下氨基酸总量持续上升,晒制条件下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调制方式对天冬氨酸的含量影响较大,烟叶成熟度低时晒制烟叶天冬氨酸含量高于晾制烟叶,成熟度高时则是晾制烟叶高于晒制烟叶。

  • 标签: 晒烟 氨基酸 采收时期 调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