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概述了梨果实石细胞的形成、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含量、大小以及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并对石细胞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对梨果实石细胞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石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近年来.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的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果面变白.出现的小黑点十分显眼.极大影响了外观.降低了商品价值.严重者出现裂口.造成果实腐烂.对梨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经过我们调查分析.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

  • 标签: 套袋梨 黑点病 果面 梨果生产 国内外市场 套袋栽培
  • 简介:梨果套袋是提高梨果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但生产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病虫危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果面不洁净、果锈、虎皮、裂纹、裂果、黑点、畸形等现象,严重影响梨果外观品质.降低商品果率.

  • 标签: 套袋梨 果面 技术 光洁 病虫危害 商品果率
  • 简介:研究采后热处理对贮藏‘黄冠梨’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热处理提高了贮藏‘黄冠梨’果实的综合品质,延缓和降低了果心褐变率的发生,增强了其在冷库中的贮藏效果。

  • 标签: 热处理 '黄冠梨’ 贮藏
  • 简介: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7份油梨果肉和种子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油梨果肉主要成分脂肪酸的主要吸收峰值在3298~1746cm~(-1)之间;油梨种子主要成分脂肪酸的主要吸收峰值在2850~3400cm~(-1)之间。7份油梨品系果肉和种子中的脂肪酸及其他成分含量分别表现出品系间差异。该研究为油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新方法,且FTIR具有制样简单、测定快速和可多组分同时测定等特点。

  • 标签: 油梨 主要成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简介:梨果皮较薄,汁液多,由于虫害或生理因素容易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现象(俗称疙瘩梨),使果个变小变硬。凹陷部分失去光泽颜色变暗,果肉块状木栓化,石细胞增多,严重影响梨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为了使更多果农能分辨不同原因造成的"疙瘩梨",以便有针对性地防治,笔者通过多年细致观察和详细调查,掌握了不同症状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借鉴。

  • 标签: 公害防治技术 石细胞 木栓化 小变 康氏粉蚧 灭扫利
  • 简介:我市自2000年以来,共引进黄金、水晶、新世纪、金廿世纪、绿宝石、黄冠等绿皮梨新品种10余个,果实普遍套袋。通过几年来的品种特性观察与生产来看,果园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不少梨果出现果锈、虎皮、裂纹、裂口、黑点、日灼、畸形果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果面光洁度.降低了商品率。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 标签: 果面光洁度 梨果 套袋 原因 品种特性 经济效益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梨优新品种‘玉露香’采后品质和贮藏效果的影响,以明确其采后生理特性、适宜采收成熟度参数,为生产上优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山西太谷‘玉露香’为材料,分3个采收成熟度进行采收后,测定常温(20℃)和冷藏(0℃)条件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皮颜色、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对电导率、单果质量、硬度、种子颜色指数等生理指标,并调查了不同贮藏期果实黑心指数、磕碰伤百分率和腐烂率。

  • 标签: 采收成熟度 果实品质 耐贮性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采后生理特性
  • 简介:梨是我国果业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南方各省发展的主要果品。广西据1996年的统计,梨总面积仅1.228万hm2,其中投产面积为0.726万hm2,梨的总产量为5.49万t,仅占广西水果总面积的1.31%和总产量的2.3%。每年仍需引进几万t的梨供应市场。广西梨栽培历史悠久,各地都有梨的栽培,但都为零星分布,管理粗放,品种老化,商品档次低,不能造应市场的要求。引进梨优良品种,主攻“早熟”和“特晚熟”,合理规划,适度规模的商品化种植高产优质梨,以产业化的模式组织生产,是广西梨的生产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日本梨引种 试验初报 发展建议
  • 简介:灵川县位于湘桂走廊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日本韭菜苔的生长,2002年灵川县农业局开始引进种植,但由于长期连作,病虫害发生严重。笔者多年进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病虫害发生 综合防治 菜苔 日本 田间药效试验 季风气候区
  • 简介:日本樱花褐斑穿孔病主要危害樱花叶片,致使叶片大量提早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发病期在4~9月,7、8月发病率增加,9月病叶大量脱落。65%代森锌、75%百菌清(科能)、75%百菌清(达科宁)、50%多菌灵4种农药防治樱花褐斑穿孔病,4月底开始喷药,10d左右1次,共喷4次,防治效果分别达95.1%、91.0%、86.3%、76.1%,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樱花 褐癍穿孔病 发生 防治
  • 简介:日本的柑桔业由于生产过剩,其栽培面积和产量自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后开始逐年下降。其中,以温州蜜柑减少最甚,已分别自1975年的约17万公顷和367万吨下降到1989年的8.56万公顷和200万吨左右。近年来,日本大力推广温室柑桔栽培技术,使其产品提早上市,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能力,并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温州蜜柑 栽培现状 竞争能力 国际市场 副主枝 果实膨大期
  • 简介:日本城市景观入手,从社会人群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空间的关系考察景观设计的多维动态;根据日本景观设计的人文、地域特征,考察其独具特色的既传统又现代的发展历程;结合景观设计面临的发展态势,分析借鉴其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模块。为我国当下面,临的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与前号,拓展新的设计层面与思路。

  • 标签: 城市景观 构建 启示 日本
  • 简介:根据日商提供的制种技术,结合大别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条件,调查研究日本国茄子种子的制种及加工技术在大别山地区的应用。

  • 标签: 日本茄子品种 制种 种子加工
  • 简介:经过多年的选育,日本于21世纪初登记了早秋、甘秋和贵秋等最新甜柿品种,该系列品种引进我国山东省龙口市并经5年的栽培试验,均适应性良好,且表现出脱涩完全、果个较大、颜色好、早果丰产性强、品质佳等特点。现将品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栽培技术要点 日本甜柿 引种表现 栽培试验 品种引进 品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