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塑料大棚能生产反季节蔬菜,但冬春季节蔬菜的光合作用差,其氧化碳浓度低,影响产量和效益。增施氧化碳3个月可提高产量20%,投入产出比为1:10。在晴天上午揭去草帘1小时后施用,遇低温多云或阴雨天不施。施用方法有2种:1.采用多点放置“干冰”:2.按1:5比例将工业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千万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溶液

  • 标签: 塑料大棚 氧化碳 浓硫酸 反季节蔬菜 稀释硫酸 光合作用
  • 简介:减少氧化碳的含量是解决全球气候变迁问题的重要手段,以台湾新竹的培英国中为例,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采用“绿化量”指标计算校园空间绿化效益的评价方式,该方式可以弥补传统绿化评价手段的不足,更可加速覆层栽植与立体化绿化等生态化高效益绿化手法的推广速度,可作为我国大陆进行绿化评价时的种参考。

  • 标签: 绿化量指标 校园 二氧化碳固定效益
  • 简介: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报道,从1992~2002年的10年期间,全球氧化碳总排放量上升15%,已超过240亿吨。在经济活动中的能源消耗占全球温室气体释放量的80%。燃烧矿物燃料以及焚烧废物都是释放氮化碳的元凶。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上升 世界银行 温室气体 能源消耗 经济活动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10月24日发布公报称,2015年全球氧化碳平均浓度首次达到400ppm(1ppm为百万分之)这“里程碑”。具体而言,去年全球氯化碳平均水平为工业化前的144%。据预测,受强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的氧化碳浓度将再次刷新纪录。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平均浓度 创新 世界气象组织 二氯化碳 厄尔尼诺
  • 简介:据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2006年1月13日消息: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立环境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中心在位于山梨县富士吉田市的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内的落叶松林中,设立了可以连续观测大气.森林中的氧化碳收支和森林环境、树木的生理生态机能等的观测点,从2006年1月起开始实施观测。

  • 标签: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森林生态系统 连续观测 碳收支 二氧化 地球环境
  • 简介: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立环境研究所的町田敏畅主任研究员,与日航财团、气象研究所、东北大学、宇宙航空研究发展机构(JAXA)和日本航空(株)等单位共同研究的在民用定期航班上搭载氧化碳连续测定装置进行定期观测,获得世界首次成功。

  • 标签: 二氧化碳 民用飞机 定期 观测 世界 航空研究
  • 简介:日本政府已确定了在《京都议定书》第1承诺期内可排放温室效应气体总量,并于2006年8月30日提交给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事务局。日本政府将以往公布的基准年(1990年)氧化碳总排放量.12.55亿t修正为12.61亿t,增加600万t。随之,森林吸收氧化碳量在日本削减目标6%中的占有率,由原来的3.9%下调到:3.8%,但目标所规定的削减总量不变,仍然为1300万t碳(4900万t氧化碳)。林野厅在防止全球变暖运动中所使用的“3.9绿色商标”已经作为象征普及,因此在森林吸收氧化碳目标值调整为3.8%之后仍使用“3.9绿色商标”。

  • 标签: 二氧化碳 日本政府 吸收 森林 标值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简介:桦木醇,种药用五环三萜成分,大量存在于白桦(Betulaplatyphlly)树皮中。白桦树皮于2000年9月采集自黑龙江省塔源林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是种新型分离技术,广泛用于药物和天然产物生产。本文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白桦皮中提取桦木醇的工艺条件,系统分析了携带剂用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等参数对桦木醇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萃取条件为:每克桦树皮粉所用携带剂用量为1.5mL,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55C,CO2流量为10kg/h,分离压力和分离温度分别为5.5Mpa和50C。图4参6。

  • 标签: 白桦 桦木醇 超临界CO2萃取
  • 简介:为了解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水中氨含量现状,作者对大兴安岭各类型水进行了氨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南翁河区域河水与地表径流中氨含量8、9月偏高,地表径流中氨含量在3.94—13.43mg/L范围,河水中氨含量在0.87—1.76mg/L范围。加格达奇区各施业区河水氨含量6、7月偏高,8月含量最低,9月份普遍有升高,含量范围基本均在0.14—0.99mg/L之间,地下水中氨含量范围在0.02—0.82mg/L之间。南翁河区域地表径流水中氨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河水。这与南翁河区域地表森林暗棕壤中丰富的有机质密切相关,加格达奇区各施业区河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的水质氨含量动态与地表水呈现致变化趋势。

  • 标签: 大兴安岭 氨氮 含量 结果
  • 简介:据日本《林政新闻》2006年7月12日报道,日本关于森林吸收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计算方法的讨论已进入最后阶段。今年8月底,日本政府必须向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事务局汇报关于森林吸收氧化碳计算方法等问题的讨论结果,为此,以环境省组成的有识之士研讨会为中心积极制定了相应对策。

  • 标签: 日本政府 二氧化碳 吸收 森林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内
  • 简介: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析邓恩桉人工林幼龄林土壤有机质和全含量与沉降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沉降可以显著减少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同时又可以显著地增加森林土壤全的含量。

  • 标签: 邓恩桉幼龄林 氮沉降 有机质 全氮
  • 简介:温室条件下,向盆栽山毛榉幼苗中施加192g.m·^-2^15N示踪物,研究连续两个生长季沉积在森林土壤(含森林地被物)、沥出物、以及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分配。模拟了四种处理(栽培和非栽培)下的NH4^+和NO3^-沉积情况,每种处理各自标记为^15N-NH4^+或者^15N-NO3^-。在整个体系中施加15N的总回收率分别是,盆栽处理的^15N-NH4^+为67.3%~74.9%,非盆栽处理的^15N-NO3^-为85.3%~88.1%。两种^15N示踪物主要沉积在森林土壤(包括森林地被物)中,其中盆栽处理的森里土壤中^15N-NH4^+为34.6%~33.7%,^15N-NO3^-为13.1%~9.0%,说明异养微生物有很强的固氮作用。森林土壤微生物对^15N-NH4^+的固定能力比^15N-NO3^-的固定能力强三倍。^15N-NH4^+的优先异养利用造成土壤中^15N-NH4^+的沉积量是植物体保存量的两倍而土壤中^15N-NO3^-的沉积量却低于植物体的。总之,植被-土壤系统中15N-NH4+的沉积量比^15N-NO3^-的沉积高了60%,说明了沉积的形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保存中的重要性。

  • 标签: 15N示踪物 氮贮留与回收 山毛榉幼苗 森林土壤 固定 氮素平衡
  • 简介: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无机盐对紫芝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菌丝密度、菌丝生长速度的对比,筛选出适宜紫芝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紫芝菌丝生长最佳碳、、无机盐培养基组合为酵母粉、氯化钾。

  • 标签: 紫芝 固体培养 营养分子 筛选
  • 简介:选择苏州渔阳山保存较为良好典型的太湖湖滨带作为试验地,并根据距离水体的远近,将湖滨带从近水体到高岗地分别设置三个实验区,探讨了湖滨带土壤全、有效、微生物生物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湖滨带土壤有效含量近水区〉中水区〉远水区,土壤湿度和水淹作用对土壤氮素含量具有影响作用;土壤有效呈明显季节波动秋季〉春季〉夏季,在植物生长旺盛季节维持较低水平;土壤有效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土壤有效与土壤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沿水分梯度土壤有效受土壤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湿度、植被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

  • 标签: 水分梯度 湖滨带 土壤氮 太湖
  • 简介:采用盆栽法对4种重金属(Cd2+、Pb2+、Cu2+、Zn2+)胁迫下的菲黄竹与菲白竹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菲黄竹的SOD、POD、及CAT活性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总体趋势是先增大,之后降低,最后又增大;而菲白竹则是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产物(MDA)则于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重金属胁迫下,2种地被竹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被诱导,且菲白竹比菲黄竹有更强的耐重金属胁迫性。

  • 标签: 重金属胁迫 抗氧化酶 地被竹
  • 简介:采用红外CO2测量仪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07年度的CO:浓度变化特征进行连续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公园内CO2浓度存在明显的日期、季节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植被光合作用、植被呼吸作用、土壤呼吸作用等。公园内部样点在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绿化覆盖率、植被生长状况、植被类型等。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植被生态效应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二氧化碳交换
  • 简介:<正>片绿叶的翠岛凭栏依在小桥、蓝天、绿荫、静寂、三两声杜鹃啼叫,芳草中,弯弯水流,分开了,绕过河心小洲

  • 标签: 水流 绿叶 杜鹃 河心 静寂 分开
  • 简介: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氧化反应对热处理固定杉木压缩木材的影响.首先,饱水状态的杉木试件在热压机中被径向压缩约50%,然后压缩试件被分别放在个普通烘箱(有氧热处理,空气的压力为大气压)和个真空干燥箱中(真空热处理,空气压力很低,约0.075MPa)进行热处理,两种热处理都设置了5种温度包括140,160,180,200,220℃以及不同的时间.同时进行热处理的还有些绝干的对照试件,用来测定不同热处理过程中的重量损失率(WL)和抗收缩率(ASE).研究结果如下:(1)热处理过程中氧气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热处理的效率,在220℃时有氧热处理约2.5h后,压缩木材的RS(回复率)达到0;但在真空热处理时,在220℃时加热约30h后,压缩木材的回复才能基本被固定.(2)氧化并不是压缩变定的固定、木材重量的损失或尺寸稳定性提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氧气的存在几乎对RS和WL以及ASE和WL间的关系没有影响,但对RS和ASE间的关系有些影响.(3)TT平面中的RS等值线,Δt定回复率和温度下两种热处理所需时间的差值)和温度间的关系,以及由于氧化反应而引起的热处理效率增加的系数η清楚地反映了氧化反应对热处理固定杉木压缩木材的效率的影响

  • 标签: 杉木 压缩木材 氧化 热处理
  • 简介:顺昌县榜山村8年生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与6年生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的群落学特征、测树学特征、生物量及生产力等的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分生产力较代高38.5%,同时保持较高的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代及代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米槠林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生长量分别为5.2t/(hm2·a)及7.2t/(hm2·a),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59cm/a及0.70cm/a,树高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80m/a和1.17m/a,蓄积量平均生长量分别为8.1m3/(hm2·a)和10.6m3/(hm2·a),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233和2.064,物种均匀度分别为0.447和0.495.

  • 标签: 米槠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群落学特征 测树学特征 生物量 生产力
  • 简介:三、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概念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是指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 标签: 林犯罪 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