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05—2015年国内外主要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论述了城市绿化领域发展与生态设计学术研究成果的构成情况及研究热点,探究不同时期研究重心的动态变化,对比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共性与特点。

  • 标签: 城市绿化 低碳发展 生态设计 学术动态
  • 简介: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全球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储量是研究森林与大气间交换的关键因子,本文探讨了森林植被储量研究方法、影响因子,以及目前我国在森林植被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森林植被储量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研究方法
  • 简介: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简约生活"成为值得倡导的生活方式,是生态美学走向生活的标志。从时代观、自然观、发展观、生态伦理观、生活观、文化观与美学观等7个方面阐释了"简约生活"提出的历史、现实与理论根据,特别阐释了其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紧密联系。"简约生活"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是时代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生活观、文化观与审美观的转变。

  • 标签: 生态美学 简约生活 新时代 美丽中国
  • 简介:以园林中常见的12种观赏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种在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固释氧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6月〉5月〉4月;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的是阔叶箬竹,最小的是唐竹。同一竹种不同月份的固释氧量存在显著差异,12种观赏竹不同月份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释氧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8月〉6月〉5月〉4月;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竹的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释氧效应均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单位叶面积固释氧量最高,唐竹最低;青丝黄竹的单位土地面积固释氧量最高,黄槽竹最低。聚类分析将12个竹种的固释氧能力分为3类,可为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观赏竹 净光合速率 固碳 释氧
  • 简介:利用海口市2008-2010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海南文昌森林生态国家级定位观测站木麻黄生物量实测数据,分析并计算了海口市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生物量和储量。结果表明:海口市木麻黄林分生物量总量为256130.7t,木麻黄林总储量为127194tC,其中,幼龄林生物量和储量分别为509.98t和239.69tC、中龄林生物量和储量分别为24760.73t和12380.36tC、近熟林生物量和储量分别为59666.23t和29833.12tC、成熟林林生物量和储量分别为39932.41t和19766.54tC、过熟林生物量和储量分别为131261.3t和64974.33tC。

  • 标签: 海口市 木麻黄 碳储量 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