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菌丝干重定量研究从云锦杜(Rhododendronfortunei)根系分离的菌根(EriocoidMycorrhiza,ERM)真菌的氮源吸收特性;在不同的氮源培养基上,采用单菌株接种无菌云锦杜鹃幼苗研究ERM对宿主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无机氮中生长量较大;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菌株接种幼苗生长均优于非接种苗,尤其在牛血清蛋白和硝态氮培养基上,接种苗优势最为明显。

  • 标签: 云锦杜鹃 欧石南类菌根真菌 有机氮源 无机氮 接种效应
  • 简介:2000年12月15日,北京园林学会召开组织委员会,讨论发展新会员,会上学会办公室汇报了今年学会年检情况,会员会费收缴情况、会员变动情况,申请入会情况。委员会审核了新会员的入会申请。今年共有115人申请入会,经过审核共批准94人为会员,其中男会员48

  • 标签: 北京园林 新会员 学会 组织委员会 变动情况 办公室
  • 简介:<正>科学家正利用苔藓对大气污染的敏感性,加之其无根生长及高的表面质量比,使其成为吸收大气污染颗粒物的上佳植物材料。由欧盟5个成员国西班牙(总协调)、法国、德国、爱尔兰和意大利的有关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生态仿生学科技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利用实验室的可控环境条件,采用泥炭苔藓芽孢子克隆技术,尽可

  • 标签: 大气污染物 克隆技术 无根 可控环境 刘仲健 菜豆树
  • 简介:根据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先进国家在2008~2010年的约束期内,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分配给日本的削减目标是6%。为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决定其中的3.9%靠森林来吸收。据测算,3.9%换算成碳量为1300万t。作为森林大国的加拿

  • 标签: 日本 森林保护 CO2 吸收性能 成碳量
  • 简介:文章主要根据目前国内的竹炭研究进展的状况.综述了竹炭吸附性能、竹炭导电性能、竹炭改良土壤的性能、竹炭的负离子功效和竹炭的远红外功效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竹炭 吸附 导电 改良土壤 负离子功效 远红外功效
  • 简介:本文就麦草浆漂白的性能进行了探讨,以期改善纸浆白度.H2O2漂白剂因漂白损失小、漂后白度稳定性好,从而常用于纸浆漂白,特别是高得率浆的漂白.为寻找H2O2的漂白规律,本文对H2O2漂白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漂白剂H2O2在水中电离生成OOH-作为漂白的有效成分,其浓度的提高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增加H2O2用量将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H2O2在碱pH缓冲剂存在的环境中电离,将产生一个较稳定的OOH-浓度,使漂白反应稳定.但是过高的pH值会导致H2O2分解,同时碱与浆中木素的反应生成新的发色基因,使纸浆白度下降.适当的温度会促使H2O2的电离,使漂白反应顺利进行.但温度过高则使H2O2分解,失去漂白作用.为消除重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加入了螯合剂.根据MonicaLundquist的研究模型,本文对麦草爆破浆的H2O2漂白进行了研究,白度值可表示为dWdt=k[H2O2]0.2340[NaOH]1.2619W-1.8176.公式表明:较高的H2O2浓度、NaOH浓度及较少的发色因素对白度提高有利.从公式中还可看出在保证必需的H2O2用量的情况下,pH值的控制对白度的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漂白反应?

  • 标签: H2O2 漂白 爆破浆
  • 简介:基于丛生中小径级竹材资源丰富,工业化利用水平低的现状,开发了以竹代木的高性能重组竹新材料。高性能重组竹可代替木材、节约木材资源,形成新型资源产业链;同时,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生态、经济的平衡发展。

  • 标签: 丛生竹 以竹代木 关键技术 气候友好技术
  • 简介:日本政府已确定了在《京都议定书》第1承诺期内可排放温室效应气体总量,并于2006年8月30日提交给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事务局。日本政府将以往公布的基准年(1990年)二氧化碳总排放量.12.55亿t修正为12.61亿t,增加600万t。随之,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在日本削减目标6%中的占有率,由原来的3.9%下调到:3.8%,但目标所规定的削减总量不变,仍然为1300万t碳(4900万t二氧化碳)。林野厅在防止全球变暖运动中所使用的“3.9绿色商标”已经作为象征普及,因此在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目标值调整为3.8%之后仍使用“3.9绿色商标”。

  • 标签: 二氧化碳 日本政府 吸收 森林 标值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简介:2004年2月英国木材研究和发展协会与印度的中央电力研究所完成了一项关于竹结构房屋抵御高强度地震的试验。

  • 标签: 竹屋 抗震性能 高强度地震 试验
  • 简介:竹子自古就是建筑材料,但其使用因屋顶的荷载分布受到限制。竹建筑技术的标准化受制于不同地理和环境条件下竹子性能各有不同。另外,由于缺乏成本效益来确定竹结构的安全性,竹子不能大量用在建筑结构中。为解决这些缺点和对竹子作为建筑荷载构件的研究中不足,本试验研究评估了结构竹横梁的荷载能力,该实验是通过特别设计的测验设备来进行的。通过对横梁结构的荷载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而证明竹子有极高可能用于建筑结构的荷载构件。将竹子大量用在建筑上不仅能提供更多的经济适用房,还可以解决环境问题。

  • 标签: 竹子 绿色建筑 经济适用房 环境因素
  • 简介:为了明晰种植屋面排蓄水层的蓄水能力,测定了5种排(蓄)水材料的蓄水性能指标。在3cm厚时,蓄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PVC板、玻璃轻石、HDPE板、陶粒、碎石。玻璃轻石和陶粒通过增加铺设厚度蓄水量均可超过塑料排(蓄)水板,尤其是玻璃轻石;对于简单式种植屋面,塑料排(蓄)水板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PVC板;碎石在土层较厚的花园式种植屋面具有明显优势;而陶粒在性能和成本方面相对其他材料都不占优。

  • 标签: 种植屋面 排(蓄)水材料 蓄水性能 塑料排水板 玻璃轻石
  • 简介:针对我国竹材人造板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竹材青黄界面有效胶合和竹材单板化利用技术难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开发了竹材单板化制造技术、纤维原位可控分离技术、酚醛树脂梯级导入技术和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等多项技术,研制了多功能竹单板疏解机,建立了竹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平台,开发风电桨叶基材、全竹集装箱底板、室外园林景观用材、建筑梁柱、家具、火车车厢底板、水泥模板及建筑撑木等8种竹基纤维复合材料,使毛竹等大径竹材的一次利用率从20%~50%提高至90%以上,使丛生竹、小径毛竹、其他散生杂竹等未能工业化利用的竹材得到高效利用。

  • 标签: 竹材 竹材人造板 竹基复合材料
  • 简介:风景视觉吸收力是景观综合视觉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风景资源评估和景区区划的依据。文章以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制定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时,探讨了对全区森林景观视觉吸收力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从而为景区的建设和生态旅游路线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 视觉吸收力
  • 简介: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国内外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与定义,并详细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国内外的研究与未来发展问题,同时,还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高性能混凝土 定义 耐久性 存在问题
  • 简介:本文通过NS改性落叶松材和素材在相同干燥基准下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的对比试验,研究了NS改性对落叶松材干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S改性可显著改善落叶松材的干燥性能,40mm厚板材平均干燥速度可提高48%以上,各项干燥质量指标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完全可满足家具等生产的需要。

  • 标签: 落叶松材 木材干燥性能 NS改性 干燥速度 干燥质量
  • 简介:对椭竹/新PE、楠竹/回收PE、杂竹/回收PE3种竹塑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是影响竹塑复合材料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3种竹塑复合材料厚度方向吸水膨胀性和吸水率表现为:杂竹/回收PE材料吸水膨胀性最大,椭竹/新PE次之,椭竹/回收PE最小。(3)杂竹/回收PE在80℃时的吸水率是室温下的3.5倍;楠竹/新PE和楠竹/回收PE在80℃条件下的吸水率均是室温下的3倍。(4)楠竹/回收PE在80℃水浴中的厚度方向吸水膨胀率是55℃下的1.4倍,是室温下的2倍;椭竹/新PE80℃水浴下吸水膨胀率是55℃下的1.2倍,是室温下的1.9倍;杂竹/回收PE80"C水浴下吸水膨胀率是55℃下的1.6倍,是室温下的2倍多。(5)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后发现,吸水后竹塑复合材料除了竹纤维发生膨胀之外,材料的内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即竹塑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湿膨胀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 标签: 竹塑复合材料 厚度方向吸水膨胀性 吸水率 高密度聚乙烯
  • 简介:有“香港文坛教父”之称的作家刘以鬯毕生致力于“求新求异”,其“实验小说”创作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充满了探索性和先锋性。笔者结合他的一系列“反小说”创作,分析了刘以鬯对法国“新小说派”的新锐创作观及主要创新技巧如“客体写作”、“跳跃”、“环合”、“复现”和“开放性创作”等手法的吸收与借鉴,并指出其“求新求异”的叙事背后立足香港本土,着力表现�

  • 标签: 刘以鬯 叙事本土 小说派
  • 简介:据日本《林政新闻》2006年7月12日报道,日本关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的计算方法的讨论已进入最后阶段。今年8月底,日本政府必须向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事务局汇报关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计算方法等问题的讨论结果,为此,以环境省组成的有识之士研讨会为中心积极制定了相应对策。

  • 标签: 日本政府 二氧化碳 吸收 森林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内
  • 简介:对经盐处理后,天蚕丝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桑蚕丝和柞蚕丝相比,虽然天蚕丝的结晶度最小,强度也较小,但其伸长度最大,弹性也较好;天蚕丝的吸湿性能优于柞蚕丝,但比桑蚕丝差;天蚕丝经钙盐处理后,有失重现象,可以生成明显的微孔穴和原纤化特征,纤维结构变得松弛,结晶度下降,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初始模量和断裂功等,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天蚕丝 钙盐处理 结构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