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半枫荷是民间用于治疗风湿跌打、瘀积肿痛和产后风瘫等的有效药物.该文通过对半枫荷的叶片活性成分测定,为半枫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半枫荷 叶片 活性成分
  • 简介:本文利用体内法测定了喜树幼苗不同器官以及不同叶位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同时观察了喜树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NRA的日变化规律,并考查了NRA与叶面积及比叶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根、茎及茎尖中的NRA相比,叶片中的NRA最高。不同叶位叶片的NRA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10个不同叶位的叶片中,上数第4~6片叶片的NRA较高。叶片NRA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30前后。同时,结果表明NRA与叶面积以及比叶重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喜树的氮代谢提供基础资料。图5参18。

  • 标签: 喜树 硝酸还原酶活性 日变化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乳源木莲叶中的挥发油,经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16个峰,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比较确定出其中14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反-橙花叔醇(38.831%)、二环基丙二腈(13.892%).δ-杜松烯(7.814%)、香叶醇(6.36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对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Iamarblue法测定乳源木莲的挥发油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抑制作用很强,浓度为100μg/mL达到100%。

  • 标签: 挥发油成分 乳源木莲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以纯水和10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和50℃水浴萃取法获得了黄藤笋和4种常见茎类蔬菜(芦笋、茭白、莴笋和甜麻竹)的提取液,并通过DPPH法测定了这些提取液的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黄藤笋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芦笋,甜麻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低。黄藤笋、芦笋和莴笋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而茭白和甜麻竹则相反。除甜麻竹外,其余4种茎菜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不因萃取方法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黄藤笋提取液在稀释到3200倍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仍有0.33%,而其他4种常见茎莱在稀释2~10倍后已丧失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表明,黄藤笋作为保健品的添加剂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

  • 标签: 黄藤笋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能力 茎类蔬菜
  • 简介:运用琼脂扩散法、琼脂平板法,比较了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与银中杨(Populusalba×P.berolinensis)叶片的水提液、醇提液、鲜汁液对5种目标菌种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水提液低浓度下即可实现对绿脓杆菌的抑制。62.50mg/mL浓度的银中杨水提液、125mg/mL浓度的兴安落叶松水提液可以有效抑制绿脓杆菌;250mg/mL的银中杨水提液可杀灭木霉,1000mg/mL的银中杨水提液可杀灭黑曲霉。

  • 标签: 园林植物 提取液 抑菌活性
  • 简介:文章阐明了用松香作为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把上述表面活性剂按照其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分为四类,并对这些表面活性剂的用途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松香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松香 表面活性剂 应用
  • 简介:通过在三种杨树无性系,I-214(Populus×euranericanacv.I-214)(ltalica)、中东杨(P.berolinensis)(Berolinensis)和群众杨(P.popularis35-44)(Popularis)一年生盆栽插条苗的木质部导入ABA和细胞分裂素,研究了这两类激素在气孔调控中的作用。尽管不同无性系的气孔在对ABA的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ABA仍可导致气孔的关闭,然而在蒸腾流中的细胞分裂素(与ABA共导入或分别导入)可以明显地抑制ABA的作用。并且玉米素还能推迟土壤干旱所诱导的气孔关闭,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内源细胞分裂素浓度下降而同时ABA上升.据此提出了复合胁迫信号的概念,即在根冠通讯中,是ABA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控气孔的运动。另外还研究了玉米素、激动素、6-BA等不同细胞分裂素与AB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6-BA与玉米素和激动素的作用相反,它不能抑制ABA的作用,反而促进其对气孔的关闭更多还原

  • 标签: 杨树 气孔导度 根冠通讯 细胞分裂素 ABA
  • 简介:本文以联合勘察加景天(Sedum.kamtschaticumSubsp.Ellacombianum)、‘胭脂红’景天(S.spuriumcv.Coccineum.)、石景天(S.acre)3种景天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显微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叶片细胞结构变化与景天植物抗寒性的关系。结果如下:(1)景天的抗寒性与其叶片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淀粉粒积累、粘液细胞增多以及蜡质层增厚有关,在低温胁迫下石景天因为叶绿体表现出高的稳定性,叶肉细胞液泡中存在大量囊泡(小泡)来防止细胞结冰,以及通过叶片表面厚厚的蜡质层降低蒸腾作用,从而达到较强的抗寒性。(2)从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分析,3种景天植物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石景天、‘胭脂红’景天、联合勘察加景天。

  • 标签: 景天 低温胁迫 细胞结构
  • 简介:以耐盐的胡杨(Populuseuphratica)和盐敏感的毛白杨(P.tomentosa)的悬浮细胞为材料,利用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细胞中离子的分布.胡杨细胞分别经52,137,223,309,395和480mmol·L-1NaCl溶液处理,毛白杨细胞只经137mmol·L-1NaCl处理.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提高了两种杨树细胞Na和Cl离子的浓度,但Na在细胞壁中的浓度与Cl接近,而在细胞质和液泡中则明显低于Cl,表明Na和Cl是通过不同的机制由无阻空间(细胞壁)进入细胞内的.在137mmol·L-1NaCl条件下,胡杨细胞质中Na和Cl离子的浓度远低于毛白杨,而且在溶液中盐分浓度低于223mmol·L-1的情况下,胡杨细胞质中盐离子浓度始终保持在细胞壁的水平以下.这些结果都显示胡杨质膜具有较强的排盐性.当溶液中NaCl浓度高于223mmol·L-1时,胡杨液泡中盐离子浓度显著提高,表明胡杨有明显的离子区隔化功能.相反,毛白杨没有离子区隔化证据.另外,胡杨细胞中营养元素K和Ca未受盐胁迫的影响,而137mmol·L-1NaCl处理降低了毛白杨细胞壁和细胞质中营养元素的水平.总之,胡杨在盐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排盐性和离子选择性,并能将盐离子区隔于液泡中,这是其耐盐性强的重要基础

  • 标签: 胡杨 毛白杨 悬浮细胞 NACL X射线微区分析 离子区隔化
  • 简介:对盆栽银杏和臭椿苗木经100mmol·L-1和200mmol·L-1NaCl胁迫处理后,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技术,对叶片表皮层、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不同部位Na+、K+、Cl-含量与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臭椿和银杏叶片各组织细胞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中Na+、Cl-含量上升,K+含量下降,Na/K比上升.银杏Na+主要积累在液泡中;臭椿Na+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液泡区隔化,200mmol·L-1NaCl胁迫下,细胞质Na+含量高于液泡.银杏在100mmol·L-1NaCl胁迫下,Cl-在液泡区隔化,200mmol·L-1NaCl胁迫下,Cl-未被液泡区隔化;臭椿在NaCl胁迫下,细胞大量吸收Cl-的同时液泡未对Cl-区隔化.NaCl胁迫下,银杏对Na+的吸收大于对Cl-吸收,而臭椿对Cl-的吸收大于Na+的吸收

  • 标签: NACL胁迫 X射线微区分析 离子区隔化
  • 简介:扦插是林木的重要繁殖方法。扦插生根率与枝条的幼态程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扦插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彻底了解无性繁殖材料组织与细胞的优化机理,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核移植的试验表明,决定幼态的因素存在于细胞质之中。细胞器的形态数量变化以及超微结构水平可以鉴定细胞和组织的幼态程度。华北落叶松是中国北方重要造林树种,作者曾对胚、3龄和12龄树木一年生枝条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过一些比较研究,表明无性繁殖材料的幼态程度具有明显的年龄效应。本文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华北落叶松同一树冠不同部位一年生枝条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是,上部树冠与下部树冠相比,细胞中的质体具有明显的基粒片层结构和丰富的脂滴,前质体较少。线粒体数量多,具有更发达的嵴,一些线粒体处于增殖的初期阶段。液泡以次生溶酶体的形式存在。胞间连丝数量多,其中一些可观察到精细的管状结构。由此可见,树冠上部一年生枝条细胞超微结构较树冠下部复杂,即其幼态程度较低。在同一株树木中,幼态程度具有明显的部位效应。

  • 标签: 华北落叶松 树条 细胞超微结构 幼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