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氨维锌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营养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生化稳定性及较高的生物学效价。在奶牛生产中,氨维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奶牛肢蹄健康、提高奶牛繁殖率、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等功能。文章对氨维锌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氨维锌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奶牛 氨维乐锌 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免疫力
  • 简介:近段时间以来,养猪场主不断咨询当前猪呼吸道病的防控措施,鉴于此,笔者谈谈当前呼吸道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1近年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特点1.1当前猪呼吸道病多为混合感染,其病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病。

  • 标签: 呼吸道病 养猪场 防控措施 发病特点 混合感染 寄生虫病
  • 简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常与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不分年龄和季节,在寒冷和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高发,应引起养鸡人员的高度重视。1病原体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鸡毒支原体(MG)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壁,属于原核生物。这种支原体在鸡群中普遍存在。2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可通过精液和种蛋传播给下一代。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1-2月龄鸡最感染,多呈流行性,并出现典型症状;成年鸡症状轻,死亡少,影响产蛋,呈散发性。本病病原体可长期存在于上呼吸道而不发病,一旦有诱因,则引起发病。常与其他病原体,如,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等继发或混合感染。

  • 标签: 鸡慢性呼吸道病 防控措施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 简介: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是由多种因子(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不良饲养管理条件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常被称为“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场常因购入检疫不严的猪只或隐性感染猪而致埋下“炸弹”,并因饲养管理不善或营养不良而点爆“炸弹”.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养猪 综合防控 饲养管理条件 肺炎支原体 生产过程
  • 简介:近年来我省的肉鸡生产发展很快,肉鸡养殖场及养殖户不断增多,而且大部分采用舍饲,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机会,但肉鸡的呼吸道疾病仍在我省广泛流行.气候干燥、温差变化较大的秋冬季是肉鸡呼吸道病的多发季节,一般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是潜在因素,骤然的天气变化、防疫应激、有害气体超标是诱发因素.在诱发因素的刺激下,潜在因素导致暴发呼吸道病,并且该病治疗效果差、时间长,严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的发挥和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 标签: 鸡呼吸道疾病 肉鸡生产 秋冬季 防控措施 呼吸道病 诱发因素
  • 简介:为满足大型试验动物呼吸测热的需要,自主设计研发自控“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并应用该装置进行了气体(CH4、CO2、O2)回收率试验和草原红牛不同生长时期(8、12、18、30月龄)生长和绝食条件下的呼吸测热试验。结果显示:该装置气体回收率均在98%~102%。草原红牛试验表明,生长代谢条件下,耗O2量、CO2产生量、产热量随代谢体重(W^0.75)的增大而增加,各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绝食代谢条件下,耗O2量、CO2产生量、产热量随代谢体重(W^0.75)的增加有增加趋势,但各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H4排放量随代谢体重(俨”)增大而增加。试验牛采食后,CH4排放量增加,1.5—2h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以上结果符合试验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和绝食条件下呼吸代谢规律。由此得出结论:该装置技术流程先进、重复性好、数据可靠。

  • 标签: 呼吸测热装置 生长代谢 绝食代谢 CH4 草原红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