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巴彦淖尔苜蓿种植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地苜蓿产业发展前景,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河套灌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提出了苜蓿种植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标签: 苜蓿产业 现状 发展措施
  • 简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总体部署,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指引下,锡林浩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加速推进,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构建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近年来,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生态建设项目,锡林浩特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如何破解发展与保护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美丽与发展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就锡林浩特草原生态建设中的一些实践探索、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成效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和判断。

  • 标签: 草原 生态建设 实践探索 分析
  • 简介:刘钟龄,男,汉族,1931年出生于河北省南皮县,1951—1958年在北京大学生物学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1958年跟随他的导师李继侗先生来到内蒙古大学,长期从事草地生态和北方半干旱区植被生态学研究,在草原生态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1987年评为教授,

  • 标签: 内蒙古大学 生态学家 草原生态 硕士研究生 植被生态学 北京大学
  • 简介:本文对矿区连续两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2010年至2011年,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草原景观面积减少,工矿业景观面积增加;(2)2010年至2011年,研究区景观多样性、丰富度、破碎度均提高,均匀度下降,景观的连续度遭到破坏,景观中所含信息趋于混杂,其结构组成多元化,景观的复杂程度提高。本文旨在更好地理解草原景观破碎化对生态的影响,揭示矿产开发与草原景观生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草原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草原 景观格局 矿产
  • 简介:草产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项目的实施以及舍饲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草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缓解天然草原压力,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政府、企业、专家及广大生产商、销售商、客户搭建商贸洽谈、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文化传播信息平台,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主办,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牧草产业 锡林浩特市 锡林郭勒 博览会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简介:陈山,男,蒙古族,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科研工作。1952年在巴彦呼舒第一中学教授植物课。1953年进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受生化班学习,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 标签: 内蒙古师范大学 陈山 植物学家 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