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草地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天然草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草地类型复杂、草地产草量空间差异大、牧草低矮耐牧,草地营养丰富,植物种类相对贫乏,豆科牧草少,草地以高寒草地类组为主,草地可利用面积占全省草地可利用总面积的87.41%。

  • 标签: 青海 天然草地 基本特征
  • 简介:布氏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氏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平均周期6-8年;种群增长时具有爆发性,种群衰退时具有快速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种群数量与环境中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并受水热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增减是生物与环境综合效应的结果。通过分析布氏田鼠种群波动一般性规律,为今后草原鼠害的预测、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布氏田鼠 鼠害 发生特点
  • 简介:浅谈民和县草场资源基本特点及利用、改良意见郭宏山(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兽医站810800)民和县草场资源丰富,全县共有草场面积11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12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2.8%。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特殊...

  • 标签: 草场资源 基本特点 民和县 牧草生长 优良牧草 草地类型
  • 简介: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旅游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将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开发,环境建设和景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锡林郭勒盟草原与景观类型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明了草原旅游资源特点和草原旅游的内容,指出了草原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草原旅游的管理对策,旨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锡林郭勒盟 草原旅游 旅游资源 管理对策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 标签: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空间异质性 取样方法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草原保护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投入力度在不断地加强加大。从2000年以后,我们的草原走过恶化阶段,进入到了局部好转,总体恶化速度放慢的阶段。当前草原保护建设由恢复性好转向大体稳定这么一个过渡性特殊的时期转变。这个新的阶段,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新特点:一是生态建设处于“爬坡关键期”;二是草原经济开始“换挡提速期”;三是发展环境步入了“调整的优化期”。

  • 标签: 草原经济 材料 草业 中国 保护建设 生态建设
  • 简介: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鸟审旗为研究对象,利用乌审旗2000、2005、2007年三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基础上获取土地荒漠现状矢量数据、动态变化矢量数据等为基本数据源。分析2000年、2007年的荒漠类型面积的数据,得出其变化幅度、动态度,由此可看出在研究时间段内各个荒漠类型面积的增减。通过分析2000—2005、2005—2007两个阶段的荒漠类型转移情况的数据,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得出各个类型的荒漠土地面积在这两个阶段的转移情况。再利用乌审旗气象站点1980至2006年的气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选择降雨量、气温、蒸发量、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的数据,对其进行了5年滑动变化分析得出乌审旗气候时空变化图等,得到其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荒漠的影响。

  • 标签: 乌审旗 荒漠化动态 气候因子
  • 简介:人工草地是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量一般是天然草地的5-10倍,且稳定、优质,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人工草地占草地面积比例多在20%-70%上下,其比例每增加1%,草地动物生产增加4%以上。我国人工草地仅占草原总面积的2.1%,不但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受自然条件制约、"重粮轻草"等观念影响,发展受限,影响现代草畜业的健康与有效发展。但随着生态建设、食物安全、草畜业现代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人工草地建设为重点的草业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标签: 人工草地建设 草畜 草地动物 食物安全 农牧业发展 草原总面积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贵南县草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 标签: 贵南县 草产业
  • 简介: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加强,优质草种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文章叙述了我国北方目前草种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草种产业的优势,为了尽快转变草种产业发展状况,对今后的草种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标签: 草种 产业化 发展 建议
  • 简介: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土地分布,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 标签: 长江源区 沙漠化 防治技术
  • 简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的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的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的修复生态的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防治并探索与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 标签: 草原 荒漠化防治 产业融合
  • 简介:对三种不同处理的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的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的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hm^2丸衣化处理的苜蓿与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的两个处理的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m^2)低于未丸衣但亩施复合肥10kg的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亩施消毒鸡粪10kg的处理(158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的2.5倍.

  • 标签: 种子丸衣化 紫花苜蓿
  • 简介:通过简述贵南县高寒干旱区草地类型、分布区域及荒漠特征,从气候变化、鼠害、盲目开垦及超载过牧等自然、人为因素方面,分析总结了草地荒漠引发机理,提出了防止草地荒漠的对策及治理技术.

  • 标签: 草地荒漠化 引发机理 防止对策 治理技术
  • 简介: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畜牧产业对于我国提升国民经济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为例,阐述了畜牧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基本经验和对产业发展的启示,以期为今后发展特色畜牧产业提供参考。

  • 标签: 畜牧业 产业化经营 美国经验
  • 简介:2014年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N)、磷肥(P)、有机肥(A)配施对该地区产草量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氮肥(15g/m~2)+磷肥(22.5g/m~2)+有机肥(1500g/m~2);(2)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以N_3P_2A_3组合最优;牧草粗灰分最优组合为N_4P_2A_2;牧草粗脂肪含量最优组合为N_4P_3A_1;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优组合为N_3P_2A_3;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最优组合均为N_3P_4A_3。本试验所测牧草营养成分含量与不同施肥种类和水平之间直观比较结果无明显规律性,说明该地区植物营养与氮肥、磷肥、有机肥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 标签: 荒漠草地 施肥 营养成分 产量
  • 简介:小块地用小型割草机将饲草割倒,用运输机械将饲草运到加工点进行揉搓加工,然后进行打捆裹包或直接倒入青贮窖压实密封青贮。大块地用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收获和切碎,抛入集草箱或集草车内运回加工点,然后用大型圆搁包膜一体机进行打捆裹包或直接倒入青贮窖压实密封青贮。

  • 标签: 机械化技术 青海省 青饲料收获机 生产 燕麦 牧草
  • 简介: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苏尼特左旗草原大范围草地生物量的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了荒漠草原生物量的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生物量的决定因素是与降水、温度关系呈正相关,与0~50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容重也有一定关系,但总的来看对于荒漠草原而言,气象要素尤其是降水条件是草原生物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 标签: 荒漠化 生物量 气象因子
  • 简介: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也是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县之一。发展农区畜牧业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有着背靠牧区、面向西宁市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畜产品市场的发展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畜产品 市场化 发展对策
  • 简介:在总结青海省牧草种子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青海省发展牧草种子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发展思路。

  • 标签: 牧草种子 产业化 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