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综述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放牧方式和强度对家畜和草地的影响、高寒草甸地区人工草地建植和利用的研究进展。为了保护草地植物多样性及获得较高草地生产量,应使草地承受适当的放牧压力。

  • 标签: 放牧强度 植物组成 植物生物量 高寒草甸
  • 简介:本文研究了5-8月龄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arborescens)植株主根直径与移栽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主根直径与移栽成活率呈三次曲线相关,回归方程为y=1125.7x3-1656x2+637.7x-19.14,R2=0.97。由回归方程解出,当主根直径为0.263cm时,华北驼绒藜群体移栽植株的平均成活率达到最大值54.51%。较小主根直径的植株和较大主根直径的植株移栽成活率均较低。同时表明,在环境因素作用下,主根直径较粗的华北驼绒藜在低气温时移栽,成活率相对较高。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移栽建植 主根直径 成活率 曲线回归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三个典型红砂群落的红砂水势日变化及其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分析红砂水势与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红砂,叶水势存在差异。最高水势值出现在早晨和黎明前后,为-14.69Mpa和-14.26Mpa。最低水势值出现在正午前后,为-18.52Mpa。红砂的叶水势值早晚变化不明显,说明红砂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不同样地红砂的叶水势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三个样地的红砂水势与土壤水势差异性显著,均表现为:Ⅰ号样地、Ⅱ号样地〉Ⅲ号样地。

  • 标签: 红砂 叶水势 土壤水势
  • 简介: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苏尼特左旗草原大范围草地生物量的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了荒漠化草原生物量的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生物量的决定因素是与降水、温度关系呈正相关,与0~50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容重也有一定关系,但总的来看对于荒漠化草原而言,气象要素尤其是降水条件是草原生物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 标签: 荒漠化 生物量 气象因子
  • 简介:利用河南县牧气观测资料,根据垂穗披碱草的生物学特性,探讨牧草的再生能力与积温、草原干湿指数、产草量的关系,可作为科学利用草场,合理轮牧的依据。

  • 标签: 牧草再生能力 草原干湿指数 轮牧
  • 简介:通过对铁卜加地区气象因子与蝗虫发生量的回归分析表明,该地区蝗虫发生量与4~5月份的地温极为相关,其相关系数Y地温=0.951

  • 标签: 蝗虫 发生量 地温 相关
  • 简介:贯彻执行新《草原法》,加强草原执法工作力度,对维护草地生态环境,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海北州草原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草原 执法 问题
  • 简介:草原监理工作的初步探讨陶尕勇祁连县草原监理站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有天然草原5467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4%,养育着2千余万头(只)牲畜。有50多万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生产。草原是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物质基...

  • 标签: 草原建设 监理工作 畜牧业生产 祁连县 土地总面积 监理部门
  • 简介:笔者从自身的绿化工作经验出发,对居民区绿化的基本要求,园林品种选择和配置及居民区绿化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使绿化工作逐步向着集植物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的方向上发展,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 标签: 居民区 绿化工作 环境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 标签: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空间异质性 取样方法
  • 简介:90年代以来,青海草业的标准化工作从无到有,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已完成了12项草业技术规程的制订工作,为促进青海草业科技推广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青海草业 技术标准化
  • 简介:本文利用2007-2011年锡林浩特牧草营养成分数据,及同期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数据,分析了牧草营养成分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7-2011年,粗纤维含量由低于20%的含量增加到接近40%,灰分含量由10%下降到5%,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变化在3%之内。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三个气象要素中,年日照时数是影响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年均气温是影响灰分含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 标签: 牧草 营养 气象
  • 简介:通过分析海东市草原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该地区草原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海东市 草原防火 问题 对策建议
  • 简介:尖扎县草原站和青海省鼠虫害测报中心技术人员于2004年5~7月对尖扎县尖扎滩乡蝗虫卵、蝗蝻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今年该地区蝗虫发生面积较往年成倍增长,四村冬春草场将会发生虫灾,并逐步向夏秋草场蔓延.据调查,该地区发生面积达3×104hm2,危害面积约达0.70×104hm2.为此,7月30日农牧厅下达0.70×104hm2灭蝗任务.

  • 标签: 尖扎县灭蝗 灭蝗工作
  • 简介:文章对民和县草牧业试验试点工作进行了简述,分析了民和县草牧业试点工作的现状和优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民和县草牧业工作的对策措施。

  • 标签: 民和县 草牧业试点 对策
  • 简介:草原执法是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民和县自2009年开展草原执法工作以来,发现存在草原权属不清,部门间职能冲突,收费保准太低等许多问题。为此笔者就民和县草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建议。

  • 标签: 民和县 草原执法 建议
  • 简介:通过调查研究,本文对同仁县草原防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对策。

  • 标签: 同仁县 草原防火 现状 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