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克服各种困难,强化全县蚕种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了全县蚕种市场供应秩序的稳定,保护了广大蚕农的利益。我县春季共发放蚕种2.13万张,平均一日孵化率春季达98%以上。总结2010年上半年的蚕种管理工作,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是:

  • 标签: 市场监管 蚕种 利益 蚕农 维护 一日孵化率
  • 简介:2009年以来,柑桔市场复苏,浙江省龙游县柑桔销售进度快.价格稳中有升,至2010年3月底,龙游县柑桔销售率达99%以上,槛柑平均销售价格1.00元/kg,取得柑桔减产增收的好效果。人春以来,许多农户受今年柑桔销售行情影响,扩种果树积极性高涨。自2月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有人种植果树。据初步统计,

  • 标签: 龙游县 果树 扩种 销售价格 农民 城郊
  • 简介:海南省委、省政府向来高度重视琼中生态保护问题,也充分认识到该地区发展滞后的事实,一直以来始终把该地区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道路。桑蚕产业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引进到海南琼中发展,该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 标签: 桑蚕产业 农民增收 作用 对策
  • 简介:“今天卖第二批蚕茧,一斤27元,卖2批收入已达1万元,照这样的价钱和产量,今年我家桑蚕至少有4万元以上收入。”5月7日,忻城县新圩乡龙琴村板老屯村民罗文坚指着钱袋子高兴地说,养蚕真有搞头,现在村里95%以上的农户都种桑养蚕,每年每户至少实现增收1万元以上,桑蚕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效果非常明显。罗文坚依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只是该县众多养蚕户中的一个典型。近年来,忻城县集中在“5+2”特色产业(即桑蚕、糯玉米、育肥牛、百香果、养羊及金银花、叶菜类)上做文章,2016、2017年全县桑园种植面积均在16667hm2以上,桑蚕产业覆盖贫困户7399户,覆盖率达39.45%。为了让更多农户脱贫致富,该县抓住“东桑西移”契机,通过改造低产桑园、加大技术培训等举措,将桑蚕养殖打造成为一项富民产业,助推桑蚕业向高产、高质、高效目标发展。

  • 标签: 桑蚕产业 种桑养蚕 农民 生活 脱贫致富 低产桑园
  • 简介: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谢合平)近日,宜昌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星翔柑桔专业合作联社在夷陵区成立。

  • 标签: 宜昌市 合作 农民 湖北 夷陵区
  • 简介:近年来,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云南省蒙自县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果业强县”战略,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特色优势水果种植。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全县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目前,全县以甜石榴、大枇杷、

  • 标签: 农民增收 主导产业 石榴 水果种植 种植规模 农民收入
  • 简介:这两年,蚕桑行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较疲软,很多蚕农收入下降,就弃管甚至毁桑;近年来,东坡泡菜产业迅猛发展,但青菜、榨菜、萝卜等泡菜原料在平坝地区种植多年后连作障碍加重,尤其是根肿病普遍发生,产量下降,泡菜原料骤然紧缺。在东坡区乃至全市广大丘陵山区,大量的桑园、果园冬季是空闲的,如能组织引导广大蚕农、果农象黄仲才那样,大力发展“桑菜间作”、“果菜间作”,把泡菜产业与其它特色效益产业发展协调起来,对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社会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

  • 标签: 农民增收 种植 创新 社会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 连作障碍
  • 简介:作为全县蚕桑生产基地,彭家乡栽桑养蚕已成为经济生产的骨干项目。目前,全乡有桑树280.4万株,人平250株,由于十分重视科技养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发展蚕桑的政策优势和条件,对全乡桑树进行技术改造,开展良桑嫁接,使全乡基本实现良桑化,桑叶产量、质量也随之提高,为发展蚕业经济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近年茧价下跌,挫伤了农民养蚕积极性,不少农民因此而抛种或不认真养蚕,蚕茧

  • 标签: 广安县 栽桑养蚕 技术改造 桑叶产量 农民 蚕桑生产
  • 简介: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乡辖1街村19行政村,由于区位优势差,且无好的工业企业,全乡经济一直较落后.2003年乡财政收入92.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长期以来,乡里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属我县传统农业乡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何在?这一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就成了全乡上至党委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笔者近期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发展蚕桑这一绿色产业,不仅符合该乡实际情况,而且能为大河人民增加收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蚕桑产业 大河经济 自然条件 人为条件
  • 简介:丝绸商品能否多出口。多内销,即取决于质量与价格。而提高丝绸的质量,关键又在于提高茧丝的质量,而提高茧丝质量,又关系到桑、蚕品种和饲养水平等因素。我省的茧丝质量与江浙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当前茧丝生产“过热”,国际市场丝价下调,低级丝难销,市场消费有限,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第三世界国家蚕茧生产迅速发展,对我省丝绸出口传统的主销市场已造成威胁。

  • 标签: 蚕茧质量 蚕茧生产 饲养水平 蚕品种 江浙地区 蚕桑生产
  • 简介:本刊讯近期,湖南省石门县恒园果业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称号,是常德市唯一获此殊荣单位,成为农民合作共赢的典范。恒园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现有社员317人,柑桔基地面积320hm^2。石门县易家渡镇塘上铺村、双桥村、双溪村和新铺、楚江、新关等附近乡(镇)10多个村组的2000户桔农都加入了恒园果业。合作社采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经济核算”的管理体系,开通了个体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直通车”,深受桔农和桔商欢迎,多次受到市县表彰奖励。

  • 标签: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专业合作社 湖南省 果业 人民政府 质量标准
  • 简介:曲江县蚕种场始建于1986年,主要负责供应韶关市6县的蚕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逐步发展成为生产设施完善,年制种生产能力为普通种20万张的专业蚕种场,并投资兴力了广东省曲江南华营养保建制品厂,开发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项目.

  • 标签: 曲江县蚕种县 企业改革 产品质量 经营管理 经济发展
  • 简介:近年来,各地都出现了挖桑毁树、拒绝养蚕的情况,调查其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效益偏低,蚕农们的付出得不到丰厚的回报.怎样才能缩短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的差距,提高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呢?笔者就这一问题承担了1997年南充市科委的利技扶贫项目.1997年夏、秋两季在对西充县碾垭乡的八户蚕农进行科技扶贫时,运用了科学的养

  • 标签: 依托科技 提高经济效益 养蚕效果 养蚕技术 养蚕业 科技扶贫项目
  • 简介: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栽桑养蚕是传统的特色农业。中国是丝绸之故乡,为人类社会进步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是天然的绿色产品,为人们所亲睐,穿出健康,穿出时尚,是时代的新潮流,天然纤维必然占领纺织市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推动蚕丝产业的发展。蚕业兴旺,蚕农是主体,科技是根本,创新科技培训,村社院坝作课堂,提高养蚕人的技能水平,促进蚕业的发展。

  • 标签: 丝绸特色 农民主体 技术培训方式 院坝课堂
  • 简介: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给蚕、蜜蜂和其他重要经济昆虫的遗传操作提供许多方法,特别是DNA直接转化为研究这些昆虫提供一个有希望的方法。尽管转化蚕和蜜蜂的尝试已有若干报道(Miline等,1986;田村等,1990),但要发展DNA导

  • 标签: 转座因子 经济昆虫 蜜蜂 杂交带 转化载体 果蝇
  • 简介:调查宜州、象州、平南等9个县市每饲养一张蚕种的桑园投入和养蚕投入,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并对2007—2010年和2011上半年的养蚕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桑养蚕虽劳动投入较大,但农民收入可观,2011年每饲养一张蚕种收入高达1400~1800元,跟同行种植业和养殖业比,效益显著。通过5年间的茧价和效益对比分析可见,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的今天,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底限约为30~35元/kg,高于此底线有生产积极性,低于此底线蚕农或许会挖桑毁桑。

  • 标签: 单张养蚕成本 效益分析
  • 简介:经济效益是关系到一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效益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衡量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投入产出比,即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像蚕桑生产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0左右,好的达到1∶3.8,差的也有1∶2.0.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 标签: 经济效益 蚕桑生产 投入产出比 持续发展
  • 简介:宏观经济学对于普通高校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其他各类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今高校的实际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究改革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宏观经济学,有利于学业进步.

  • 标签: 宏观经济学 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 简介:<正>种桑的主要目的是采收桑叶养蚕,靠销售蚕茧取得经济收入。要提高单位面积桑田的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是设法增加桑叶产量和提高桑叶质量。按照广东省目前的情况,在丘陵山区种一亩桑年可收桑叶2500~3000公斤。产值250~900元。这些桑叶如全部用来养蚕,蚕茧收

  • 标签: 桑果汁 发果 桑叶产量 经济效益 养蚕 发条
  • 简介:一、少回育的研究与进展少回育的提法来自日本。由于日本重工轻农,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批人口流向城市,养蚕农户减少,养蚕劳动力日益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养蚕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自60年代开始,在推行省力化养蚕法的同时,也推行少回育养蚕法。日本在养蚕生产上在可靠地控制蚕室内温湿度,结合桑叶防干和条桑育的条件下,已采用每天给桑1—3回。以每天给桑二回最为普遍,每天给桑一回的

  • 标签: 给桑 省力化 条桑育 养蚕生产 室内温湿度 小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