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决蚕种生产过程中的湿度调节,我场于1990年4月从浙江省湖州市朝阳电器设备厂购回CRH—J型自控负离子增湿器1台,在春秋两季原种催青中投入使用,效果较好。为了比较该补湿器与原用的电热补湿器和传统补湿方法的效果,秋季生产阶段我们又作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试验时间于1990年8月20日,设电热补

  • 标签: 增湿器 湿度调节 蚕种生产 秋季生产 浙江省湖州市 试验时间
  • 简介:为了探讨氟离子在雌雄家蚕中肠和头部的吸收累积情况,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按照常规方法饲养到5龄起蚕时,对2品种家蚕进行雌雄鉴别,并将其分区饲养。添氟组喂食经200mg/kgNaF溶液浸泡后的桑叶,另设清水对照组,检测不同性别家蚕中肠和头部氟离子浓度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中肠中,对照组734和T6雄蚕氟离子浓度分别高雌蚕1.20倍和1.03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均是雌蚕的1.05倍。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67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58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2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20倍。在头部,对照组734和T6雄蚕分别是雌蚕1.39倍和1.08倍,添氟组734和T6雄蚕分别约是雌蚕的1.10倍和1.03。734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39倍。T6雄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而雌蚕添氟组是对照组的1.03倍。两种组织中,均表现出雄蚕中的氟离子浓度高于雌蚕的。

  • 标签: 家蚕 氟化物 中肠 氟离子
  • 简介:笔者养蚕十多年,在蚕具的使用上从原先的蜈蚣蔟一直到纸板方格蔟,虽说是一代比一代先进,但是,我觉得操作起来还是相当费工费时,特别是生产闲时那些蚕具义占据着相当大的空间,而且使用三五年后又需重新更换,这就增加了成本。

  • 标签: 使用效果 蚕具 多功能 纸板方格蔟 养蚕 蜈蚣
  • 简介:桑蚕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式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代的桑蚕产业早已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栽桑养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蚕丝这一特定经济产物而存在。在桑蚕产业生产中,伴随产生着多种附属物,如桑枝、桑叶、桑葚、蚕蛹、蚕蛾、蚕茧、蚕沙等等,他们都有着自身的经济利用价值。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蚕产业综合利用已成为一门学科,其附属产物的价值不断被人们开发并加以利用。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与产业发展现状对桑蚕产业中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情况进行系统的介绍与总结。

  • 标签: 桑蚕产业 资源 多功能利用
  • 简介:组态软件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先进性特点,人机界面表现优异,系统容易维护,还有着使用方便的组态工具和模块,项目开发速度快,开发成本低廉。工业控制组态软件的大范围普及与使用,真正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成功率。简而言之,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在自动监控系统软件中已经成为了应用重点。

  • 标签: 工控 组态软件 功能分析 应用
  • 简介:磷脂酶C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是一类可以催化磷脂酰键的水解酶,在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第二信使的作用,但不同来源在分子结构上略有差异。通过综述已有的PLC的研究成果,期待在家蚕等昆虫体内PLC的研究取得更多的成就。

  • 标签: 磷脂酶C 同工酶 家蚕 昆虫
  • 简介:2008年7月26日下午,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玉贤教授为组长,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毛龙研究员和西南大学张泽教授为成员的科技部“十一五”863重大项目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期执行情况检查组对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承担的两个课题进行了检查。

  • 标签: 植物功能基因组 中期检查 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科学研究院
  • 简介:通过实验得到了柞蚕NPV(Antheraeapernyi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的双酶切的一片段,这个片段总长度为3300bp,序列分析后确认,该序列包含NPV连锁存在的几个基因,为da16、da26、egt、lef-1、ORF13,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柞蚕NPV 结构蛋白 EGT 晚期表达因子-1
  • 简介:文章以信息图形的概述以及功能优势的介绍为展开,说明信息图形在移动媒体界面设计中的意义,最后对信息图形的设计原则、表现方式以及信息图形的高效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信息图形 移动媒体 界面设计
  • 简介:土地承包到户后,栽桑养蚕成为千家万户农民在自己承包土地上经营的家庭副业,人平千株桑,户养一张蚕,是前些年提倡的"规模"生产.随着蚕茧市场的起伏波动和狂热的打工潮,特别是退耕还林后,种桑养蚕农户举家外出务工,见桑不见蚕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此情形下,如何搞好蚕桑生产呢?公司在稳定主产区农户分散栽桑养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规模化 集约化 蚕桑生产 生产经营
  • 简介:2013年3月20日,研究论文《VitellogeninReceptorMutationLeadstotheOogenesisMutantPhenotype‘scantyvitellin’oftheSilkworm,Bombyxmori》在《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杂志在线发表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515308。文章详细地阐释卵黄原蛋白受体在卵的形成及胚胎发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受体缺乏或异常会导致卵不能正常形成,卵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最终导致后代不能正常生长而致死。这一结果为鳞翅目害虫的卵黄原蛋白受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

  • 标签: 研究论文 基因克隆 杂志 SILKWORM 卵黄原蛋白 突变
  • 简介:我市的蚕桑生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全面种桑养蚕规模发展到现在,由年产茧160t的、发种6000张蚕种到现在只有780张,仅仅留下3个乡镇小规模专业村。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市场疲软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市的蚕桑生产逐步滑坡,到2002年底统计,全市桑园面积仅有37hm~2,分布在永和镇、刁坊镇,年产

  • 标签: 种桑养蚕 集约化 专业化 科技兴蚕 经济效益
  • 简介:档案是我们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记录者,它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档案信息的建设也随之而来,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建设,同时必须加强档案信息的数字、标准、网络三方面的建设,档案信息的数字管理能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和数字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 标签: 档案管理 信息化 数字化
  • 简介: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业遇到了新的挑战.改变落后的养蚕方式,大力推广省力养蚕、自动上蔟技术已迫在眉捷.近年来,铜梁的蚕业工作者和蚕农进行省力养蚕的结果证明:只要进一步改进养蚕技术,推广省力养蚕,就能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劳动效益,稳步发展蚕业生产.

  • 标签: 省力化养蚕 势在必行 自动上蔟技术 蚕业生产 劳动密集型 劳动生产率
  • 简介: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受高新技术的影响,也要做出一些改变来满足人们到图书馆的需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这些挑战让图书馆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将图书馆变成自动与网络的模式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图书馆 自动化 网络化 现状分析
  • 简介:在室外建大棚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的省力养蚕方法,投资建蚕室的费用少,每平方米材料费用10元左右,节省用工43.30%以上,节省桑叶3.00%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棚省力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大棚省力化养蚕试验 家蚕 饲育经过时间 茧质 虫蛹率 产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