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试验研究了不同桑品种、剪伐形式等因素对家蚕产卵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品种对蚕的产卵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对造卵叶质最优的桑品种为四倍体品种“桂9373”和“桂93554”,其养蚕的产卵比沙2×伦109增产14.9%和13.9%;5龄第4天前的叶对产卵的影响较大;冬留长枝的冬伐形式生长的春叶能显著增加产卵;桑园不同复伐方式对秋叶叶也有较大影响。提高桑叶含糖量有利于蚕的发育和增加产卵量。认为,蚕种场的桑园,应种植含糖量较高的桑品种,桑园要保持通风透光,冬伐采用冬留长枝的方式,夏伐也不宜过低。

  • 标签: 家蚕 产卵数 桑叶品质 种茧育 桑品种 桑园剪伐
  • 简介:桑苗是无性繁殖嫁接桑必需的砧木,是建设新桑园的物质基础.新桑园的建立、老桑园的更新改造,都需要大量桑苗.由于桑苗品种的好坏,将影响桑园的高产优质.因此,要快速繁育足够的良种桑壮苗,最好是走"自采、自育、自栽"的培苗路子,可避免向外地调进桑苗而造成的成本高、成活率低、病虫传播等弊病,尤其是近年来,实桑苗特别紧张、昂贵.立足在本地育苗,除满足自给外,还可在当地出售实生苗,每亩收入可达1000~2000元以上,起苗后正好赶得上秋播.

  • 标签: 桑园 桑苗 育苗技术 高产优质 壮苗 快速繁育
  • 简介:应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家蚕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得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产卵、蛹重和结茧率几个性状均属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在上位性效应中,前六个性状均为显性×显性,蛹重为加性×显性和显性×显性,而结茧率则为加性×加性。

  • 标签: 家蚕 数量性状 遗传分析
  • 简介:932是目前我区推广品种"两广二号"的亲本之一,该品种繁育系数高,产附整齐,单蛾产卵450粒左右,一直以来受到各级蚕种场的欢迎.可近几年来,在部分饲育批次,932出现了卵量少,产附差,制种量偏低的现象,而且多发生在春季.是否当前使用的品系已退化?为了找出932产附差、制种量低的原因,笔者对2001年春、2002年春932繁育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公斤茧颗与932制种成绩好坏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公斤茧颗数 制种成绩 相关性分析 家蚕 932品种
  • 简介: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三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 标签: 染色体数 广西蚕业指导所 桑种 六倍体 鸡桑 秋期
  • 简介:2008年2月中旬以来,国内生丝交易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趋势,从表面上看似乎现时价格急涨意味着未来价格可能要出现好转,但这一波价格急涨应该是短期内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所导致的正常反应,其主要原因归结有如下几点。春节前国内缫丝企业非常担心今年出现2007年春节过后价格下跌的情况,于是在春节前把绝大部分生丝销售完毕,不留库存,如不少广西缫丝企业,哪怕是168000元/吨的价格,只要有利润便马上出售,不再观望等待更好的行情。生产厂家的库存在春节过后期末结存量的大幅减少,生丝供不应求,直接导致其价格强劲上涨。

  • 标签: 生丝 行情 缫丝企业 供求关系 生产厂家 供不应求
  • 简介:在积温预测法的基础上,经研究发现桑瘿蚊(Epimyiasp)从成虫盛发日到幼虫盛发日经过的历期,在同一地理种群中的"桐乡青"桑树将生长出2.04开叶,以此作为预测桑瘿蚊幼虫发生高峰期,以便提出对其幼虫防治时期.我场通过多年应用此法预测桑瘿蚊幼虫高峰期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

  • 标签: 桑树 开叶数 预测 桑瘿蚊 蚊幼虫 预测法
  • 简介: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蚕品种,1995年通过全国蚕品种审定。我场于1999年从该所引进该品种,并在重庆市逐步推广。871在生产繁育过程中有生种发生率高的现象,特别是在秋季繁育时,原原种、原种种发生率高时有30%~40%,一般情况种发生率在10%~15%。872具有繁育系数不高的局限,但是,由于该对品种丝质优,兼抗(抗氟化物)、春秋兼用,增产潜力大,深受大面积蚕农及丝厂的欢迎.

  • 标签: 生种 制种成绩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秋季繁育 蚕业研究所 蚕品种
  • 简介: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11期《草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作者徐田伟等)报道,以5年“寒富”苹果园行间草区不同草种为试材,采用田问取样、实验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行间种植6种草后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苹果园草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从而为生草制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壤酶活性 果园生草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种群 苹果园 活性变化
  • 简介:在温度、光照较适合的条件下,蚕期不能做到良桑饱食,致使蚕儿营养不良,种茧小,公斤茧粒多,种有随公斤茧粒增多而增加的倾向。经调查,在春季,公斤茧粒在740粒以下,其生种率为0.66%;在960粒/公斤以上时,种率增为53.23%,在秋季,700-878粒/公斤时,未发现有生种,在920-960粒/公斤时,种率为0.64%,在1038粒/公斤以上时、种率剧增到58.24%。

  • 标签: 生种 粒数 蚕儿 蚕期 种茧 秋季
  • 简介:近年来,养蚕农户对小蚕共育的设施要求越来越高,温湿控制器在小蚕共育中逐渐普及应用。目前,市场上温湿控制器生产厂家众多,加温装置大都使用PTC电热陶瓷为热源,实践证明PTC电热陶瓷加温效果好,安全节能。加湿装置主要有冷加湿与热加湿两大类:冷加湿分为超声波加湿和湿帘式加湿;热加湿分为热膜式加湿和电极式加湿。

  • 标签: 加湿装置 小蚕共育 超声波 饲育环境 菌落数 水质
  • 简介:华蓉集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洪流中应运而生。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高新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以及科贸商贸市场的拓展。公司以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于丝绸行业为己任,汇聚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各项业务蒸蒸日上。在各个相关领域都能见到华蓉第一的英姿。

  • 标签: 丝绸行业 时代洪流 西南财经大学 八所 四川农业大学 交通大学
  • 简介:2008年7月5日,安徽省农科院潘泽义副院长、蚕桑研究所范涛副所长等一行四人到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进行访问,并与向仲怀院士、副校长周常勇研究员举行了座谈,校长助理鲁成教授、校办杨文主任、科技处肖亚成处长等参加了座谈会。

  • 标签: 安徽省农科院 副院长 蚕学 系统生物学 研究所 副校长
  • 简介:理事长、各位代表:中国蚕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较长时间的精心筹备,在山东省丝绸公司和青州市广通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按既定计划召开了。在此,我谨代表农业部农业司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自中国蚕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茧

  • 标签: 全国代表大会 蚕业生产 农业部 茧丝绸行业 微粒子病防治 蚕种生产
  • 简介:这次会议是由省农工委、农科院和省丝绸公司联合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杨汝岱同志对蚕种工作的指示,落实目标责任制,尽快解决微粒子病的危害问题,提高蚕种质量,满足需要。“七·五”期间是我省丝绸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可以说是黄金时代,主要标志是生产发展,各项生产增产幅度较大,特别是蚕茧增加到268万担,增长48.9%;蚕种增加到700多万张,增长59%;工业总产值以10%的速度增长,加工体系基本形成,结构有所变化,丝织品产量增加

  • 标签: 丝绸公司 蚕种质量 微粒子病 蚕茧生产 工业总产值 危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