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一、前盲家蚕蛾镜检是防止微粒子,杜绝胚种传染的关键措施。目前对家蚕原种蛾微粒子检验方法是采用:七个蛾腹合磨(留下蛾头复查用)蛾液离心沉淀,点三样本镜检,发现病毒复检蛾头,按实际检出毒蛾数计算病毒率。这种方法,检出毒蛾数目清楚,计算病毒率准确,但花工费时,检种效率低,为了进一步改进家蚕原种蛾微粒子检验方法,一九九○年省丝绸公司下达任务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和蚕种繁殖试验所对家蚕原种蛾微粒子集团检验方法进行试验。

  • 标签: 微粒子病 胚种传染 原种生产 丝绸公司 检验方法 离心沉淀
  • 简介:近些年来,在桑蚕种蛾微粒子检疫中,显微镜观察样本时,视野里所能看到的微粒子孢子的数目很少、孢子密度极低。据研究认为,当样本中的微粒子孢子数目在3~10^3N.bmL-1以下时,镜检到孢子的概率接近于0。因此桑蚕种蛾微粒子检验存在着因样本所带微粒子孢子数量极少而镜检不到的事实。为了防止漏检,提高检出率,我们创新无毒样本复检技术,该技术从2008年开始应用于三级原种的蛾微粒子检疫,效果显著。2012年的复检结果统计,原原种复检检出率是0.10%,原种复检检出率是0.23%。

  • 标签: 三级原种 无毒样本 微粒子病 复检
  • 简介:菁松、皓月是通过国家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春用多丝量蚕品种。我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原原种进行繁育推广,由于90年代末压缩选原种繁育规模,取消了本品种的选原种繁育,通过购买原种繁育一代杂交种。新世纪初,随着蚕业区域重心的转移及用户对该品种需求量的增加,我场于2001年春季从四川省阆中、三台种场重新引进了该品种的原原种进行选原种繁育。

  • 标签: 原原母种 皓月 原种繁育 复壮 一代杂交种 蚕品种
  • 简介:芙蓉、932作为两广二号中系亲本,在我区已推广10年,目前我场用的品系是1994年秋由本站育种组引进,其母种原原种经过近十年来的多次繁育,近年来出现一些问题,如芙蓉不受精卵增多、932单蛾产卵量低及繁育系数下降等.因此,对芙蓉、932现行品系蛾产卵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其原有的产卵特性,为原原种、原种繁育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家蚕 芙蓉品系 932品系 母蛾 产卵性状 蛹体重
  • 简介:桑蚕原种“湘·7的蛾二重交试验结果表明;蛾重交两次比单交一次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加,不良卵率有所下降。蛾与一雄蛾交配1小时后再与另一雄蛾交配3.5小时的交配方式,与对照单交4.5小时相比.其单蛾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幅分别达10.98%和11.16%,不良卵率下降13.93%。

  • 标签: 母蛾 桑蚕 良卵率 产卵量 性状 原种
  • 简介:结合广东省蚕种生产实际,总结出适用于广东省原种与一代杂交种生产杜绝家蚕微粒子胚种传染的蛾检验关健技术,为确保供应优质蚕种提供实操性较强的宝贵经验。

  • 标签: 母蛾 微粒子孢子 镜检 关键环节
  • 简介: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基本原理,评价家蚕种继代蛾区。其结果表明模糊评判法不仅表现出与现行法有较高的拟合性,且减少了由于人的大脑无法完成大信息量综合比较而造成的选择失误。给家蚕种继代蛾区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具有明确标准的方法,同时亦给计算机用于家蚕选种奠定了一定基础。

  • 标签: 家蚕 继代蛾区 选择 模糊评判
  • 简介:产卵环境湿度大,蛾被蛾尿沾湿则两广二号反交种的不受精卵率增高;蛾干燥,产卵环境干燥,则不受精卵率降低。

  • 标签: 产卵环境 母蛾干湿状态 不受精卵
  • 简介:从桑树夏伐到落叶这段时期内,是桑树病虫害繁殖最快、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近几年来,由于夏秋气候恶劣等原因,桑树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桑螟、桑尺蠖、野蚕、桑毛虫、桑天牛、红蜘蛛、桑蓟马等虫害频繁发生危害,给夏秋管理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浒关蚕种场原种分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夏秋季原种桑园管理,强化虫力度,

  • 标签: 桑园治虫 夏秋季 原种 桑树病虫害 虫害发生 发生危害
  • 简介:随着蚕桑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桑树病虫害对桑树的危害程度不断加剧,桑树病虫害种群及空间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某些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加快,危害成灾,这无疑对蚕桑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重庆市桑病虫发生情况,为减轻桑病虫危害损失,确保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从重庆市桑树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特提出桑树主要病虫害的联防联技术措施。

  • 标签: 桑树病虫害 联防联治 技术 蚕桑生产 危害程度 空间分布
  • 简介:为了有效控制桑蚕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有效氯对桑蚕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浸消,试验表明:有效氯0.4%以下,对桑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产卵量等均无影响。但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应在0.3—0.4%范围,不超过0.4%,以免影响桑叶叶质。

  • 标签: 漂白粉液 桑叶叶质 蚕儿生理 微粒子病 影响 抑制
  • 简介:对家蚕“两广二号”正交(芙·9×湘·7)品种的雌蛾在产卵期提供明暗两种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暗产卵的速度总是比明产卵的快且集中,如在交配5小时的黑暗条件下,产卵最快且集中,4小时内产卵量达87.61%,6小时内产卵量达97.89%;而明亮条件下,4小时内产卵40.72%,6小时内产卵83.10%。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产卵有利于提高蚕种的一日孵化率。另外,各处理在明、暗条件下,对单蛾产卵量、不受精卵率的发生影响不是很大,但不同的交配时间处理对卵量有显著的差异,对不受精卵的发生有极显著的差异。

  • 标签: 产卵期 光线 产卵量 产卵速度
  • 简介:2014年春季田间施药慢性中毒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农药1500倍液,防治桑园害虫效果较好,施药后20d采叶养蚕比较安全。

  • 标签: 桑园 毒死蜱 家蚕 残毒性试验
  • 简介:蝇蛆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蚕损失的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 标签: 蝇蛆病 家蚕 防治 体内寄生 夏秋蚕 蚕病
  • 简介:为了超前掌握各季蚕期、不同龄别蚕发生危害规律,及早实施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蚕的蔓延,降低蚕损失,提高养蚕效益,经西南农业大学胡永瑶教授的指导,我局1990年初次开展了蚕的预测预报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测报初试情况作如下小结。一、组建班子,明确职责开展蚕测报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综

  • 标签: 蚕病 胡永瑶 预测预报 养蚕效益 蚕期 测报工作
  • 简介:去年晚秋,我市部分蚕区由于蚕血液性脓病在5龄期大暴发,大部分蚕农颗粒未收,损失惨重。通过调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蚕农对消毒认识不足,消毒走过场,消毒防病方法陈旧、单一,消毒效果差。为此,我们指导蚕农提高消毒防病意识,强化消毒,严格做好蚕防控工作。

  • 标签: 强化消毒 蚕病 控制 消毒防病意识 防病方法 消毒效果
  • 简介:时下,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农村养蚕发生家蚕白僵的现象较多,并有蔓延趋势,对农民养蚕增收影响很大,白僵如何被传染和怎样防治?是蚕农常咨询的问题.

  • 标签: 防治 白僵病 家蚕 消毒工作 环境条件
  • 简介:用于来消毒防治家蚕病毒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漂白粉、强氯精、福尔马林、毒消散、蚕季安等。而石灰用于蚕室、蚕具、蚕体、蚕座的消毒相对其他药物而言,对防治家蚕病毒既经济又十分有效。

  • 标签: 病毒病 家蚕 石灰 福尔马林 漂白粉 强氯精
  • 简介:综合防治首先是防,然后才是。该文对蚕发生原因、存在的问题、防与相结合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 标签: 蚕病 综合防治 饲养管理 病原污染